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56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对红茶进行加工制作时,通过两次的萎凋处理和揉捻时花卉提取物的滴胶,能提升茶叶的口感和香气品质,使红茶具备特定的花香,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

A production method of Huaxiang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红茶中的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现有的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均采用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制得的成茶香气、口感不佳,每次加工后的香气不稳定,且香气类型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具备可以获取特定香气的花香茶叶,且香气和口感品质佳等优点,解决了现在市面上的红茶香气、口感不佳,且香气类型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可以定量添加水泥和沙石和自动加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花卉提取物;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优选的,S1中,预处理包括除杂、不合格嫩芽的剔除和清洗,清洗时采用流水清洗,清洗后控水晾干。优选的,S2中,初步萎凋的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控制为55~75%,红光照射强度为6001~9001x,二次萎凋处理的是采用热风萎凋,温度逐渐升高,并保持温度在35~43℃内。优选的,S2中,初步萎凋和二次萎凋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每隔20~40分钟翻动一次。优选的,S3中,摇青处理的温度为25℃,误差不超过3℃,摇青5~10分钟。优选的,S6中烘焙温度为65~75℃,时间为5~8h。(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对红茶采用初次萎凋和二次萎凋两次处理,初次萎凋和二次萎凋的温度有过渡,可避免茶叶因为萎调速度过快,而产生叶缘焦枯等问题,初次萎凋过程中的红光处理提高茶叶中多酚类、氨基酸和POD酶的活性,提升茶叶的口感和香气品质,二次萎凋时采用热风,可使茶叶充分萎调,且两次的萎凋处理可缩短红茶的萎调时间,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利用较高温度的烘焙来对揉捻后的红茶进行提香,不仅降低了红茶的含水量,有助于后续的保存,同时还能去除茶叶上的异味,从而提升红茶的香气,红茶的香气品质高,另外烘焙的过程中能对茶叶进行杀菌,茶叶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滋生等问题,提高红茶的有效保存时间。3、本专利技术中在揉捻的过程中滴胶不同的花卉提取物,花卉提取物在揉捻的过程中进入茶叶内,与茶叶合为一体,冲泡后的茶叶与花香融合,使红茶具备特定的花香,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有助于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除杂、不合格嫩芽的剔除和清洗,清洗时采用流水清洗,清洗后控水晾干;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初步萎凋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控制为55%,红光照射强度为6001x,二次萎凋处理的是采用热风萎凋,温度逐渐升高,并保持温度在43℃内,初步萎凋和二次萎凋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每隔20分钟翻动一次;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摇青处理的温度为25℃,误差不超过3℃,摇青6分钟;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玫瑰提取物;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烘焙温度为65℃,时间为7h;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实施例二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除杂、不合格嫩芽的剔除和清洗,清洗时采用流水清洗,清洗后控水晾干;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初步萎凋的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控制为60%,红光照射强度为6001x,二次萎凋处理的是采用热风萎凋,温度逐渐升高,并保持温度在38℃内,初步萎凋和二次萎凋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每隔25分钟翻动一次;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摇青处理的温度为25℃,误差不超过3℃,摇青8分钟;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荷花提取物;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烘焙温度为70℃,时间为6h;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实施例三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除杂、不合格嫩芽的剔除和清洗,清洗时采用流水清洗,清洗后控水晾干;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初步萎凋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控制为75%,红光照射强度为6001~9001x,二次萎凋处理的是采用热风萎凋,温度逐渐升高,并保持温度在40℃内,初步萎凋和二次萎凋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每隔40分钟翻动一次;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摇青处理的温度为25℃,误差不超过3℃,摇青10分钟;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百合提取物;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烘焙温度为75℃,时间为5h;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上述三组实施例制备的茶叶分别具有玫瑰、荷花和百合的香气,通过揉捻的过程中滴加不同的花卉提取物,即可获得不同的花香型红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n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n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n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花卉提取物;/n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n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n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新鲜的红茶叶,并进行预处理;
S2、将S1中预处理后的红茶叶用红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初步萎凋处理,初步萎凋后的茶叶进行二次萎凋处理;
S3、将S2中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
S4、将S3中摇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的过程中加入滴加花卉提取物;
S5、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堆起来进行自然发酵;
S6、将S5中自然发酵后的茶叶进行解块,并摊平进行烘焙,直至茶叶的水分小于5%;
S7、将茶叶自然凉至常温后,进行密封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预处理包括除杂、不合格嫩芽的剔除和清洗,清洗时采用流水清洗,清洗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吉斌
申请(专利权)人: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