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3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三极管主体、U型保护罩、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连接柱、挡柱、连接杆、第一引脚、第一限位柱、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固定管、安装孔、安装座、转动片、第二限位柱、散热片、散热孔、挡环、固定环、移动环和安装环,该三极管,利用安装的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三插接端子,有利于使该三极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利用安装的散热片以及开设的散热孔,有利于对三极管主体进行散热,同时利用安装的连接杆、U型保护罩、挡柱和第一限位柱,避免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在安装时导致其断裂,从而降低了该三极管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极管
,具体为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电子产生是由若干个电子元件组成,其中就包括三极管,但传统的三极管在使用安装的过程中,通常使三极管中的引脚直接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但该连接方式安装步骤繁琐,且易于脱落,同时在使用三极管的过程中,由于引脚具有一定的弯曲性,在长时间安装过程中易导致引脚的弯曲,易导致引脚的断裂,同时传统的三极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利于进行散热,降低了三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主体、U型保护罩、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第三插接端子、连接柱、挡柱、连接杆、第一引脚、第一限位柱、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一保护管、固定管、安装孔、安装座、转动片、第二保护管、第三保护管、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第二限位柱、散热片、散热孔、挡环、第三防水圈、固定环、移动环、内螺纹管、外螺纹管和安装环,所述三极管主体的底端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三极管主体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保护管、第二保护管和第一保护管,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限位柱、挡柱以及U型保护罩的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三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一插接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保护罩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心处分别与第一限位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环的两侧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移动环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外部与固定管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三极管主体,所述三极管主体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第二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另一端分别与外螺纹管的内部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分别与外螺纹管的内部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的外部与内螺纹管的内部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另一端与挡环的外部套接,所述三极管主体、第一保护管、第二保护管和第三保护管为一体成型。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端子安装;步骤二,安装限位;步骤三,打孔散热;步骤四,安装成型;其中上述步骤一中,人工按照现有技术对三极管主体、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二保护管、第三保护管和第一保护管进行制备,随后利用打孔机分别在第一限位柱、挡柱、U型保护罩、散热片、固定环、转动片和安装座上进行打孔处理,随后将提前制备好的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和第三防水圈分别从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一引脚的底端穿出使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和第三防水圈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管、第二保护管和第三保护管的内部,且使第一防水圈、第一保护管和第三引脚之间相对固定,第二保护管、第二引脚和第二防水圈之间相对固定,第三防水圈、第一引脚和第三保护管之间相对固定,随后分别利用第一限位柱、挡柱和U型保护罩上开设的通孔使第一限位柱、挡柱和U型保护罩分别位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上,随后人工使安装环与第二插接端子的顶端套接固定,然后使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三插接端子分别与第三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一引脚相对固定连接;其中上述步骤二中,然后将散热片的轴线两侧分别进行打孔处理得到散热孔,随后人工使第二限位柱分别与三极管主体的两侧中心处固定连接,且使散热片分别与三极管主体的两侧中心两端固定连接,随后使安装三极管主体的两侧分别与外螺纹管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随后使固定环的内部与外螺纹管的外部底端固定连接,然后使移动环的带点与固定环的顶端贴合,且使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贯穿固定环的中心两侧开设的通孔与移动环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然后使第一限位柱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然后利用连接柱使连接杆与U型保护罩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接柱与U型保护罩固定连接,随后将转动片上均匀进行打孔处理,随后人工使内螺纹管的顶端与转动片的底端边缘处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旋转转动片使内螺纹管与外螺纹管固定连接,进而利用安装的固定环和内螺纹管对移动环进行限位;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然后人工将利用打孔机对安装座的两侧中心处分别进行打孔处理得到安装孔,然后人工使安装座的一侧中心处与固定管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然后利用制备好的挡环使挡环的外部与固定管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其中上述步骤四中,然后使外螺纹管位于固定管的内部,随后利用外螺纹管的外部底端安装的固定环的外部与固定管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即可得到该装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保护管、第二保护管和第一保护管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三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和第一防水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柱的底部与U型保护罩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的顶端中心处与安装环的内部套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与外螺纹管的外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环的内部与外螺纹管的外部贴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主体的两侧中心两端分别与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的中心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螺纹管的底端与移动环的顶端贴合,所述内螺纹管的顶端与转动片的底端中心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片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的外部一端与安装座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中心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安装的第一插接端子、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三插接端子,有利于使该三极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简化了传统中的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利用安装的散热片以及散热片上开设的散热孔,有利于对三极管主体进行散热,从而延长了该三极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安装的连接杆、U型保护罩、挡柱和第一限位柱,有利于对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进行限位保护,避免了在对该三极管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对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进行弯曲导致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的断裂,从而降低了该三极管的损坏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三极管主体;2、U型保护罩;3、第一插接端子;4、第二插接端子;5、第三插接端子;6、连接柱;7、挡柱;8、连接杆;9、第一引脚;10、第一限位柱;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第一保护管;14、固定管;15、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主体(1)、U型保护罩(2)、第一插接端子(3)、第二插接端子(4)、第三插接端子(5)、连接柱(6)、挡柱(7)、连接杆(8)、第一引脚(9)、第一限位柱(10)、第二引脚(11)、第三引脚(12)、第一保护管(13)、固定管(14)、安装孔(15)、安装座(16)、转动片(17)、第二保护管(18)、第三保护管(19)、第一防水圈(20)、第二防水圈(21)、第二限位柱(22)、散热片(23)、散热孔(24)、挡环(25)、第三防水圈(26)、固定环(27)、移动环(28)、内螺纹管(29)、外螺纹管(30)和安装环(3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主体(1)的底端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三极管主体(1)分别与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保护管(19)、第二保护管(18)和第一保护管(13),所述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限位柱(10)、挡柱(7)以及U型保护罩(2)的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三插接端子(5)、第二插接端子(4)和第一插接端子(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保护罩(2)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连接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中心处分别与第一限位柱(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环(27)的两侧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移动环(28)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7)的外部与固定管(14)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30)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三极管主体(1),所述三极管主体(1)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第二限位柱(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22)的另一端分别与外螺纹管(30)的内部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23)的另一侧分别与外螺纹管(30)的内部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30)的外部与内螺纹管(29)的内部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14)的内部另一端与挡环(25)的外部套接,所述三极管主体(1)、第一保护管(13)、第二保护管(18)和第三保护管(19)为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主体(1)、U型保护罩(2)、第一插接端子(3)、第二插接端子(4)、第三插接端子(5)、连接柱(6)、挡柱(7)、连接杆(8)、第一引脚(9)、第一限位柱(10)、第二引脚(11)、第三引脚(12)、第一保护管(13)、固定管(14)、安装孔(15)、安装座(16)、转动片(17)、第二保护管(18)、第三保护管(19)、第一防水圈(20)、第二防水圈(21)、第二限位柱(22)、散热片(23)、散热孔(24)、挡环(25)、第三防水圈(26)、固定环(27)、移动环(28)、内螺纹管(29)、外螺纹管(30)和安装环(3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主体(1)的底端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三极管主体(1)分别与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三保护管(19)、第二保护管(18)和第一保护管(13),所述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和第三引脚(12)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限位柱(10)、挡柱(7)以及U型保护罩(2)的中心处以及中心两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三插接端子(5)、第二插接端子(4)和第一插接端子(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保护罩(2)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连接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中心处分别与第一限位柱(1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环(27)的两侧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移动环(28)的底端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7)的外部与固定管(14)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30)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三极管主体(1),所述三极管主体(1)的两侧中心处分别与第二限位柱(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柱(22)的另一端分别与外螺纹管(30)的内部中心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23)的另一侧分别与外螺纹管(30)的内部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管(30)的外部与内螺纹管(29)的内部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14)的内部另一端与挡环(25)的外部套接,所述三极管主体(1)、第一保护管(13)、第二保护管(18)和第三保护管(19)为一体成型。


2.一种设有插接端子的三极管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一,端子安装;步骤二,安装限位;步骤三,打孔散热;步骤四,安装成型;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人工按照现有技术对三极管主体(1)、第一引脚(9)、第二引脚(11)、第三引脚(12)、第二保护管(18)、第三保护管(19)和第一保护管(13)进行制备,随后利用打孔机分别在第一限位柱(10)、挡柱(7)、U型保护罩(2)、散热片(23)、固定环(27)、转动片(17)和安装座(16)上进行打孔处理,随后将提前制备好的第一防水圈(20)、第二防水圈(21)和第三防水圈(26)分别从第三引脚(12)、第二引脚(11)和第一引脚(9)的底端穿出使第一防水圈(20)、第二防水圈(21)和第三防水圈(26)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管(13)、第二保护管(18)和第三保护管(19)的内部,且使第一防水圈(20)、第一保护管(13)和第三引脚(12)之间相对固定,第二保护管(18)、第二引脚(11)和第二防水圈(21)之间相对固定,第三防水圈(26)、第一引脚(9)和第三保护管(19)之间相对固定,随后分别利用第一限位柱(10)、挡柱(7)和U型保护罩(2)上开设的通孔使第一限位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柏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