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唾液酸酶、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5016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重组人唾液酸酶和重组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唾液酸酶与野生型人唾液酸酶相比任选地含有一个或多个突变,例如至少一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或添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唾液酸酶和抗体或其部分的抗体偶联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唾液酸酶融合蛋白或抗体偶联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重组人唾液酸酶、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及其使用方法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2/613,363和2018年11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2/755,279的利益和优先权,每个所述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重组人唾液酸酶和重组唾液酸酶融合蛋白以及它们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聚糖、特别是唾液酸聚糖在肿瘤发展的各个不同病理生理步骤中的作用。聚糖调节肿瘤的增殖、侵袭、血源性转移和血管生成(Fuster等,(2005)Nat.Rev.Cancer5(7):526-42)。在癌症中细胞表面糖缀合物的唾液酸化经常被改变,导致唾液酸化肿瘤相关糖抗原的表达。肿瘤细胞中唾液酸化聚糖的表达通常伴有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潜力的增加。最近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是,Siglec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这种结合唾液酸的凝集素家族,通过结合到上调的唾液酸化的癌细胞并介导来自于活化的NK细胞受体的信号的抑制,从而抑制NK细胞介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突变人唾液酸酶,所述唾液酸酶包含N-端和C-端,并包含:/n(a)至少一个野生型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n(b)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等电点(pI)和/或降低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疏水性;/n(c)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与N-端氨基酸共价结合的长度为至少两个氨基酸残基的肽;/n(d)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N-与C-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或氢键结合;和/或/n(e)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N-端甲硫氨酸的替换或缺失。/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3 US 62/613,363;20181102 US 62/755,2791.一种重组突变人唾液酸酶,所述唾液酸酶包含N-端和C-端,并包含:
(a)至少一个野生型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
(b)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等电点(pI)和/或降低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疏水性;
(c)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与N-端氨基酸共价结合的长度为至少两个氨基酸残基的肽;
(d)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N-与C-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或氢键结合;和/或
(e)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N-端甲硫氨酸的替换或缺失。


2.一种重组突变人唾液酸酶,所述唾液酸酶包含N-端和C-端,并包含:
(a)至少一个野生型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
(b)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等电点(pI)和/或降低了所述唾液酸酶的疏水性;
(c)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与N-端氨基酸共价结合的长度为至少两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和/或
(d)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了所述唾液酸酶的N-与C-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或氢键结合。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选自Neu1、Neu2、Neu3和Neu4。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Neu2。


5.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半胱氨酸残基是游离半胱氨酸残基。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半胱氨酸残基被丝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或丙氨酸替换。


8.权利要求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SEQIDNO:1)的第332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332位的位置处的半胱氨酸残基被丙氨酸替换(C332A)。


10.权利要求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SEQIDNO:1)的第352位的位置处包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替换。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352位的位置处的半胱氨酸残基被亮氨酸替换(C352L)。


12.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所述C332A和C352L替换。


13.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所述唾液酸酶的等电点(pI)和/或降低所述唾液酸酶的疏水性。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所述唾液酸酶的等电点(pI)。


15.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降低所述唾液酸酶的疏水性。


16.权利要求13-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野生型氨基酸残基是溶剂可及性的氨基酸残基。


17.权利要求13-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野生型氨基酸被赖氨酸、精氨酸或组氨酸替换。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野生型氨基酸被赖氨酸替换。


19.权利要求13-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SEQIDNO:1)的第2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的替换。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2位的位置处的丙氨酸残基被赖氨酸替换(A2K)。


21.权利要求1-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融合到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的长度为至少两个氨基酸残基的肽。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被融合到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氨基酸残基。


23.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的长度在2个氨基酸残基至2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


24.权利要求21-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的长度为至少5个氨基酸残基。


25.权利要求21-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包含源自于野生型小鼠胸腺Neu2(SEQIDNO:2)的氨基酸序列。


26.权利要求21-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包含EDLRP(SEQIDNO:3)。


27.权利要求21-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肽包含MEDLRP(SEQIDNO:4)。


28.权利要求1-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至少一个野生型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其中所述替换相对于没有所述替换的唾液酸酶增加所述唾液酸酶的N-与C-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或氢键结合。


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SEQIDNO:1)的第6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的替换。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6位的位置处的缬氨酸残基被酪氨酸替换(V6Y)。


31.权利要求1-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在所述唾液酸酶的N-端处包含N-端甲硫氨酸的替换或缺失。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SEQIDNO:1)的第1位的位置处甲硫氨酸残基的替换。


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1位的位置处的甲硫氨酸残基被丙氨酸替换(M1A)。


34.权利要求32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在对应于野生型人类Neu2的第1位的位置处的甲硫氨酸残基被天冬氨酸替换(M1D)。


35.权利要求1-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具有与所述相应的野生型唾液酸酶不同的底物特异性。


36.权利要求35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可以切开α2,3、α2,6和/或α2,8连键。


37.权利要求36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可以切开α2,3和α2,8连键。


38.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SEQIDNO:5、SEQIDNO:6、SEQIDNO:36、SEQIDNO:37、SEQIDNO:38、SEQIDNO:39、SEQIDNO:70、SEQIDNO:71、SEQIDNO:72或SEQIDNO:73。


39.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SEQIDNO:5、SEQIDNO:6、SEQIDNO:36、SEQIDNO:37、SEQIDNO:38或SEQIDNO:39。


40.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SEQIDNO:36、SEQIDNO:37、SEQIDNO:38、SEQIDNO:39、SEQIDNO:70、SEQIDNO:71、SEQIDNO:72或SEQIDNO:73。


41.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SEQIDNO:36、SEQIDNO:37、SEQIDNO:38或SEQIDNO:39。


42.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唾液酸酶,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SEQIDNO:5或SEQIDNO:6。


43.一种突变的唾液酸酶,其包含在表2、3、4、5、6或7中的任一者中阐述的唾液酸酶。


44.一种融合蛋白,其包含:
(a)唾液酸酶;和
(b)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和/或免疫球蛋白抗原结合结构域;
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和所述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和/或免疫球蛋白抗原结合结构域通过肽键或氨基酸连接物相连。


45.权利要求4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人唾液酸酶。


46.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权利要求1-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突变人唾液酸酶。


47.权利要求44-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


48.权利要求47所述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源自于人IgG1、IgG2、IgG3、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力曹立志徐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帕利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