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唾液酸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89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重组唾液酸酶、延长所述重组唾液酸酶的血清半衰期的方法和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唾液酸相关障碍中的用途。其在治疗唾液酸相关障碍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重组唾液酸酶及其使用方法
[0001]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9年7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2/870,336和2020年1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2/957,027的利益和优先权,每个所述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整体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重组唾液酸酶、延长重组唾液酸酶的血清半衰期的方法和组合物及其在唾液酸相关障碍治疗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4]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聚糖、特别是唾液酸聚糖在肿瘤进展的各个不同病理生理步骤中的作用。聚糖调节肿瘤的增殖、侵袭、血源性转移和血管生成(Fuster等,(2005)NAT.REV.CANCER 5(7):526

42)。在癌症中细胞表面糖缀合物的唾液酸化经常被改变,导致唾液酸化肿瘤相关糖抗原的表达。肿瘤细胞中唾液酸化聚糖的表达通常伴有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潜力的提高。
[0005]最近变得越来越明显的是,Siglecs(结合唾液酸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这种结合唾液酸的凝集素家族,通过与超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与在给药到受试者时增加唾液酸酶的血清半衰期的血清半衰期增强剂偶联的唾液酸酶。2.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不与结合与癌细胞相关的癌抗原的癌抗原靶向剂偶联。3.权利要求1

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全长唾液酸酶的功能性片段,其表现出所述全长唾液酸酶的至少50%的活性。4.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表现出野生型唾液酸酶的至少50%的活性的变体。5.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和血清半衰期增强剂在融合蛋白中共价连接在一起。6.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和血清半衰期增强剂被化学偶联在一起。7.权利要求1

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选自Fc结构域、转铁蛋白、白蛋白、XTEN、氨基酸均聚物(HAP)、脯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聚合物(PAS)、弹性蛋白样肽(ELP)、白蛋白结合结构域、CTP融合体、GLK融合体和聚乙二醇。8.权利要求1

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是Fc结构域。9.权利要求1

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不是Fc结构域或聚乙二醇。10.权利要求1

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相对于模板野生型唾液酸酶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变。11.权利要求1

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a)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位的位置处甲硫氨酸残基(M1)的替换或缺失;(b)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V6)的替换;(c)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87位的位置处异亮氨酸残基(I187)的替换;或(d)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32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C332)的替换;或任何上述替换的组合。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在所述唾液酸酶中:(a)所述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位的位置处的甲硫氨酸残基被缺失(ΔM1)、被丙氨酸替换(M1A)或被天冬氨酸替换(M1D);(b)所述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位的位置处的缬氨酸残基被酪氨酸替换(V6Y);(c)所述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87位的位置处的异亮氨酸残基被赖氨酸替换(I187K);或(d)所述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32位的位置处的半胱氨酸残基被丙氨酸替换(C332A);或者所述唾液酸酶包含任何上述替换的组合。13.权利要求1

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a)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位的位置处甲硫氨酸残基(M1)的替换或缺失;(b)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V6)的替换;(c)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2位的位置处脯氨酸残基(P62)的替换;
(d)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93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93)的替换;(e)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87位的位置处异亮氨酸残基(I187)的替换;(f)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26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126)的替换;(g)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2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242)的替换;(h)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70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270)的替换;(i)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01位的位置处丝氨酸残基(S301)的替换;(j)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02位的位置处色氨酸残基(W302)的替换;(k)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32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C332)的替换;(l)或任何上述替换的组合。14.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选自下述的替换组合:(a)M1D、V6Y、P62G、A93E、I187K、C332A;(b)M1D、V6Y、P62G、A93E、I187K、S301A、W302R、C332A;(c)M1D、V6Y、P62G、A93E、Q126Y、I187K、A242F、Q270T、C332A;(d)M1D、V6Y、P62G、A93E、Q126Y、I187K、C332A;和(e)A93E、Q126Y、I187K、A242F、Q270T、C332A。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与血清半衰期增强剂偶联的唾液酸酶包含选自SEQ ID NO:115、152、180、184和18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选自SEQ ID NO:115、152、180、184和188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90%、95%、96%、97%、98%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16.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包含:(a)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5位的位置处脯氨酸残基(P5)的替换;(b)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9位的位置处赖氨酸残基(K9)的替换;(c)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44位的位置处赖氨酸残基(K44)的替换;(d)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45位的位置处赖氨酸残基(K45)的替换;(e)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54位的位置处亮氨酸残基(L54)的替换;(f)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2位的位置处脯氨酸残基(P62)的替换;(g)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69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69)的替换;(h)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78位的位置处精氨酸残基(R78)的替换;(i)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80位的位置处天冬氨酸残基(D80)的替换;(j)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93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93)的替换;(k)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07位的位置处甘氨酸残基(G107)的替换;(l)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08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108)的替换;(m)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12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112)的替换;(n)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25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C125)的替换;(o)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26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126)的替换;(p)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50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150)的替换;(q)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64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C164)的替换;(r)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70位的位置处精氨酸残基(R170)的替换;
(s)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71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171)的替换;(t)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88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188)的替换;(u)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189位的位置处精氨酸残基(R189)的替换;(v)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13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213)的替换;(w)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17位的位置处亮氨酸残基(L217)的替换;(x)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25位的位置处谷氨酸残基(E225)的替换;(y)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39位的位置处组氨酸残基(H239)的替换;(z)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0位的位置处亮氨酸残基(L240)的替换;(aa)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1位的位置处精氨酸残基(R241)的替换;(bb)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2位的位置处丙氨酸残基(A242)的替换;(cc)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4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V244)的替换;(dd)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49位的位置处苏氨酸残基(T249)的替换;(ee)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51位的位置处天冬氨酸残基(D251)的替换;(ff)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57位的位置处谷氨酸残基(E257)的替换;(gg)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58位的位置处丝氨酸残基(S258)的替换;(hh)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60位的位置处亮氨酸残基(L260)的替换;(ii)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65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V265)的替换;(jj)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70位的位置处谷氨酰胺残基(Q270)的替换;(kk)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292位的位置处色氨酸残基(W292)的替换;(ll)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01位的位置处丝氨酸残基(S301)的替换;(mm)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02位的位置处色氨酸残基(W302)的替换;(nn)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32位的位置处半胱氨酸残基(C332)的替换;(oo)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63位的位置处缬氨酸残基(V363)的替换;或(pp)在对应于野生型人Neu2的第365位的位置处亮氨酸残基(L365)的替换;或任何上述替换的组合。17.权利要求1

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选自细菌唾液酸酶、病毒唾液酸酶和哺乳动物唾液酸酶。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哺乳动物唾液酸酶是人唾液酸酶。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人唾液酸酶选自neu1、neu2、neu3和neu4。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人唾液酸酶是neu2。21.权利要求1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约0.01mg/kg至约100mg/kg的所述唾液酸酶。22.权利要求1

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第二治疗剂。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治疗剂选自抗炎药剂、抗血管生成药剂、抗纤维化药剂或抗增殖化合物(例如细胞毒性药剂或检查点抑制剂)。24.权利要求1

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起稳定作用量的唾液酸酶稳定剂。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唾液酸酶稳定剂是阳离子。
26.权利要求2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阳离子选自钙和镁。27.权利要求1

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被安置在无菌容器(例如瓶或小管)中。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被冷冻干燥在所述无菌容器中。29.权利要求2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作为溶液存在于所述无菌容器中。30.权利要求27

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无菌容器用隔膜密封。31.权利要求27

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无菌容器具有安置在其上的识别包含在所述容器中的药物组合物的标签。32.一种在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唾液酸相关障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给药包含有效量的唾液酸酶和给药到受试者时增加所述唾液酸酶的血清半衰期的血清半衰期增强剂的药物组合物,从而治疗所述障碍。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相关障碍是癌症。34.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酶不与结合与癌细胞相关的癌抗原的癌抗原靶向剂偶联。35.权利要求32

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全长唾液酸酶的功能性片段,其表现出所述全长唾液酸酶的至少50%的活性。36.权利要求32

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酶是表现出野生型唾液酸酶的至少50%的活性的变体。37.权利要求32

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和血清半衰期增强剂在融合蛋白中共价连接在一起。38.权利要求32

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唾液酸酶和血清半衰期增强剂被化学偶联在一起。39.权利要求32

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选自Fc结构域、转铁蛋白、白蛋白、XTEN、氨基酸均聚物(HAP)、脯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聚合物(PAS)、弹性蛋白样肽(ELP)和聚乙二醇。40.权利要求32

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是Fc结构域。41.权利要求32

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血清半衰期增强剂不是Fc结构域或聚乙二醇。42.权利要求32

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力曹立志桑迪普
申请(专利权)人:帕利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