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60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黑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使用盐水对顶芽进行清洗两次清洗;S2:将清洗好后的顶芽晾干,并加入姜汁,对混有姜汁的顶芽进行辐照预处理;S3:将经过辐照预处理的顶芽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高压蒸汽机进行杀青;S4:将杀青后的顶芽趁热揉捻,期间加入灵芝粉,将顶芽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时间为15分钟;S5:将初揉后的顶芽进行渥堆发酵,向渥堆中充入氮气,渥堆发酵分为两次。该黑茶加工工艺,能够解决目前黑茶的加工工艺简单,使得加工后的黑茶口感一般,且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问题。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黑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的减肥效果显著,是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茶饮,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黑茶可以减肥,这其实和它的加工工艺是密不可分的,黑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目前黑茶的加工工艺简单,使得加工后的黑茶口感一般,且不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具备提高黑茶口感优点,解决了目前黑茶的加工工艺简单,使得加工后的黑茶口感一般,且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提高黑茶口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提高了生产后黑茶的口感,使用盐水对顶芽进行清洗两次清洗,利用用盐水有效降低茶叶中农药的含量,使茶叶更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问题;S2:将清洗好后的顶芽晾干,并加入姜汁,对混有姜汁的顶芽进行辐照预处理,对黑毛茶原料顶芽进行辐照一方面能直接加速原料的氧化,促进原料的醇化,另一方面茶叶辐照后,茶叶中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变小,会生成有机酸、醛、酯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为后面的纤维素酶酶解提供了适合的pH环境;S3:将经过辐照预处理的顶芽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高压蒸汽机进行杀青;S4:将杀青后的顶芽趁热揉捻,期间加入灵芝粉,将顶芽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时间为15分钟,丰富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提高了茶的保健功能;S5:将初揉后的顶芽进行渥堆发酵,向渥堆中充入氮气,缩短了渥堆施加,渥堆发酵分为两次:第一次渥堆: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当茶堆的温度逐渐上升到40摄氏度后茶堆翻料;第一次渥堆:将第一次渥堆完毕的顶芽平摊翻晾,待温度降至常温后,通过蒸馏水对茶堆进行补水,再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二次进行渥堆,使得茶堆的温度温度逐渐上升到80摄氏度;S6:将经过渥堆的茶坯上机复揉,然后下机解块;S7:将解块的茶坯在七星灶上进行干燥。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第一次清洗使用浓度为20-30%的盐水,第二次清洗使用浓度为8-12%的盐水,清洗过程中对顶芽和盐水进行缓慢搅拌,使得顶芽和盐水充分接触。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顶芽和姜汁的比例为10:1,对顶芽和姜汁进行搅拌,使得两者充分混合后,再对其进行辐照预处理,辐照预处理采用y射线,利用y射线作用于被辐照物,使其产生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一种加工手段,因其绿色环保、无化学残留、能耗低、可在常温下进行等特点,现已被应用于食品杀菌杀虫等领域,其安全性受到了FAO/WHO/IAEA等国际权威组织的认可。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高压蒸汽机中蒸青温度为350-365℃,时间5-7分钟。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揉捻宜轻压、短时、慢揉,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渥堆时的湿度为85%-90%,第一次渥堆施加为4-5小时,第二次渥堆施加为12-16小时。优选的,所述S7步骤中,将干燥后的茶块进行密封包装。(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黑茶加工工艺,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提高了生产后黑茶的口感,利用用盐水有效降低茶叶中农药的含量,使茶叶更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对顶芽混入姜汁并通过辐照预处理,对黑毛茶原料顶芽进行辐照一方面能直接加速原料的氧化,促进原料的醇化,另一方面茶叶辐照后,茶叶中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变小,会生成有机酸、醛、酯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为后面的纤维素酶酶解提供了适合的pH环境,杀青过程中加入灵芝粉,丰富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提高了茶的保健功能,同时通过二次渥堆,进一步提高了黑茶的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提高了生产后黑茶的口感,使用盐水对顶芽进行清洗两次清洗,利用用盐水有效降低茶叶中农药的含量,使茶叶更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问题;S2:将清洗好后的顶芽晾干,并加入姜汁,对混有姜汁的顶芽进行辐照预处理,对黑毛茶原料顶芽进行辐照一方面能直接加速原料的氧化,促进原料的醇化,另一方面茶叶辐照后,茶叶中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变小,会生成有机酸、醛、酯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为后面的纤维素酶酶解提供了适合的pH环境;S3:将经过辐照预处理的顶芽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高压蒸汽机进行杀青;S4:将杀青后的顶芽趁热揉捻,期间加入灵芝粉,将顶芽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时间为15分钟,丰富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提高了茶的保健功能;S5:将初揉后的顶芽进行渥堆发酵,向渥堆中充入氮气,缩短了渥堆施加,渥堆发酵分为两次:第一次渥堆: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当茶堆的温度逐渐上升到40摄氏度后茶堆翻料;第一次渥堆:将第一次渥堆完毕的顶芽平摊翻晾,待温度降至常温后,通过蒸馏水对茶堆进行补水,再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二次进行渥堆,使得茶堆的温度温度逐渐上升到80摄氏度;S6:将经过渥堆的茶坯上机复揉,然后下机解块;S7:将解块的茶坯在七星灶上进行干燥。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提高了生产后黑茶的口感,利用用盐水有效降低茶叶中农药的含量,使茶叶更绿色环保,提高食品安全,对顶芽混入姜汁并通过辐照预处理,对黑毛茶原料顶芽进行辐照一方面能直接加速原料的氧化,促进原料的醇化,另一方面茶叶辐照后,茶叶中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变小,会生成有机酸、醛、酯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为后面的纤维素酶酶解提供了适合的pH环境,杀青过程中加入灵芝粉,丰富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提高了茶的保健功能,同时通过二次渥堆,进一步提高了黑茶的口感所述S1步骤中,第一次清洗使用浓度为20-30%的盐水,第二次清洗使用浓度为8-12%的盐水,清洗过程中对顶芽和盐水进行缓慢搅拌,使得顶芽和盐水充分接触。所述S2步骤中,顶芽和姜汁的比例为10:1,对顶芽和姜汁进行搅拌,使得两者充分混合后,再对其进行辐照预处理,辐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使用盐水对顶芽进行清洗两次清洗;/nS2:将清洗好后的顶芽晾干,并加入姜汁,对混有姜汁的顶芽进行辐照预处理;/nS3:将经过辐照预处理的顶芽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高压蒸汽机进行杀青;/nS4:将杀青后的顶芽趁热揉捻,期间加入灵芝粉,将顶芽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时间为15分钟;/nS5:将初揉后的顶芽进行渥堆发酵,向渥堆中充入氮气,渥堆发酵分为两次:/n第一次渥堆: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当茶堆的温度逐渐上升到40摄氏度后茶堆翻料;/n第一次渥堆:将第一次渥堆完毕的顶芽平摊翻晾,待温度降至常温后,通过蒸馏水对茶堆进行补水,再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二次进行渥堆,使得茶堆的温度温度逐渐上升到80摄氏度;/nS6:将经过渥堆的茶坯上机复揉,然后下机解块;/nS7:将解块的茶坯在七星灶上进行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时只采取中间的顶芽,使用盐水对顶芽进行清洗两次清洗;
S2:将清洗好后的顶芽晾干,并加入姜汁,对混有姜汁的顶芽进行辐照预处理;
S3:将经过辐照预处理的顶芽中加入蒸馏水,并通过高压蒸汽机进行杀青;
S4:将杀青后的顶芽趁热揉捻,期间加入灵芝粉,将顶芽初步揉捻成条,茶汁溢出附于表面,为渥堆做准备,揉捻时间为15分钟;
S5:将初揉后的顶芽进行渥堆发酵,向渥堆中充入氮气,渥堆发酵分为两次:
第一次渥堆: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当茶堆的温度逐渐上升到40摄氏度后茶堆翻料;
第一次渥堆:将第一次渥堆完毕的顶芽平摊翻晾,待温度降至常温后,通过蒸馏水对茶堆进行补水,再将顶芽堆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米的长方行体堆,并在茶叶堆盖上湿布,二次进行渥堆,使得茶堆的温度温度逐渐上升到80摄氏度;
S6:将经过渥堆的茶坯上机复揉,然后下机解块;
S7:将解块的茶坯在七星灶上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吉斌
申请(专利权)人: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