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5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包括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通过轴承连接有车轮连接杆,所述车轮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筒式减震装置,所述筒式减震装置包括焊接安装在车轮连接杆上方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套接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耐磨连接套,所述耐磨连接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汽车底盘,所述压杆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油板,所述隔油板与下壳体相临的一侧为外油室,所述隔油板与压杆相临的一侧为内油室,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迅速减震和成本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式减震
,具体为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Absorber)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而现有的筒式减震器成本太高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筒式减震器在遇到剧烈震动时难以快速减震。因此,设计可以迅速减震和成本小的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包括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通过轴承连接有车轮连接杆,所述车轮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筒式减震装置,筒式减震装置的作用在于缓冲减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筒式减震装置包括焊接安装在车轮连接杆上方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套接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耐磨连接套,所述耐磨连接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汽车底盘,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汽车震动带动压杆在下壳体内滑动,耐磨连接套保证长时间高强度使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杆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上端,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油板,所述隔油板与下壳体相临的一侧为外油室,所述隔油板与压杆相临的一侧为内油室,隔油板的作用在于讲内油室和外油室的油液隔开。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油板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第二环形挡板之间的间隙为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环形挡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与连接套筒之间的间隙为第二出油口,所述连接套筒套接安装在压杆的末端,所述连接套筒的末端焊接安装有圆形安装板,所述圆形安装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压杆的末端开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紧固螺丝,所述第一紧固螺丝的下方焊接安装有活塞,所述连接套筒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侧套接安装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橡胶垫,所述第一圆形橡胶垫的大小比第二出油口大,所述连接套筒的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下方焊接安装有多节伸缩杆,所述多节伸缩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橡胶垫,所述第二圆形橡胶垫的大小比第一出油口大,活塞通过第一紧固螺丝安装在压杆的末端,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汽车震动带动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当压杆下压时,L型连接杆在在第一旋转杆上转动,带动第一圆形橡胶垫堵住第二出油口,多节伸缩杆收缩,带动第二圆形橡胶垫圈离开第一出油口,使得第一出油口畅通,让液压油流进活塞上方,当压杆上升时,多节伸缩杆伸出,使得第二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一出油口,L型连接杆带动第一圆形橡胶垫离开第二出油口使得液压油流入,出油口的节流作用对压杆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下端焊接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央开设有第三螺丝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紧固螺丝,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开设有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圆形橡胶垫圈,所述隔油板的末端焊接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隙为第四出油口,所述第三圆形橡胶垫圈的大小比第四出油口大,所述隔油板下方与下壳体之间的间隙为通油隧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侧套接安装有第一挡油板,所述第一挡油板的大小比第三出油口大,第二紧固螺丝通过第三螺丝孔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方,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汽车震动带动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当压杆压缩时,第一档油板绕第二旋转杆旋转,使得第三出油口畅通,液压油由第三出油口流出,同时滑动块在滑槽内向下滑动带动第三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四出油口,当压杆上升时,第一挡油板堵住第三出油口,同时滑动块在滑槽内滑动带动第三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四出油口,使得液压油流入,内油室与外油室的油通过通油隧道相互置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筒式减震装置包括焊接安装在车轮连接杆上方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耐磨连接套,所述耐磨连接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汽车底盘,所述压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塞与上壳体之间的间隙为第五出油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油室,所述上壳体的内侧下方焊接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第一通油阀和第二通油阀。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油阀和第二通油阀都含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垫片,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十字固定架,所述十字固定架的中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弹簧,当压杆压缩时,液压油推动第一通油阀的第二挡油板进入储油室,第二挡油板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的移动,同时带动弹簧拉伸,当压杆上升时,弹簧伸缩时,储油室内的油推动第二通油阀,工作过程与第一通油阀方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圆形橡胶垫圈、第二圆形橡胶垫圈,活塞通过第一紧固螺丝安装在压杆的末端,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汽车震动带动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当压杆下压时,L型连接杆在在第一旋转杆上转动,带动第一圆形橡胶垫堵住第二出油口,多节伸缩杆收缩,带动第二圆形橡胶垫圈离开第一出油口,使得第一出油口畅通,让液压油流进活塞上方,当压杆上升时,多节伸缩杆伸出,使得第二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一出油口,L型连接杆带动第一圆形橡胶垫离开第二出油口使得液压油流入,出油口的节流作用对压杆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达到迅速减震的要求;(2)通过设置有第一挡油板、第三出油口、第四出油口、第三圆形橡胶垫圈,第二紧固螺丝通过第三螺丝孔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方,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汽车震动带动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当压杆压缩时,第一挡油板绕第二旋转杆旋转,使得第三出油口畅通,液压油由第三出油口流出,同时滑动块在滑槽内向下滑动带动第三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四出油口,当压杆上升时,第一挡油板堵住第三出油口,同时滑动块在滑槽内滑动带动第三圆形橡胶垫圈堵住第四出油口,使得液压油流入,内油室与外油室的油通过通油隧道相互置换;(3)通过设置有第一通油阀、第二通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包括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通过轴承连接有车轮连接杆(2),所述车轮连接杆(2)的上方设置有筒式减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包括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通过轴承连接有车轮连接杆(2),所述车轮连接杆(2)的上方设置有筒式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减震装置包括焊接安装在车轮连接杆(2)上方的下壳体(6),所述下壳体(6)的外侧套接安装有上壳体(7),所述上壳体(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耐磨连接套(8),所述耐磨连接套(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杆(9),所述压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汽车底盘(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9)贯穿上壳体(7)和下壳体(6)的上端,所述下壳体(6)内部设置有隔油板(3),所述隔油板(3)与下壳体(6)相临的一侧为外油室(5),所述隔油板(3)与压杆(9)相临的一侧为内油室(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板(3)的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环形挡板(20),所述第一环形挡板(2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挡板(21),所述第一环形挡板(20)与第二环形挡板(21)之间的间隙为第一出油口(22),所述第二环形挡板(2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套筒(16),所述第二环形挡板(21)与连接套筒(16)之间的间隙为第二出油口(23),所述连接套筒(16)套接安装在压杆(9)的末端,所述连接套筒的末端焊接安装有圆形安装板(12),所述圆形安装板(12)的中央开设有第一螺丝孔(13),所述压杆(9)的末端开设有第二螺丝孔(11),所述第一螺丝孔(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紧固螺丝(14),所述第一紧固螺丝(14)的下方焊接安装有活塞(15),所述连接套筒(16)的下方对应设置有第一旋转杆(26),所述第一旋转杆(26)的外侧套接安装有L型连接杆(24),所述L型连接杆(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橡胶垫圈(25),所述第一圆形橡胶垫圈(25)的大小比第二出油口(23)大,所述连接套筒(16)的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末端下方焊接安装有多节伸缩杆(18),所述多节伸缩杆(1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橡胶垫圈(19),所述第二圆形橡胶垫圈(19)的大小比第一出油口(22)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伤害小的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6)的内部下端焊接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8),所述第一固定块(2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新王玮玲高豪杰石小龙翟豪瑞邵俊郑竹安赵峻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