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装置
本申请属于被动安全防护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舰船高速行进时,螺旋桨振动、海浪上下起伏、武器弹药发射和爆炸等因素使得舰船用各种设备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冲击,而且与发动机等设备引起的持续高频振动相比,该类震动往往频率较低,但震动幅值很大,往往引起各类装置大幅度晃动,极易导致异常碰撞损坏。而在现代非接触式战争中,舰载精密电子光学设备(如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的可靠运营对舰船的生存至关重要,是战舰核心构成之一。精密电子光学设备应保证其元器件有足够的耐振耐冲击强度,在振动冲击条件下不被破坏。随着舰船吨位及性能提升,为满足多功能需求,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的体积和质量也在增大,结构更加复杂。目前,常用的隔震减振措施主要有在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等的底部设置减震浮筏、弹簧减震器或者将精密电子光学设备等放置在悬浮舱室内等。其中,弹簧隔震器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其优点是性能稳定、价格便宜、耐腐蚀、寿命长,可预压、可悬吊,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弹性支承,而缺点是阻尼性能差,自身刚性大,恢复平稳时间长,并且弹簧的抗压能 ...
【技术保护点】
1.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沿竖直方向设置;/n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顶部;/n支撑组件,围绕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设置;以及/n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联动以使所述承载平台处于静平衡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沿竖直方向设置;
承载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顶部;
支撑组件,围绕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设置;以及
多个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联动以使所述承载平台处于静平衡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包括:
第一缸筒;
第一端盖,封盖于所述第一缸筒的筒口上,并与所述第一缸筒围合形成有第一密封腔;
弹性胶泥,填充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缸筒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第二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一缸筒的外侧,所述第二缸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分布的两个避让孔;
第三缸筒,套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
限位板,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上,并沿径向穿设于两个所述避让孔中,所述限位板的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外侧的两端可与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口卡接;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容设于所述第二缸筒的筒腔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第二缸筒的外侧并与所述承载平台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弹性胶泥缓冲器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三缸筒的筒壁上设有第二铰链,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支撑组件二者之一铰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周保君,黄科,罗昌杰,于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