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包括的型材主体,型材主体包括底板部、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底板部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多个上凸部,各上凸部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底槽部,各底槽部中分别安装有底部石墨条;左侧壁部的右表面向右凸出形成右凸部,右凸部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左槽部,左槽部中安装有左侧石墨条;右侧壁部的左表面向左凸出形成左凸部,左凸部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形成右槽部,右槽部中安装有右侧石墨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结构合理,且能避免滑块对铝型材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型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结构。
技术介绍
铝型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材料,有些滑槽也采用铝型材结构,现有的滑槽用铝型材结构有待改进,特别是滑槽中的滑块在铝型材结构中滑动,对铝型材有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作滑槽的铝型材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材主体,型材主体的底部设有作为滑槽底板的底板部,型材主体的左侧设有作为滑槽左侧壁的左侧壁部,型材主体的右侧设有作为滑槽右侧壁的右侧壁部;所述左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空腔区,右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空腔区,底板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空腔区,底空腔区的左端与左空腔区连通,底空腔区的右端与右空腔区连通;所述底板部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多个上凸部,该多个上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该多个上凸部在左右方向上均布;各上凸部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底槽部,底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各底槽部中分别安装有底部石墨条,底部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底部石墨条凸出于其所在的底槽部;各上凸部的内部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加强筋,底部加强筋的顶端与其所在上凸部的内顶壁连接,底部加强筋的底端与底空腔区的内底壁连接;所述左侧壁部的右表面向右凸出形成右凸部,右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右凸部位于各上凸部的上方,且右凸部位于最左侧上凸部的左侧;右凸部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左槽部,左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左槽部中安装有左侧石墨条,左侧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侧石墨条凸出于左槽部;所述右侧壁部的左表面向左凸出形成左凸部,左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凸部位于各上凸部的上方,且左凸部位于最右侧上凸部的右侧;左凸部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右槽部,右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右槽部中安装有右侧石墨条,右侧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右侧石墨条凸出于右槽部。优选的,所述左空腔区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加强筋,左加强筋的顶端与左空腔区的内顶壁连接,左加强筋的底端与左空腔区的内底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右空腔区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加强筋,右加强筋的顶端与右空腔区的内顶壁连接,右加强筋的底端与右空腔区的内底壁连接。优选的,所述底部加强筋、左加强筋、右加强筋的截面形状都为X形。优选的,所述左空腔区的内顶壁设有左上螺钉孔,左上螺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左空腔区的内底壁设有左下螺钉孔,左下螺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右空腔区的内顶壁设有右上螺钉孔,右上螺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右空腔区的内底壁设有右下螺钉孔,右下螺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结构合理,且能避免滑块对铝型材的磨损。作为滑槽的型材主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型材主体的前后两端分别由固定件限位,且型材主体的前后两端各自通过四个螺钉与固定件固接(四个螺钉分别贯穿固定件并锁入左上螺钉孔、左下螺钉孔、右上螺钉孔、右下螺钉孔),固定件可根据自行选择,如固定件可以是固定板。滑块置于作为滑槽的型材主体中,滑块沿前后方向移动,滑块的底面与底板部上的各个底部石墨条接触,滑块的左侧面与左侧壁部上的左侧石墨条接触,滑块的右侧面与右侧壁部上的右侧石墨条接触,滑块可在型材主体中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且滑块不会磨损铝合金型材主体。型材主体中设有底部加强筋、左加强筋、右加强筋,且底部加强筋、左加强筋、右加强筋的截面形状都为X形,可将强型材主体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铝合金型材主体1,型材主体1的底部设有作为滑槽底板的底板部11,型材主体1的左侧设有作为滑槽左侧壁的左侧壁部12,型材主体1的右侧设有作为滑槽右侧壁的右侧壁部13;所述左侧壁部12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空腔区22,右侧壁部13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空腔区23,底板部11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空腔区21;所述底板部11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多个上凸部31,该多个上凸部3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该多个上凸部31在左右方向上均布;各上凸部31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底槽部41,底槽部41沿前后方向延伸;各底槽部41中分别安装有底部石墨条51,底部石墨条5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底部石墨条51凸出于其所在的底槽部41;各上凸部31的内部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加强筋61,底部加强筋61的截面形状为X形,底部加强筋61的顶端与其所在上凸部31的内顶壁连接,底部加强筋61的底端与底空腔区21的内底壁连接;所述左侧壁部12的右表面向右凸出形成右凸部32,右凸部32沿前后方向延伸;右凸部32位于各上凸部31的上方,且右凸部32位于最左侧上凸部31的左侧;右凸部32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左槽部42,左槽部42沿前后方向延伸;左槽部42中安装有左侧石墨条52,左侧石墨条5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侧石墨条52凸出于左槽部42;左空腔区22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加强筋62,左加强筋62的截面形状为X形,左加强筋62的顶端与左空腔区22的内顶壁连接,左加强筋62的底端与左空腔区22的内底壁连接;左空腔区22的内顶壁设有左上螺钉孔71,左上螺钉孔71沿前后方向延伸;左空腔区22的内底壁设有左下螺钉孔72,左下螺钉孔7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右侧壁部13的左表面向左凸出形成左凸部33,左凸部33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凸部33位于各上凸部31的上方,且左凸部33位于最右侧上凸部31的右侧;左凸部33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右槽部43,右槽部43沿前后方向延伸;右槽部43中安装有右侧石墨条53,右侧石墨条5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右侧石墨条53凸出于右槽部43;右空腔区23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加强筋63,右加强筋63的截面形状为X形,右加强筋63的顶端与右空腔区23的内顶壁连接,右加强筋63的底端与右空腔区23的内底壁连接;右空腔区23的内顶壁设有右上螺钉孔73,右上螺钉孔73沿前后方向延伸;右空腔区23的内底壁设有右下螺钉孔74,右下螺钉孔74沿前后方向延伸。作为滑槽的型材主体1沿前后方向延伸,型材主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由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件)限位,且型材主体1的前后两端各自通过四个螺钉与固定件固接(四个螺钉分别贯穿固定件并锁入左上螺钉孔71、左下螺钉孔72、右上螺钉孔73、右下螺钉孔74),固定件可根据自行选择,如固定件可以是固定板。滑块8置于作为滑槽的型材主体1中,滑块8沿前后方向移动,滑块8的底面与底板部11上的各个底部石墨条51接触,滑块8的左侧面与左侧壁部12上的左侧石墨条52接触,滑块8的右侧面与右侧壁部13上的右侧石墨条53接触,滑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材主体,型材主体的底部设有作为滑槽底板的底板部,型材主体的左侧设有作为滑槽左侧壁的左侧壁部,型材主体的右侧设有作为滑槽右侧壁的右侧壁部;/n所述左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空腔区,右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空腔区,底板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空腔区;/n所述底板部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多个上凸部,该多个上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该多个上凸部在左右方向上均布;各上凸部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底槽部,底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各底槽部中分别安装有底部石墨条,底部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底部石墨条凸出于其所在的底槽部;各上凸部的内部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加强筋,底部加强筋的顶端与其所在上凸部的内顶壁连接,底部加强筋的底端与底空腔区的内底壁连接;/n所述左侧壁部的右表面向右凸出形成右凸部,右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右凸部位于各上凸部的上方,且右凸部位于最左侧上凸部的左侧;右凸部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左槽部,左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左槽部中安装有左侧石墨条,左侧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侧石墨条凸出于左槽部;/n所述右侧壁部的左表面向左凸出形成左凸部,左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凸部位于各上凸部的上方,且左凸部位于最右侧上凸部的右侧;左凸部的左表面向右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右槽部,右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右槽部中安装有右侧石墨条,右侧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右侧石墨条凸出于右槽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型材结构,用作滑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材主体,型材主体的底部设有作为滑槽底板的底板部,型材主体的左侧设有作为滑槽左侧壁的左侧壁部,型材主体的右侧设有作为滑槽右侧壁的右侧壁部;
所述左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空腔区,右侧壁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空腔区,底板部的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空腔区;
所述底板部的顶面向上凸起形成多个上凸部,该多个上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该多个上凸部在左右方向上均布;各上凸部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底槽部,底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各底槽部中分别安装有底部石墨条,底部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底部石墨条凸出于其所在的底槽部;各上凸部的内部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部加强筋,底部加强筋的顶端与其所在上凸部的内顶壁连接,底部加强筋的底端与底空腔区的内底壁连接;
所述左侧壁部的右表面向右凸出形成右凸部,右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右凸部位于各上凸部的上方,且右凸部位于最左侧上凸部的左侧;右凸部的右表面向左凹陷形成用于安装石墨条的左槽部,左槽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左槽部中安装有左侧石墨条,左侧石墨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侧石墨条凸出于左槽部;
所述右侧壁部的左表面向左凸出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华平陈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尔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