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膜、覆金属层叠板及柔性电路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57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膜、覆金属层叠板及柔性电路基板,通过抑制可折叠装置的铰链部中,在弯折循环中在聚酰亚胺膜的屈曲部前端变形,而具有优异的耐连续弯折性。一种聚酰亚胺膜,用作会反复进行以下动作的柔性电路基板的绝缘树脂层,所述动作是以成为包括与平坦的状态相比形状没有变化的第一非屈曲部及第二非屈曲部、以及位于第一非屈曲部与第二非屈曲部之间并弯曲变形的屈曲部的形状的方式,将第二非屈曲部相对于第一非屈曲部翻转180度而弯折,所述聚酰亚胺膜中,应力‑应变曲线的塑性变形区域的斜率在1.0MPa/%以上且小于5.0MPa/%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亚胺膜、覆金属层叠板及柔性电路基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膜、覆金属层叠板及柔性电路基板,详细而言,例如涉及一种可折叠装置(FolderableDevice)的铰链部中所使用的柔性电路基板、用于其的聚酰亚胺膜及覆金属层叠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机、智能手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硬盘装置、光拾取装置、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中,柔性电路基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s,FPC)得到广泛利用。FPC即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够进行立体且高密度的封装,因此,其用途正在扩大至例如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HDD)、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versatiledisc,DVD)、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可动部分的配线、或电缆、连接器等零件。这种FPC需要高的耐屈曲性。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与像以往的移动电话中所见的滑动屈曲部那样的确保一定量的屈曲半径的使用形态对应的FPC,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与像为了收纳至薄的框体而制造折痕进行弯折那样的使用形态对应的柔性覆铜层叠板。而且,利用了触摸屏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用电子装置在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利用,其中,例如正在开始研究在显示器等显示区域内形成铰链部而具有可折叠程度的柔性的电子装置(所谓的可折叠装置)(例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等)。在实际组装于电子设备而反复弯折的FPC中,弯折状态的FPC的形状、特别是屈曲部的形状因电子设备而异,因此需要响应这种需求的FPC。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本专利技术人等提出了能够将以往的试验装置无法控制的屈曲部的形状控制成所期望的形状的FPC的耐屈曲性试验装置(日本专利特愿2017-24909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2/020677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8002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9-1209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9-611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可折叠装置中所使用的FPC与以往的智能手机中所使用的FPC的不同点在于横穿铰链部的弯折轴的苛刻的使用方式,对像这样来使用的FPC要求优异的“耐连续弯折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通过抑制可折叠装置的铰链部中,在弯折循环中在FPC的屈曲部前端变形,而具有优异的耐连续弯折性。[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着眼于可折叠装置中所设想的屈曲条件中,FPC的绝缘树脂层中所使用的聚酰亚胺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塑性变形区域的斜率与应力向屈曲部前端集中的容易度之间的关系,可提供能够解决所述课题的FPC,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膜是用作会反复进行以下动作的柔性电路基板的绝缘树脂层的聚酰亚胺膜,所述动作是以成为包括与平坦的状态相比形状没有变化的第一非屈曲部及第二非屈曲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屈曲部之间并弯曲变形的屈曲部的形状的方式,将所述第二非屈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翻转180度而弯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膜,应力-应变曲线的塑性变形区域的斜率在1.0MPa/%以上且小于5.0MPa/%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膜可以为:在将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及所述第二非屈曲部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其正交并且相对于所述柔性电路基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时,在所述X轴方向及所述Y轴方向的二维坐标轴中,所述屈曲部中的变形区域的所述X轴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在1.0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范围内,所述Y轴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在1.0mm以上且6.0mm以下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覆金属层叠板包括:绝缘树脂层,由所述任一聚酰亚胺膜而形成;以及金属层,层叠于所述绝缘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电路基板包括:绝缘树脂层,由所述任一聚酰亚胺膜而形成;以及配线层,形成于所述绝缘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电路基板可还包括保护所述配线层的覆盖层。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电路基板可通过反复进行以使所述配线层成为内侧的方式翻转180度而弯折的动作的方法来使用。[专利技术的效果]将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膜用于绝缘树脂层的FPC显示出高的耐连续弯折性,因此例如可适宜地用于可折叠装置的铰链部等需要耐连续弯折性的电子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FPC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说明将图1的FPC弯折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聚酰亚胺膜在拉伸试验中的应力-应变曲线的附图。图4是中立面位置的计算方法的说明中使用的层叠体模型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连续弯折试验中使用的试验片的铜配线的样子的平面说明图。图6是供于说明连续弯折试验的附图,是安装试验片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供于说明连续弯折试验的附图,是将试验片弯折后的状态的说明图。[符号的说明]100:FPC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10:第一非屈曲部120:第二非屈曲部130:屈曲部200:试验片201:铜配线202:U字部220、230:试样台B:电路配线层E1:应力为S1时的屈服点的应变E2:应力为S2时的应变E3:应力为S3时的断裂点的应变G:距离(间隙)hi:第i层的中央面与基准面的距离LX:X轴方向上的最大长度LY:Y轴方向上的最大长度NP:层叠体的中立面[NP]:中立面位置P1、P2:拐点S:距离S1~S3:应力SP:基准面ti:第i层的厚度X、Y: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接着,适当参照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聚酰亚胺膜]首先,针对可将本实施方式的聚酰亚胺膜应用作绝缘树脂层的FPC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图1及图2为呈长条的薄的膜状的FPC100的侧视图。在图1及图2中,针对绝缘树脂层、电路配线层等层结构,省略了图示。FPC100包括形成有电路配线层侧的第一面101及第一面10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102。另外,也可以在第二面102上形成电路配线层。而且,在第一面101、第二面102上,也可以层叠于电路配线层而形成覆盖层。FPC100在使用时,会反复进行以使形成有电路配线层侧的第一面101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弯折的动作。在弯折后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一面101彼此相向,成为包括与FPC100整体平坦的展开状态(图1)相比形状没有变化的第一非屈曲部110及第二非屈曲部120、以及位于第一非屈曲部110与第二非屈曲部120之间并弯曲变形的屈曲部130的形状。即,在图2所示的弯折状态下,弯折成以屈曲部130为界,第二非屈曲部120相对于第一非屈曲部110相对翻转180度的状态。例如,在应用于可折叠装置的铰链部的情况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膜,用作会反复进行以下动作的柔性电路基板的绝缘树脂层,所述动作是以成为包括与平坦的状态相比形状没有变化的第一非屈曲部及第二非屈曲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屈曲部之间并弯曲变形的屈曲部的形状的方式,将所述第二非屈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翻转180度而弯折,所述聚酰亚胺膜的特征在于,/n应力-应变曲线的塑性变形区域的斜率在1.0MPa/%以上且小于5.0MPa/%的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23301.一种聚酰亚胺膜,用作会反复进行以下动作的柔性电路基板的绝缘树脂层,所述动作是以成为包括与平坦的状态相比形状没有变化的第一非屈曲部及第二非屈曲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屈曲部之间并弯曲变形的屈曲部的形状的方式,将所述第二非屈曲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翻转180度而弯折,所述聚酰亚胺膜的特征在于,
应力-应变曲线的塑性变形区域的斜率在1.0MPa/%以上且小于5.0MPa/%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在将与所述第一非屈曲部及所述第二非屈曲部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所述Y轴方向正交并且相对于所述柔性电路基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时,在所述X轴方向及所述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井大挥松井弘贵庄司直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