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半导体温控的晶粒取向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焊接工艺领域,具有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温控的晶粒取向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是一种由双极结型晶体三极管(BJ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驱动功率小和饱和压低的优点。内部包含数层不同功能的结构材料,通常采用软钎焊工艺将芯片下表面通过焊层与绝缘陶瓷衬板相连(一次焊接),并将半导体芯片并联,以提高电流承载能力;芯片上表面采用引线键合的方式实现电气互连(二次焊接)。IGBT功率电子器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会因为热疲劳、剪切疲劳等因素而失效,疲劳问题也是影响器件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IGBT原件的疲劳失效会导致相关的高功率电子器件失效,在控制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焊接封装过程中焊锡接头的粒子运动方向散乱且不可控,导致接头处抗疲劳可靠性较低,大大降低了电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第一焊盘(3)、第二焊盘(4)和焊锡接头(5);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与所述第一焊盘(3)的上表面贴合接触,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与所述第二焊盘(4)的下表面贴合接触,所述第一焊盘(3)和所述第二焊盘(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焊盘(3)和所述第二焊盘(4)在电源加载时,所述焊锡接头(5)呈电阻性,被电加热后重新融化,焊锡呈流动状态;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在电源加载时,贴合于所述第一焊盘(3)的一面制热;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在电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第一焊盘(3)、第二焊盘(4)和焊锡接头(5);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与所述第一焊盘(3)的上表面贴合接触,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与所述第二焊盘(4)的下表面贴合接触,所述第一焊盘(3)和所述第二焊盘(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焊盘(3)和所述第二焊盘(4)在电源加载时,所述焊锡接头(5)呈电阻性,被电加热后重新融化,焊锡呈流动状态;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在电源加载时,贴合于所述第一焊盘(3)的一面制热;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在电源加载时,贴合于所述第二焊盘(4)的一面制冷,在焊锡接头(5)的冷却过程中形成温度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模块(1)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11)和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12),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11)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12)均包括第一半导体制冷片(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11)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12)还包括第一冷却腔(112),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111)与所述第一冷却腔(112)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111)和所述第一冷却腔(112)之间用第一盖板(113)电隔离并进行热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模块(2)包括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22),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2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22)均包括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21)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22)还包括第二冷却腔(212),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11)与所述第二冷却腔(212)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211)和所述第二冷却腔(212)之间用第二盖板(213)电隔离并进行热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电流驱动重熔与半导体温控定向凝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21)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B(22)独立加载电源,电源可以仅加载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子模块A(21),或仅加载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覃永昊,彭倍,于慧君,周吴,杜旭荧,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