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5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物运输车,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车厢、车头、车轮,所述车厢远离车头的一侧面设置有车门,所述车厢内底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皮带、电机、支架、若干传送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支架转动的套筒,所述支撑板位于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放置架,所述传送带与放置架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支撑板靠近车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传送带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内位于第一容纳槽两侧开设有第一隐藏槽,所述第一隐藏槽内设置有盖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盖板将传送带遮挡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卸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货物运输车。
技术介绍
当需要将货物由一个地方搬至另一个地方时,都需要用到不同大小的运输车,当所要运输的货物距离较远时,需要将货物先装载在运输车上,然后经过运输之后,到达目的地再将货物给卸载下来。在公告号为CN2062780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运输车,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头包括壳体,所述车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车门,所述壳体底部对应车门处设置有踏架,所述踏架上设有供第一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壳体底部并托住踏架。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运输车的车厢较大,而且车厢比较高,当需要将车厢内的货物装载以及卸载时,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劳动力进行装货和卸货,而且卸货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周期比较久,卸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运输车,其具有卸货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货物运输车,包括车厢、车头、车轮,所述车厢远离车头的一侧面设置有车门,所述车厢内底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皮带、电机、支架、若干传送辊,所述皮带绕设在若干传送辊上,所述电机与传送带端点处的传送辊同轴且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传送辊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支架转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放置架,所述传送带与放置架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支撑板靠近车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传送带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内位于第一容纳槽两侧开设有第一隐藏槽,所述第一隐藏槽内设置有盖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盖板将传送带遮挡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货物运输车内的货物卸车时,首先通过设有的驱动组件驱动盖板移动,将盖板滑动至第一隐藏槽内打开传送带,由电机驱动传送辊转动,传送辊带动皮带转动,然后将传送带上方的货物向外运输,将传送带上方的货物卸掉后,对放置架上不同高度的货物卸车时,通过设有的升降组件驱动传送带上升,上升至所需要卸货的位置,方便将物料从放置架上挪移至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货物传送至车门处,将物料卸掉,不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力进行卸货,省时省力,卸货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靠近车头一端的第一容纳槽内开设有两个第二容纳槽,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壳体与第二容纳槽底壁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架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均与传送辊的轴线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传送带上升不同高度时,通过驱动第二容纳槽内的油缸,油缸带动传送带升降,不同高度的传送带方便了对放置架上不同高度的货物卸车,卸货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盖板远离第一容纳槽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盖板时,通过设有的气缸带动盖板移动,使得盖板在第一隐藏槽内滑动,方便将盖板打开,设有的盖板避免了货物之间放置在传送带上,损坏传送带,延长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内底壁远离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车厢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三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传送辊的轴线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传送带将货物从车头处输送至车门处时,运输车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需要搭着阶梯,由工作人员将货物从车上搬运至地面,在上下阶梯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差,因此,在车厢内底壁设置的倾斜板,传送带将货物输送至车门处时,将货物由倾斜板滑下,方便了货物的搬运,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进行搬运,卸货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车头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较低端朝向倾斜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上设有的倾斜面,使得传送带将货物输送至车门处时,方便货物滑落至倾斜板上,不需要工作人员将货物搬运至倾斜板上,卸货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隐藏槽,所述第二隐藏槽内设置有两块隔挡板,两块所述隔挡板分别与倾斜板的两侧通过第四铰接轴铰接,所述第四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三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四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在自然状态时,隔挡板打开且与倾斜板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货物在倾斜板上滑动时,货物会从倾斜板两侧滑落下去,损坏货物,因此,在倾斜板上设有的隔挡板一方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货物方便滑下,另一方面货物不会从倾斜板两侧掉落至地面,对货物进行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板远离第三铰接轴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倾斜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倾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外一端与减震板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有些货物具有一定的重量,货物在倾斜板上滑动时,货物具有一定的冲击力,直接从倾斜板上滑移至地面处时,会对货物造成损坏,当货物损坏时需要工作人员维修以及更换,不仅造成一定的成本浪费,而且花费大量跟换时间,因此,设有固定板以及减震板相互配合,使得货物滑下时,滑动至减震板处减震板将固定板与减震板之间的弹簧压缩,货物不会损坏,不需要花费人力对货物进行检查以及更换,卸货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内顶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固定板配合的嵌合槽,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板侧壁设置有与插销配合的凹槽,所述插销与凹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货物进行卸车时,有时卸货的位置不一样,需要将倾斜板随时携带,而且在携带过程中会占用车厢较大的空间,每次需要卸货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倾斜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在车厢顶壁设有的固定块使得倾斜板上的固定板与嵌合槽配合,由插销与凹槽配合,随时将倾斜板打开与闭合,方便了货物的卸车,进一步提高了卸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板、气缸、盖板、传送带、油缸,通过设有的气缸先将位于支撑板上传送带上方的盖板打开,然后再驱动传送带传送货物,将货物运输至车门处,当需要运输货车较高端的货物时,通过设有的油缸驱动传送带转动上升,适应不同高度的货物,方便搬运,卸货效率高;2.通过设置倾斜板、固定块、插销、凹槽,通过设有的倾斜板,可以方便货物从车门处滑落至地面上,不需要人工将货物从运输车上搬运下来,省时省力,而且设有的固定块可以通过插销与凹槽配合,将倾斜板固定,随时使用和收起,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了卸货效率;3.通过设置倾斜面,支撑板远离车头的一端设置倾斜面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运输车,包括车厢(1)、车头(2)、车轮(26),所述车厢(1)远离车头(2)的一侧面设置有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底壁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5),所述第一容纳槽(5)内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包括皮带(601)、电机(602)、支架(603)、若干传送辊(604),所述皮带(601)绕设在若干传送辊(604)上,所述电机(602)与传送带(6)端点处的传送辊(604)同轴且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传送辊(604)与支架(6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可供支架(603)转动的套筒(25),所述套筒(25)与支撑板(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位于传送带(6)两侧设置有放置架(7),所述传送带(6)与放置架(7)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支撑板(4)靠近车头(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传送带(6)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4)内位于第一容纳槽(5)两侧开设有第一隐藏槽(8),所述第一隐藏槽(8)内设置有盖板(9),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驱动盖板(9)将传送带(6)遮挡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运输车,包括车厢(1)、车头(2)、车轮(26),所述车厢(1)远离车头(2)的一侧面设置有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底壁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5),所述第一容纳槽(5)内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包括皮带(601)、电机(602)、支架(603)、若干传送辊(604),所述皮带(601)绕设在若干传送辊(604)上,所述电机(602)与传送带(6)端点处的传送辊(604)同轴且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传送辊(604)与支架(6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可供支架(603)转动的套筒(25),所述套筒(25)与支撑板(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位于传送带(6)两侧设置有放置架(7),所述传送带(6)与放置架(7)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支撑板(4)靠近车头(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传送带(6)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4)内位于第一容纳槽(5)两侧开设有第一隐藏槽(8),所述第一隐藏槽(8)内设置有盖板(9),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驱动盖板(9)将传送带(6)遮挡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靠近车头(2)一端的第一容纳槽(5)内开设有两个第二容纳槽(1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油缸(11),所述油缸(11)的壳体与第二容纳槽(10)底壁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油缸(11)的活塞杆与支架(603)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和第二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均与传送辊(604)的轴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缸体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与盖板(9)远离第一容纳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斌战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秦邦速运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