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琳惠专利>正文

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65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隐形眼镜制造模具,具有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夹合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可在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间产生一空间,以灌入材料制成一隐形眼镜。其中在第一曲面板块的板面上,具有多个凸出物,当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夹合时,该些凸出物的前端会抵触第二曲面板块的表面。由此,可使所制作的隐形眼镜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孔洞,让空气能直接穿透,而大幅提高软式隐形眼镜的透氧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 一种隐形眼镜制造模具,特别是关于 一种可制作出高透 氧软式隐形眼镜的制造模具,以及由该制造模具所制作的隐形眼镜。
技术介绍
至今为止,已有软式隐形眼镜的上市,先前利用来提高透氧率的技术是由材质的改进,传统上软式隐形眼镜,如图1中所示隐形眼镜的镜片10, 是由含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乙烯吡喀烷酮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所制造 而成,其含有水分,但其透氧度低为其缺点,且机械强度也低,不适合长 期配戴。近年来,许多隐形眼镜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例如美国专利第 4, 711, 943号揭示一种含有水分的软质隐形眼镜,其由一种兼具醯胺结构与 硅氧烷结构的物质所形成,其透氧度至少是25 x 1010 cm3 cm/cm2 sec cmHg,所添加的成分虽然提高透氧率却也会造成镜片湿润度的降低且使 得镜片容易沾染类脂物等物质,且其透氧率尚无法满足人类眼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模具,其中制造模具上设 置了多个细小的凸出物。相比于现有的软式隐形仅利用其材质有限的透氧 率,利用模具的细小凸出物让隐形眼镜在制造过程中,即具许多细小的孔 洞,空气能直接穿透,而提高隐形眼镜的透氧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在该隐形眼镜上具有许多 细小孔洞,以增进隐形眼镜的透氧程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隐形眼镜制造模具,其具有第一曲 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借着夹合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可在第 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间产生 一 空间,以灌入材料制成一 隐形眼镜。 其中在第一曲面板块的板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凸出物,当第一曲面板 块与第二曲面板块夹合时,该些凸出物的前端会抵触该第二曲面板块的表 面。上述第一曲面板块的板面可区分为一中央区域以及环绕该中央区域的 一外围区域,且凸出物分布于外围区域中。并且,邻近中央区域的部分凸 出物具有较大的高度,而远离中央区域的凸出物具有较小的高度。所述凸出物的数量界于1个至3万个间,且任二个相邻的该凸出物间的距离大于 0. 1微米。上述隐形眼镜制造模具的凸出物可为圆柱或截顶圓锥。其中,当凸出 物为圆柱时,圆柱的截面直径介于0. 1至200微米。当凸出物为截顶圓锥 时,截顶圓锥末端的截面直径介于0.1至200《效米,而前端的截面直径介 于0. 1至15(M效米。此外,本专利技术并揭露一种隐形眼镜,其是使用上述制造模具制作。此 隐形眼镜具有多个截面直径介于0.1至200微米的孔洞,且该些孔洞穿透 镜片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此隐形眼镜具有一 中央区域与环绕该中央区域的 外围区域,且孔洞分布于外围区域内。所述隐形眼镜的孔洞数量介于1至3万个,且任二个相邻该孔洞间的 距离大于0.1微米。根据使用模具的不同,该些孔洞可能具有圓柱状通道 或截顶圆锥状通道。其中,圆柱状通道的截面直径介于G. 1至200微米, 至于截顶圓锥状通道位于隐形眼镜外表面的洞口截面直径介于Q. 1微米至 150微米,而位于隐形眼镜内表面的洞口截面直径介于0. 1微米至200微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造模具与由此模具所制作的隐形眼镜,具有如下优点(1) 由于制造模具的第 一 曲面板块上制作了 一个以上的微米级的圆柱 或截顶圆锥,因此将材料灌入填充整个制造模具,便可很轻易的制作出具 有 一 个以上的微米级孔洞的隐形眼镜。(2) 由于隐形眼镜的外围区域中具有一个以上的孔洞,故当使用者配戴 时,此种隐形眼镜可提供相当好的透氧性,并有助于使隐形眼镜内、外镜 面的压力平衡,而能大幅度减緩使用者配戴眼镜时不舒适的感觉。(3) 由于隐形眼镜上的孔洞仅有微米级的孔径,因此在提供透氧功效 外,仍可有效的维持住水份,并有助于镜片内、外二侧的液体交换,避免 细菌滋生所导致使用者眼睛红肿疼痛等问题。(4) 隐形眼镜上的孔洞有助于镜片内、外二侧的液体交换,因此在使用 药物,如眼药水时,可促进药效的发挥,使其均勻的在眼球上分布流动, 也可当作储存药物的工具,将药物填充于孔洞内,发挥长效的效果。(5) 当隐形眼镜具锥状通道时,由于外表面孔洞的截面积小于内表面孔 洞的截面积,可减少水分蒸发到空气中的速度,有助保留水份。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隐形眼镜的结构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隐形眼镜制造模具的侧视图; 图2B: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隐形眼镜制造模具的俯视图; 图3A: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位于模具板块上具有圆柱状结构的凸 出物;图3B: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位于模具板块上具有截顶圆锥状结构 的凸出物;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隐形眼镜的侧视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隐形眼镜的俯视图。附图标号隐形眼镜的镜片10隐形眼镜制造模具2第一曲面板块21第二曲面板块22空间23凸出物210中央区域211外围区域212中央区域211外围区域212圆柱210a截顶圆锥210b隐形眼镜30中央区域301外围区域302孔洞303隐形眼镜32孑L洞32 3中央区域321外围区域32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露了 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模具以及使用该种制造模具所制作 的隐形眼镜。借着在制造模具的板面上形成一个以上的微米级的凸出物, 可使制作的隐形眼镜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微米级的孔洞。透过这些孔洞,可 大幅提升该隐形眼镜的透氧效率,而增进使用者配戴隐形眼镜的舒适感与 方便性。以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造模具以及所制作的隐 形眼镜。请参照图2A,此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隐形眼镜其制造模具的侧视结 构。如图中所示,此种隐形眼镜制造模具2具有第一曲面板块21与第二曲 面板块22。在制作隐形眼镜时,可先夹合第一曲面板块21与第二曲面板块 22,而在第一曲面板块21与第二曲面板块22间产生一空间23。接着,将 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灌入并填充于该空间23中,并使其形塑而制成隐形 眼镜。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曲面板块21的一曲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凸出 物210。当第一曲面板块21与第二曲面板块22彼此夹合时,这些凸出物 210的前端会正好抵触第二曲面板块22的表面,如图2A中所示。在较佳实 施例中,上述的隐形眼镜制造模具2其材料可选择金属、高分子或其它合 适的材料,并且该些凸出物210的横截面切线长度小于200微米。请参照图2B,此图显示上述隐形眼镜制造模具的俯视情形。在较佳实 施例中,上述制造模具2其第一曲面板块21的曲面可区分为一中央区域211 以及环绕此中央区域211的一外围区域212。上述凸出物210分布于外围区 域212中,且邻近中央区域211的部分凸出物210具有较大的高度,远离 中央区域211的部分凸出物210则具有较小的高度。换言之,这些凸出物 210的高度会根据其分布于曲面上的位置由内而外逐渐递减。亦即,分布于 外围区域212内侧的凸出物210会比分布于外侧的凸出物具有较大的高度。此外,在较佳实施例中,制作于第一曲面板块21上的凸出物210其数 量介于1至3万个之间,且任何二个相邻的凸出物间的距离大于0. 1微米。请参照图3A,此图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制作的第一曲面板 块21。如图中所示,第一曲面板块21的曲面,可区分为中央区域211与外 围区域212。并且,在外围区域212中的第一曲面板块21表面上,制作了 一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眼镜制造模具,具有第一曲面板块与第二曲面板块,该第一曲面板块相对盖合于该第二曲面板块,在该第一曲面板块与该第二曲面板块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灌入材料制成一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曲面板块上与所述第二曲面板块相盖合的一板面设有多个凸出物,当该第一曲面板块与该第二曲面板块夹合时,所述凸出物的前端会抵触该第二曲面板块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琳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