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2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VOCs废气经粉尘过滤单元除尘后进入喷淋降温单元,喷淋降温单元通过喷洒水雾一方面带走废气中的微粒,另一方面吸收废气携带的热量,从而降低废气温度,使废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进入吸附检测单元,便于VOCs废气的吸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红外加热管的外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通过温度感应器进行时实温度监控,当温度太高,控制器控制LED报警灯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人员进行降低温度处理以防高温损害吸附材料,影响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气体收集箱内设有VOCs检测仪,用于检测气体收集箱内的VOCs数值是否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红外加热管设置在活性碳吸附层内,并设置温度感应器,可精确控制活性炭的加热温度,从而可根据温度的变化准确喷入水蒸气并液化VOCs,保证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损耗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VOCs是一类沸点在50℃~260℃、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Pa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危害。目前VOCs的处理技术包括销毁和回收利用两大类,其中回收类技术由于工艺简单、经济性好、相对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为采用活性炭对VOCs进行充分吸附,待吸附饱和后,再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VOCs进行脱附,然后进行冷凝液化实现回收利用。现有的VOCs吸附装置大多仅能简单地进行吸附、脱附和冷凝工序,使得VOCs回收利用率不高,并且在活性炭脱附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导致活性炭高温再生后的吸附能力严重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通的粉尘过滤单元、喷淋降温单元和吸附检测单元,所述粉尘过滤单元为布袋除尘器,所述喷淋降温单元包括洗涤塔,所述洗涤塔通过进气管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吸附检测单元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与所述洗涤塔通过出气管连通。优选的,所述洗涤塔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所述洗涤塔内固定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上方设有喷水头。优选的,所述洗涤塔内顶部固定有除雾层,所述洗涤塔顶端固定有出气管,所述洗涤塔一侧底部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水管,所述水管固定连接喷水头。优选的,所述吸附塔内设置有气体分流器,所述气体分流器位于吸附塔的一侧,所述气体分流器与出气管连通,并且气体分流器上均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处安装有金属筛网。优选的,所述吸附塔内前后均匀排列有多层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内安装有红外加热管,其中一个红外加热管的外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优选的,所述吸附塔的外部还设有蒸汽管,蒸汽管上设有多个气流支管,气流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且气流支管的管口伸入吸附塔内并与活性炭吸附层间隔排列。优选的,所述气流支管的管口均连接有两管脚的分流管,且两管脚呈“人”字形,分别指向相邻两侧的活性炭吸附层表面,吸附塔的底部还设置有气体排放口。优选的,所述吸附塔的另一侧通过排气管道连通有气体收集箱,所述吸附塔与气体收集箱之间的排气管道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气体收集箱内设有VOCs检测仪,所述VOCs检测仪与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VOCs废气经粉尘过滤单元除尘后进入喷淋降温单元,喷淋降温单元通过喷洒水雾一方面带走废气中的微粒,另一方面吸收废气携带的热量,从而降低废气温度,使废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进入吸附检测单元,便于VOCs废气的吸附;本技术在红外加热管的外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通过温度感应器进行时实温度监控,当温度太高,控制器控制LED报警灯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人员进行降低温度处理以防高温损害吸附材料,影响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本技术在气体收集箱内设有VOCs检测仪,用于检测气体收集箱内的VOCs数值是否达到排放标准;本技术通过将红外加热管设置在活性碳吸附层内,并设置温度感应器,可精确控制活性炭的加热温度,从而可根据温度的变化准确喷入水蒸气并液化VOCs,保证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损耗较低。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粉尘过滤单元;2、喷淋降温单元;201、洗涤塔;202、进气管;203、填料层;204、除雾层;205、喷水头;206、水管;207、水泵;208、储水箱;209、出气管;3、吸附检测单元;301、吸附塔;302、蒸汽管;303、气体收集箱;304、活性炭吸附层;305、红外加热管;306、气体排放口;307、气体分流器;308、温度感应器;309、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通的粉尘过滤单元1、喷淋降温单元2和吸附检测单元3,VOCs废气经粉尘过滤单元1除尘后进入喷淋降温单元2,喷淋降温单元2通过喷洒水雾一方面带走废气中的微粒,另一方面吸收废气携带的热量,从而降低废气温度,使废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进入吸附检测单元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粉尘过滤单元1为布袋除尘器,能够高效滤除VOCs废气中粒径较大的固体物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喷淋降温单元2包括洗涤塔201,所述洗涤塔201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202,所述洗涤塔201通过进气管202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洗涤塔201内固定有填料层203,所述填料层203的上方设有喷水头205,所述洗涤塔201内顶部固定有除雾层204,所述洗涤塔201顶端固定有出气管209,所述洗涤塔201一侧底部设有储水箱208,所述储水箱208顶部固定有水泵207,所述水泵207固定连接水管206,所述水管206固定连接喷水头205。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吸附检测单元3包括吸附塔301,所述吸附塔301内设置有气体分流器307,所述气体分流器307位于吸附塔301的一侧,所述气体分流器307与出气管209连通,并且气体分流器307上均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处安装有金属筛网,气体分流器307可用于分散VOCs废气,防止VOCs废气集中排出从而影响吸附效果,金属筛网可防止出气管中较大颗粒物进入吸附塔内。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吸附塔301内前后均匀排列有多层活性炭吸附层304,活性炭吸附层304内安装有红外加热管305,其中一个红外加热管305的外端连接有温度感应器308,通过温度感应器308可准确测控出活性炭吸附层304内活性炭的加热温度。所述吸附塔301的外部还设有蒸汽管302,蒸汽管302上设有多个气流支管,气流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且气流支管的管口伸入吸附塔301内并与活性炭吸附层304间隔排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LED报警灯连接,所述LED报警灯固定在吸附塔30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气流支管的管口均连接有两管脚的分流管,且两管脚呈“人”字形,分别指向相邻两侧的活性炭吸附层304表面,吸附塔301的底部还设置有气体排放口306,气体排放口306用于蒸汽和液化VOCs的排放,所述吸附塔301与所述洗涤塔201通过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通的粉尘过滤单元(1)、喷淋降温单元(2)和吸附检测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单元(1)为布袋除尘器,所述喷淋降温单元(2)包括洗涤塔(201),所述洗涤塔(201)通过进气管(202)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吸附检测单元(3)包括吸附塔(301),所述吸附塔(301)与所述洗涤塔(201)通过出气管(209)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通的粉尘过滤单元(1)、喷淋降温单元(2)和吸附检测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单元(1)为布袋除尘器,所述喷淋降温单元(2)包括洗涤塔(201),所述洗涤塔(201)通过进气管(202)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所述吸附检测单元(3)包括吸附塔(301),所述吸附塔(301)与所述洗涤塔(201)通过出气管(20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201)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202),所述洗涤塔(201)内固定有填料层(203),所述填料层(203)的上方设有喷水头(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201)内顶部固定有除雾层(204),所述洗涤塔(201)顶端固定有出气管(209),所述洗涤塔(201)一侧底部设有储水箱(208),所述储水箱(208)顶部固定有水泵(207),所述水泵(207)固定连接水管(206),所述水管(206)固定连接喷水头(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治理VOCs的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301)内设置有气体分流器(307),所述气体分流器(307)位于吸附塔(301)的一侧,所述气体分流器(30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波戴启波张志雨张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炭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