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88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石灰窑和设置在石灰窑上的燃烧梁,燃烧梁的端部设置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依次连接有蓄热器和蒸汽发电装置,蒸汽发电装置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有储水罐和回水泵,蒸汽发生器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并联有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的导热油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有除杂器,除杂器的出油口连接有循环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导热油的多级吸热,冷却效果好,能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杂质过滤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石灰是钢铁冶炼行业中使用的原材料之一,在冶炼时多使用石灰作为造渣材料,用以使钢铁中的硫、磷等杂质成分与石灰反应形成炉渣而除去,提升钢铁的质量,所以一般钢铁厂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而石灰则是在石灰窑内由石灰石煅烧而成的。为了防止燃烧梁变形,使燃烧梁的温度维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在燃烧梁内设置了冷却腔,石灰窑在石灰的烧制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冷却腔中通入导热油,导热油在冷却腔中流动时吸收燃烧梁上的热量,已达到降低燃烧梁温度的目的。在传统的工艺中,经过石灰窑换热后的高温导热油,是采用散热器对其进行降温冷却来实现导热油的循环再利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导热油的冷却效果较差,冷却后的导热油温度仍然很高,循环使用时燃烧梁的冷却效果不好;其次,从导热油中回收的热量利用率不高,甚至是直接将这些热量排到大气中,形成了资源的浪费;最后,导热油在长时间冷热交换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容易粘附在输油管道上,从而影响导热油的冷却效果,甚至导致输油管道的堵塞,迫使设备停工检修。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冷却效果好,能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的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能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杂质过滤功能的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石灰窑和设置在石灰窑上的燃烧梁,燃烧梁的端部设置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依次连接有蓄热器和蒸汽发电装置,蒸汽发电装置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有储水罐和回水泵,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进口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并联有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的导热油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有除杂器,除杂器的出油口连接有循环油泵,循环油泵的出油口通过管线与导热油进口连通。除杂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筒体和锥斗,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锥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顶板上设置有内筒,内筒的下端伸入到筒体的内部,且内筒的下端与筒体的下端齐平,内筒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顶板之间的内筒上设置有出油口,内筒的下端口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与进油口连接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温度计和主通阀,主通阀上并联有旁通路,旁通路上依次连接有旁通阀和冷却器,冷却器的热水出口与储水罐连通。进一步的,蓄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有取暖站。进一步的,储水罐上通过管线连接有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中设置了蒸汽发生器,可以充分吸收导热油中含有的热量,将冷水蒸发成蒸汽,并利用这些蒸汽进行发电,既可以防止导热油中的热量散失而浪费,生成的电能又可以供企业使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此外,经过蒸汽发生器吸热后的导热油中仍然含有一定的热量,将这些导热油通入煤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可以对煤气和空气进行预热,便于石灰窑对煤气和空气的使用,提高煤气的燃烧效率;最后,将冷却后的导热油通入除杂器,导热油进入除杂器后先是进行螺旋下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导热油中的部分杂质由于密度大于导热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另外一部分杂质则在过滤网的阻挡作用下分离出来,纯净的导热油则沿内筒上升从出油口排出,而混在导热油中的气体不断上升从排气口排出,由此可见,通过除杂器可清除导热油中的杂质和气体,从而提高导热油的纯度,保证导热油对石灰窑的燃烧梁始终具有较好冷却作用。本技术中通过对导热油的多级吸热,冷却效果好,能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杂质过滤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石灰窑,2-燃烧梁,3-导热油进口,4-导热油出口,5-蒸汽发生器,6-蓄热器,7-蒸汽发电装置,8-储水罐,9-回水泵,10-煤气预热器,11-空气预热器,12-除杂器,13-循环油泵,14-顶板,15-筒体,16-锥斗,17-进油口,18-排渣口,19-内筒,20-排气口,21-出油口,22-过滤网,23-温度计,24-主通阀,25-旁通路,26-旁通阀,27-冷却器,28-取暖站,29-太阳能热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石灰窑1和设置在石灰窑1上的燃烧梁2,燃烧梁2的端部设置有导热油进口3和导热油出口4,导热油出口4通过管线连接有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的蒸汽出口依次连接有蓄热器6和蒸汽发电装置7,蒸汽发电装置7为现有的汽轮机、发电机和冷凝器等成套的蒸汽发电设备,可以利用蒸汽进行发电,蒸汽发电装置7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有储水罐8和回水泵9,回水泵9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蒸汽发生器5的冷水进口连接,蒸汽发生器5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并联有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为现有的气液热交换器,其功能是吸收导热油中热量对煤气和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煤气和空气更加利于在石灰窑中的充分燃烧,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的导热油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有除杂器12,除杂器12的出油口连接有循环油泵13,循环油泵13的出油口通过管线与导热油进口3连通。除杂器12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4、筒体15和锥斗16,筒体15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7,锥斗16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8,顶板14上设置有内筒19,内筒19的下端伸入到筒体15的内部,且内筒19的下端与筒体15的下端齐平,内筒19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与顶板14之间的内筒19上设置有出油口21,内筒19的下端口设置有过滤网22。本技术中设置了蒸汽发生器5,可以充分吸收导热油中含有的热量,将冷水蒸发成蒸汽,并利用这些蒸汽进行发电,既可以防止导热油中的热量散失而浪费,生成的电能又可以供企业使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此外,经过蒸汽发生器5吸热后的导热油中仍然含有一定的热量,将这些导热油通入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后,可以对煤气和空气进行预热,便于石灰窑对煤气和空气的使用,提高煤气的燃烧效率;最后,将冷却后的导热油通入除杂器12,导热油进入除杂器12后先是进行螺旋下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导热油中的部分杂质由于密度大于导热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另外一部分杂质则在过滤网22的阻挡作用下分离出来,纯净的导热油则沿内筒19上升从出油口21排出,而混在导热油中的气体不断上升从排气口20排出,由此可见,通过除杂器12可清除导热油中的杂质和气体,从而提高导热油的纯度,保证导热油对石灰窑1的燃烧梁始终具有较好冷却作用。与进油口17连接的管线上沿导热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温度计23和主通阀24,主通阀24上并联有旁通路25,旁通路25上依次连接有旁通阀26和冷却器27,冷却器27的热水出口与储水罐8连通。通过温度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石灰窑(1)和设置在石灰窑(1)上的燃烧梁(2),所述燃烧梁(2)的端部设置有导热油进口(3)和导热油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出口(4)通过管线连接有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的蒸汽出口依次连接有蓄热器(6)和蒸汽发电装置(7),所述蒸汽发电装置(7)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有储水罐(8)和回水泵(9),所述回水泵(9)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蒸汽发生器(5)的冷水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5)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并联有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所述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的导热油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有除杂器(12),除杂器(12)的出油口连接有循环油泵(13),所述循环油泵(13)的出油口通过管线与导热油进口(3)连通;/n所述除杂器(12)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4)、筒体(15)和锥斗(16),所述筒体(15)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7),所述锥斗(16)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8),所述顶板(14)上设置有内筒(19),内筒(19)的下端伸入到筒体(15)的内部,且内筒(19)的下端与筒体(15)的下端齐平,所述内筒(19)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与顶板(14)之间的内筒(19)上设置有出油口(21),所述内筒(19)的下端口设置有过滤网(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窑导热油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石灰窑(1)和设置在石灰窑(1)上的燃烧梁(2),所述燃烧梁(2)的端部设置有导热油进口(3)和导热油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出口(4)通过管线连接有蒸汽发生器(5),蒸汽发生器(5)的蒸汽出口依次连接有蓄热器(6)和蒸汽发电装置(7),所述蒸汽发电装置(7)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有储水罐(8)和回水泵(9),所述回水泵(9)的出水口通过管线与蒸汽发生器(5)的冷水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5)的导热油出口通过管线并联有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所述煤气预热器(10)和空气预热器(11)的导热油出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有除杂器(12),除杂器(12)的出油口连接有循环油泵(13),所述循环油泵(13)的出油口通过管线与导热油进口(3)连通;
所述除杂器(12)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14)、筒体(15)和锥斗(16),所述筒体(15)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7),所述锥斗(16)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依渠何向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