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经历了从平面MOSFET晶体管向三维立体式的晶体管的发展转变,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为了提高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鳍(Fin)的特征尺寸在不断减小,双重图形技术是目前实现更小尺寸图形的关键技术,如自对准双重图形技术(SADP)。目前,在半导体器件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版图设计,衬底各区域的图形密度并非完全相同,进而相邻鳍部的间距(Pitch)也不会完全相同。然而,现有工艺形成密集度不同的鳍部时容易发生刻蚀负载效应,造成最终形成的鳍部高低不平、图形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形成密集度不同的鳍部时避免鳍部间尺寸不一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器件密集区和器件稀疏区;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掩膜层、第一核心层和第二掩膜层;刻蚀所述第二掩膜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器件密集区和器件稀疏区;/n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掩膜层、第一核心层和第二掩膜层;/n刻蚀所述第二掩膜层和所述第一核心层至露出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分立排列的鳍部间隔图形;/n在所述器件稀疏区的所述第一掩膜层上形成第一牺牲层,且所述第一牺牲层覆盖所述鳍部间隔图形;/n以所述第一牺牲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器件密集区的所述第一核心层,减小所述鳍部间隔图形中所述第一核心层的宽度;/n在所述器件密集区的所述第一掩膜层上形成第二牺牲层,且所述第二牺牲层覆盖所述鳍部间隔图形;/n刻蚀所述第一牺牲层和所述第二牺牲层至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器件密集区和器件稀疏区;
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掩膜层、第一核心层和第二掩膜层;
刻蚀所述第二掩膜层和所述第一核心层至露出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分立排列的鳍部间隔图形;
在所述器件稀疏区的所述第一掩膜层上形成第一牺牲层,且所述第一牺牲层覆盖所述鳍部间隔图形;
以所述第一牺牲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器件密集区的所述第一核心层,减小所述鳍部间隔图形中所述第一核心层的宽度;
在所述器件密集区的所述第一掩膜层上形成第二牺牲层,且所述第二牺牲层覆盖所述鳍部间隔图形;
刻蚀所述第一牺牲层和所述第二牺牲层至露出全部所述第二掩膜层;
去除所述第二掩膜层后,去除所述第一牺牲层和所述第二牺牲层,剩余的第一核心层分立排列于所述第一掩膜层上;
在各分立排列的所述第一核心层两侧形成第一侧墙;
去除所述第一核心层;
以所述第一侧墙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第一掩膜层图形;
去除所述第一侧墙,以所述第一掩膜层图形为掩膜,刻蚀所述衬底,形成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层材料为无定形硅或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或碳化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层材料为无定形硅时,采用湿法腐蚀减小所述鳍部间隔图形中所述第一核心层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腐蚀采用碱性腐蚀液,包括NH4OH或(CH3)4NOH或(C2H5)4NOH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掩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