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框架及FC-QFN封装体
本技术涉及智能卡封装
,具体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及FC-QFN封装体。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子元件产品封装,是将芯片通过银浆固定在引线框架的载体上,采用金线键合的方式,将芯片与引线框架连接,再使用塑封料将芯片及焊线包封。但此种传统的封装方式具有两个弊端,第一为成本方面:由于金价居高不下,因此金线键合的方式导致封装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传统的引线框架有两种,一种是铜镀银的引线框架,另一种是镍钯金的引线框架,为了实现芯片与引线框架的连接,需在引线框架的表面进行电镀处理,例如:电镀银或电镀镍钯金处理,而电镀银或电镀镍钯金的成本均较高,再加上金价的成本高,最终导致后续封装成品的成本高;第二为信号串扰方面,在金线键合采用的金线的直径有18um、20um、25um等尺寸,由于金线的直径较细,因此在封装体内不能有效地进行热传导、或在高频线路中,金线与金线之间也会造成信号串扰、及焊接时,金线与引线框架之间的结合面积小,会导致焊接强度低,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阵列式排布的引线框架单元;/n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n第一引脚(1),呈米字形排布,所述第一引脚(1)的中部为芯片安装区(11);/n第二引脚(2),具有多个,均设于所述第一引脚(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阵列式排布的引线框架单元;
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
第一引脚(1),呈米字形排布,所述第一引脚(1)的中部为芯片安装区(11);
第二引脚(2),具有多个,均设于所述第一引脚(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2)具有围绕所述芯片安装区(11)设置的第一部分(21)和设于所述第二引脚(2)外边缘的第二部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引脚(1)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1)背向所述第二引脚(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锁料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溦,宋晓健,刘丽珍,张勇,房贵花,侯天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