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59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紧机构,包括机器人端以及工具端,所述机器人端包括第一外壳、推力斜面、活塞盖部件、上封盖以及球珠,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活塞盖部件套装在导向柱上且底部设置有锁紧动作端,所述导向柱与上封盖连接;所述推力斜面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锁紧动作端上设置有安装通孔以及锁紧空间,所述球珠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中,球珠的另一端能够穿过安装通孔并延伸到锁紧空间中;所述工具端上设置有拉钉且拉钉上设置有锁紧承力端,所述锁紧承力端能够匹配安装到锁紧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可靠的锁紧连接功能,还能提供稳定的主动分离作用力实现可靠的分离,结构简单,操作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锁紧机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目前的机器人大多应用于特定场合,具有固定的构型,制约了机器人的推广和多领域的应用。机器人的模块化是当今世界机器人研究和开发的趋势,通过在机器人端安装不同的工具端实现机器人功能用途的扩展,但现有技术中工具端与机器人端的安装和拆卸存在诸多问题,松开和锁紧操作不方便,锁紧不牢固,控制精度不高,结构复杂,极大的限制了机器人功能用途的扩展。专利文献CN204658462U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快换工具装置,包括机器人端本体、工具端本体,机器人端本体连接在工具端本体上,机器人端本体与工具端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将机器人端本体锁紧装配在工具端本体上,但该种设计中,当活塞回收后,连接用钢球还保持在与工具端贴合的位置,仅当机器人端与工具端产生相对运动时,依靠工具端自重,使锁紧斜面反推钢球回收,实现机器人端与工具端的脱离;该结构容易因为机器人端钢球卡槽的磨损,极易引起工具端锁紧斜面反推钢球回收过程失效,引起分离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机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锁紧机构,包括机器人端以及工具端;所述机器人端包括第一外壳、推力斜面、活塞盖部件、上封盖以及球珠;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活塞盖部件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活塞盖部件套装在导向柱上且能够相对于导向柱滑动,所述上封盖与导向柱连接;所述推力斜面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外壳上,所述推力斜面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外壳的外部;所述活塞盖部件上安装有锁紧动作端,所述锁紧动作端沿周向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锁紧动作端的内部设置有锁紧空间,所述推力斜面、活塞盖部件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球珠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中且所述球珠的另一端能够穿过安装通孔并延伸到锁紧空间中;所述工具端上设置有拉钉,所述拉钉上设置有锁紧承力端,所述锁紧承力端能够匹配安装在锁紧空间中;所述机器人端能够在松开状态与锁紧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塞盖部件在外力的驱使下远离导向柱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同步运动,球珠向远离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与工具端处于松开状态;当活塞盖部件在外力的驱使下靠近导向柱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同步运动,球珠向靠近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和工具端处于锁紧状态。优选地,所述工具端上还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拉钉安装在第二外壳上;所述拉钉的锁紧承力端延伸到第二外壳的外部。优选地,所述活塞盖部件与第一外壳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三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气路通道;所述活塞盖部件与上封盖之间形成第四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第四容纳空间相连通的第二气路通道。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气路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锁紧动作端为筒状结构,所述锁紧动作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多个所述安装通孔沿锁紧动作端的周向均匀或非均匀布置;所述球珠的数量与安装通孔的数量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靠近球珠的一端为锥形面结构,所述球珠的直径大于安装通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推力斜面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助力面以及第一松开助力面;所述第一锁紧助力面、第一松开助力面共同组成中间内收两端外放的行走通道,所述机器人端在松开状态与锁紧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锁紧动作端沿行走通道的轴向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锁紧承力端沿周向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锁紧助力面、第二松开助力面以及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锁紧助力面、第二过渡面、第二松开助力面依次连接形成中间内凹两端外凸的结构。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在上封盖上,所述限位板能够在锁紧动作端向远离导向柱的方向运动时的行程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球珠采用钢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可靠的锁紧连接功能,还能在需要更换工具端时,提供一个稳定的主动分离作用力,使工具端与机器人端产生间隙,提高分离过程执行的可靠性,结构简单,操作精准。2、本技术在锁紧结构执行完松开动作后,主要的锁紧部件球珠与工具端充分脱离,而不是在机器人端与工具端远离过程中靠工具端自重使钢球复位回收,减少了球珠的磨损,减少了由球珠卡死引起的分离不成功的风险。3、本技术中通过控制装置与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电连接能够实现对松开状态以及锁紧状态的调节,结构合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锁紧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器人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具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松开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机器人端1推力斜面12第二锁紧助力面22a工具端2第一锁紧助力面12a第二松开助力面22b导向柱3第一松开助力面12b第二过渡面22c锁紧动作端4活塞盖部件13第三容纳空间111第二容纳空间5上封盖14第四容纳空间112锁紧承力端6球珠15安装通孔131第一外壳11拉钉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紧机构,如图1-5所示,包括机器人端1以及工具端2,所述机器人端1包括第一外壳11、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上封盖14以及球珠15,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3,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活塞盖部件13套装在导向柱3上且都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活塞盖部件13在外力的驱使下能够沿导向柱3滑动,所述上封盖14与导向柱3连接;所述推力斜面1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推力斜面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外壳11的外部;所述活塞盖部件13上安装有锁紧动作端4,所述锁紧动作端4沿周向设置有安装通孔131,所述锁紧动作端4的内部设置有锁紧空间,锁紧空间位于锁紧动作端4的中心且与周向布置的安装通孔131相连通,在一个优选例中,锁紧动作端4为筒状结构。所述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上封盖14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5,所述球珠15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5中且球珠15的端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端(1)以及工具端(2);/n所述机器人端(1)包括第一外壳(11)、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上封盖(14)以及球珠(15);/n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3),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活塞盖部件(13)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活塞盖部件(13)套装在导向柱(3)上且能够相对于导向柱(3)滑动,所述上封盖(14)与导向柱(3)连接;/n所述推力斜面(1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推力斜面(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外壳(11)的外部;/n所述活塞盖部件(13)上安装有锁紧动作端(4),所述锁紧动作端(4)沿周向设置有安装通孔(131),所述锁紧动作端(4)的内部设置有锁紧空间,所述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5),所述球珠(15)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5)中且所述球珠(15)的另一端能够穿过安装通孔(131)并延伸到锁紧空间中;/n所述工具端(2)上设置有拉钉(22),所述拉钉(22)上设置有锁紧承力端(6),所述锁紧承力端(6)能够匹配安装在锁紧空间中;/n所述机器人端(1)能够在松开状态与锁紧状态之间进行切换:/n当活塞盖部件(13)在外力的驱使下远离导向柱(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13)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4)同步运动,球珠(15)向远离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1)与工具端(2)处于松开状态;/n当活塞盖部件(13)在外力的驱使下靠近导向柱(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13)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4)同步运动,球珠(15)向靠近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1)和工具端(2)处于锁紧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端(1)以及工具端(2);
所述机器人端(1)包括第一外壳(11)、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上封盖(14)以及球珠(15);
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3),所述第一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活塞盖部件(13)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活塞盖部件(13)套装在导向柱(3)上且能够相对于导向柱(3)滑动,所述上封盖(14)与导向柱(3)连接;
所述推力斜面(1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推力斜面(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外壳(11)的外部;
所述活塞盖部件(13)上安装有锁紧动作端(4),所述锁紧动作端(4)沿周向设置有安装通孔(131),所述锁紧动作端(4)的内部设置有锁紧空间,所述推力斜面(12)、活塞盖部件(13)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5),所述球珠(15)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5)中且所述球珠(15)的另一端能够穿过安装通孔(131)并延伸到锁紧空间中;
所述工具端(2)上设置有拉钉(22),所述拉钉(22)上设置有锁紧承力端(6),所述锁紧承力端(6)能够匹配安装在锁紧空间中;
所述机器人端(1)能够在松开状态与锁紧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当活塞盖部件(13)在外力的驱使下远离导向柱(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13)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4)同步运动,球珠(15)向远离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1)与工具端(2)处于松开状态;
当活塞盖部件(13)在外力的驱使下靠近导向柱(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活塞盖部件(13)能够带动所述锁紧动作端(4)同步运动,球珠(15)向靠近锁紧空间的方向运动,此时,机器人端(1)和工具端(2)处于锁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端(2)上还设置有第二外壳(21),所述拉钉(22)安装在第二外壳(21)上;
所述拉钉(22)的锁紧承力端(6)延伸到第二外壳(2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部件(13)与第一外壳(1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刘鹏李旭贝赵天龙徐佳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