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788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摘选青叶、杀青、揉捻和烘干,步骤1,选择青叶,从茶树上采摘一芽一叶的鲜叶,挑选出杂枝以备用;步骤2,杀青,首先,将鲜叶放入到30‑35℃的温度环境,过程中缓慢翻动鲜叶,直至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然后将茶叶在常温下静置4小时至6小时;然后放入到200‑250℃的温度环境,过程中不停翻动,时间为2至4分钟;步骤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取出搓揉成条;步骤4,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投放至60‑70℃环境中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工艺方法特别而简洁。口感特殊,汤色清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其主要特点:汤浓韵明不很香,其香气浓郁,入口甘甜,汤水色泽相对清淡,尤其头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后,其汤色呈黄绿色,汤水入口,细搅可感其带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酸中有甘,甘中带香,水香长流。其茶质特征主要有,所泡茶汤呈金黄色,色泽亮丽,色度较深;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工艺方法特别而简洁。口感特殊,汤色清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摘选青叶、杀青、揉捻和烘干,步骤1,选择青叶,从茶树上采摘一芽一叶的鲜叶,挑选出杂枝以备用;步骤2,杀青,首先,将鲜叶放入到30-35℃的温度环境,过程中缓慢翻动鲜叶,直至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然后将茶叶在常温下静置4小时至6小时;然后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摘选青叶、杀青、揉捻和烘干,其特征在于:/n步骤1,选择青叶,从茶树上采摘一芽一叶的鲜叶,挑选出杂枝以备用;/n步骤2,杀青,首先,将鲜叶放入到30-35℃的温度环境,过程中缓慢翻动鲜叶,直至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n然后将茶叶在常温下静置4小时至6小时;/n然后放入到200-250℃的温度环境,过程中不停翻动,时间为2至4分钟;/n步骤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取出搓揉成条;/n步骤4,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投放至60-70℃环境中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摘选青叶、杀青、揉捻和烘干,其特征在于:
步骤1,选择青叶,从茶树上采摘一芽一叶的鲜叶,挑选出杂枝以备用;
步骤2,杀青,首先,将鲜叶放入到30-35℃的温度环境,过程中缓慢翻动鲜叶,直至牙叶第二叶光泽消失、叶面成波浪凋萎状;
然后将茶叶在常温下静置4小时至6小时;
然后放入到200-250℃的温度环境,过程中不停翻动,时间为2至4分钟;
步骤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取出搓揉成条;
步骤4,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投放至60-70℃环境中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过程中不停翻动茶叶,并通入气流以带走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辅助装置,用于杀青、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网筛(2),所述网筛(2)包括两条平行相对设置的环形的传动链(3),在传动链(3)的内侧环绕排列设置筛板(4),所述筛板(4)跟传动链(3)的链节固定连接,且筛板(4)上布置有若干镂空的筛孔,且网筛(2)内侧设置有若干与筛板(4)固定连接的翻动块(5),环绕传动链(3)外侧与传动链(3)的链节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筛板(4)之间形成U型滑槽(7),所述箱体(1)包括前壁板(8)、与前壁板(8)相对的后壁板(10)和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吉斌
申请(专利权)人: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