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包包括后桥桥架、对称设置在后桥桥架两侧的两个摆动臂,两个摆动臂上分别安装有后车轮;所述后桥桥架上设有台阶轴,台阶轴与后车轮的轮轴的轴线平行,各所述摆动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台阶轴上;两个摆动臂上设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偏心臂,两个偏心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一枢轴铰接有两个推动臂,两个推动臂的自由端均连接在第二枢轴上,第二枢轴的两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个摆动臂在偏心臂、第一枢轴、第二枢轴以及旋转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相对后桥桥架分别向上向下摆动,从而使得电动三轮车在转弯时,能够实现两个后车轮的轮轴完全平行,并抵消转弯带来的离心力,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机械运动
,特别涉及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
技术介绍
市场上电动车后桥双摆臂悬挂机构种类少,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司进行市场调研,确定了自主研发电动车后桥双摆臂悬挂机构,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拓宽公司发展道路。采用先进机构,进一步的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不但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能带动本行业的同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有力支持。现有的电动车后桥双摆臂机构存在着结构不稳定、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不高的缺陷,所以,企业对新的电动车后桥双摆臂悬挂机构需求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包括后桥桥架、对称设置在后桥桥架两侧的两个摆动臂,所述两个摆动臂上分别安装有后车轮;所述后桥桥架上设有台阶轴,台阶轴与后车轮的轮轴的轴线平行,各所述摆动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台阶轴上;两个摆动臂上设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偏心臂,两个偏心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一枢轴铰接有两个推动臂,所述两个推动臂的自由端均连接在第二枢轴上,所述第二枢轴的两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一起;当所述三轮电动车转弯时,两个推动臂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中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向上运动,另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向下运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通过第三枢轴铰接连接在第二枢轴两端的两个第一旋转臂、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臂的自由端通过第四枢轴铰接连接的第二旋转臂,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五枢轴铰接连接在后桥桥架上;所述第三枢轴、第四枢轴、第五枢轴的轴线呈平行,且第三枢轴、第四枢轴、第五枢轴的轴线与台阶轴、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的轴线呈垂直;当电动三轮车转弯时,所述第二枢轴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臂绕第三枢轴相对第二枢轴旋转,第二旋转臂绕第四枢轴相对第一旋转臂旋转,第二旋转臂绕第五枢轴相对后桥桥架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两个摆动臂在偏心臂、第一枢轴、第二枢轴以及旋转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相对后桥桥架分别向上向下摆动,从而使得电动三轮车在转弯时,能够实现两个后车轮的轮轴完全平行,并抵消转弯带来的离心力,提高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摆动臂位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包括后桥桥架1、对称设置在后桥桥架1两侧的两个摆动臂2,所述两个摆动臂2上分别安装有后车轮3;所述后桥桥架1上设有台阶轴4,台阶轴4与后车轮3的轮轴5的轴线平行,各所述摆动臂2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台阶轴4上;两个摆动臂2上设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偏心臂6,两个偏心臂6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一枢轴7铰接有两个推动臂8,所述两个推动臂8的自由端均连接在第二枢轴9上,所述第二枢轴9的两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一起;当所述三轮电动车转弯时,两个推动臂8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中一个所述摆动臂2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1绕所述台阶轴4向上运动,另一个所述摆动臂2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1绕所述台阶轴4向下运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通过第三枢轴10铰接连接在第二枢轴9两端的两个第一旋转臂11、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臂11的自由端通过第四枢轴12铰接连接的第二旋转臂13,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臂13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五枢轴14铰接连接在后桥桥架1上;所述第三枢轴10、第四枢轴12、第五枢轴14的轴线呈平行,且第三枢轴10、第四枢轴12、第五枢轴14的轴线与台阶轴4、第一枢轴7、第二枢轴9的轴线呈垂直;当电动三轮车转弯时,所述第二枢轴9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臂11绕第三枢轴10相对第二枢轴9旋转,第二旋转臂13绕第四枢轴12相对第一旋转臂11旋转,第二旋转臂13绕第五枢轴14相对后桥桥架1旋转。以下对本技术的三轮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当三轮车转弯时,第二枢轴9前后移动。向左转弯时,左后轮15上升,相对的,右后轮16下降;向右转弯时,右后轮16上升,相对的,左后轮15下降。具体的,在三轮电动车向左转弯时,左后轮15上升,从而使得左侧的摆动臂2绕台阶轴4向上翻转,继而使得左侧的摆动臂2上的偏心臂6绕台阶轴4旋转,并具有前移的位移,这个前移的位移使得左侧的推动臂8的两端分别绕第一枢轴7、第二枢轴9旋转,同时,整个左侧的推动臂8具有向前移动的趋势,并且左侧的推动臂8产生向前移动的位移,从而使得第二枢轴9具有向前移动的位移,而第二枢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臂11、第二旋转臂13铰接连接在后桥桥架1上,这样,在第二枢轴9发生前移的时候,带动了右侧的推动臂8前移,继而带动右侧的摆动臂2上的偏心臂6绕台阶轴4旋转,这个旋转方向与左侧的摆动臂2上的偏心臂6的旋转方向互为正反,最终带动右侧的摆动臂2绕台阶轴4向下翻转,使得右后轮16下降,从而完成两个后车轮3的偏摆运动,在电动三轮车转弯时,抵消车辆、驾驶员的重力以及离心力,达到安全驾乘的目的。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桥桥架、对称设置在后桥桥架两侧的两个摆动臂,所述两个摆动臂上分别安装有后车轮;/n所述后桥桥架上设有台阶轴,台阶轴与后车轮的轮轴的轴线平行,各所述摆动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台阶轴上;/n两个摆动臂上设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偏心臂,两个偏心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一枢轴铰接有两个推动臂,所述两个推动臂的自由端均连接在第二枢轴上,所述第二枢轴的两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一起;当所述三轮电动车转弯时,两个推动臂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中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向上运动,另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向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电动车后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桥桥架、对称设置在后桥桥架两侧的两个摆动臂,所述两个摆动臂上分别安装有后车轮;
所述后桥桥架上设有台阶轴,台阶轴与后车轮的轮轴的轴线平行,各所述摆动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台阶轴上;
两个摆动臂上设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偏心臂,两个偏心臂的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一枢轴铰接有两个推动臂,所述两个推动臂的自由端均连接在第二枢轴上,所述第二枢轴的两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一起;当所述三轮电动车转弯时,两个推动臂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其中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向上运动,另一个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后桥桥架绕所述台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道龚杨三龙李乾林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