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4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减速器前壳体和减速器后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和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其上部分别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上方设置有第一聚油筋和第二聚油筋,第一聚油筋通过第一进油孔和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第二聚油筋通过第二进油孔和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转时内部齿轮搅动润滑油,润滑油飞溅到聚油筋处聚集,聚油筋处的润滑油受重力作用会沿进油孔流动,到达输入轴轴承滚动体处,进而润滑和冷却减速器输入轴轴承,该润滑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行性强、不减弱壳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驱桥用减速器
,具体为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多,汽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开发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污染源头的根本解决方式。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之一,已经逐渐应运用道路运输车辆,在纯电动道路运输车辆集成桥用减速器开发中,轴承的润滑是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特别是输入轴轴承,由于转速高,最高可以达到12000rpm,因此亟需开发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行性强,在不减弱壳体强度的情况下能够解决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冷却和润滑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相互对应安装的减速器前壳体和减速器后壳体;所述的减速器前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所述的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的上部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一进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相互对应安装的减速器前壳体和减速器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前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所述的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的上部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一进油孔;所述的第一进油孔上方设置有第一聚油筋,所述的第一聚油筋通过第一进油孔和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所述的减速器后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所述的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的上部上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二进油孔,所述的第二进油孔上方设置有第二聚油筋,所述的第二聚油筋通过第二进油孔和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包括相互对应安装的减速器前壳体和减速器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前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所述的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的上部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一进油孔;所述的第一进油孔上方设置有第一聚油筋,所述的第一聚油筋通过第一进油孔和输入轴前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所述的减速器后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所述的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的上部上设置有铅锤方向的第二进油孔,所述的第二进油孔上方设置有第二聚油筋,所述的第二聚油筋通过第二进油孔和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位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油孔方向沿铅锤方向、低于轴承安装孔位的内端面3mm并且不完全贯穿轴承安装孔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驱桥用高速减速器输入轴轴承的润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滨蒋学程李帅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智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