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0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芯片,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芯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分别电性连接外接引脚,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热感应器,热感应器靠近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集成在基座上,能够节省使用时单独锡接这些芯片的时间,将上述芯片集成焊接到一个基座上,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空间,热敏电阻可以将热变化为电信号,用于电磁炉等进行温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体管封装结构
本技术为晶体管封装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IGBT的运动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关乎设备的正常运行,现在普遍采取热敏电阻对IGBT进行温度检测,但是现有采用零散的电子元器件组装呈模块进行IGBT的温度检测,不但占用了大量连接空间,还增加了组装的时间,因此获得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爽晶体管封装结构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芯片,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芯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分别电性连接外接引脚,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热感应器,热感应器靠近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基座上电性连接有两个温度引脚,温度传感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温度引脚上,温度引脚靠近第一IGBT的发射极。热感应器为热敏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集成在基座上。基座为铜基座。基座上芯片外封装有树脂。外接引脚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延伸至基座外。温度引脚和外接引脚上均一体成型有凸出,能够增加引脚使用寿命,不易断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集成在基座上,能够节省使用时单独锡接这些芯片的时间,将上述芯片集成焊接到一个基座上,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空间,热敏电阻可以将热变化为电信号,用于电磁炉等进行温度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封装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封装外部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封装外部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图;附图标记:1-第一三极管;2-第二三极管;3-第一二极管芯片;4-第二二极管芯片;5-外接引脚;6-温度引脚;7-热敏电阻;8-基座;9-凸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从而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技术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芯片,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芯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分别电性连接外接引脚,还包括连接在基座上的热感应器,热感应器靠近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基座上电性连接有两个温度引脚,温度传感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温度引脚上,温度引脚靠近第一IGBT的发射极。热感应器为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集成在基座上。基座为铜基座。基座上芯片外封装有树脂。外接引脚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延伸至基座外。温度引脚和外接引脚上均一体成型有凸出,能够增加引脚使用寿命,不易断裂。其中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大小为4900*4500um,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的大小为3500*3500um,热敏电阻大小为3200*1600um。图2和图3中的标注单位为mm。本技术将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芯片和第二二极管芯片集成在基座上,能够节省使用时单独锡接这些芯片的时间,将上述芯片集成焊接到一个基座上,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空间,热敏电阻可以将热变化为电信号,用于电磁炉等进行温度检测。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基座(8),基座(8)上固定有第一三极管(1)、第二三极管(2),第一三极管(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芯片(3),第二三极管(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芯片(4),第一三极管(1)和第二三极管(2)分别电性连接外接引脚(5),还包括连接在基座(8)上的热感应器,热感应器靠近第一三极管(1)的发射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基座(8),基座(8)上固定有第一三极管(1)、第二三极管(2),第一三极管(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芯片(3),第二三极管(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芯片(4),第一三极管(1)和第二三极管(2)分别电性连接外接引脚(5),还包括连接在基座(8)上的热感应器,热感应器靠近第一三极管(1)的发射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上电性连接有两个温度引脚(6),温度传感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温度引脚(6)上,温度引脚(6)靠近第一IGBT的发射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封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邦杰冯驰林远陆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