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5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定向壁和缸筒,所述定向壁和缸筒一端分别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定向壁中间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孔,所述缸筒上端设置有多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顶部连接有吸液口,所述缸筒下端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减震孔和出液孔内都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出液孔底部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伸出定向壁外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下端连接有输液孔,所述伸缩管外套有伸缩管导向装置,所述液压减震结构的外部设置有发动机液压减震系统和悬架液压减震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利用震动进行液体传输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减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减震器
,具体为一种液压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汽车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汽车动力性、平顺性、舒适性等。减震器是安装在车体和负重轮之间的阻尼器件,衰减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减震器也是改善汽车平顺性的最好途径,故减震器的性能至关重要。现在的液压减震器仅仅用液体的流动来削弱震动,却不将液体的流动加以利用,若将液体的流动应用到汽车的液体循环系统忠,可以大大减少汽车的成本。因此,设计利用震动进行液体传输的一种液压减震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包括定向壁,所述定向壁一端连接有外筒安装块,所述外筒安装块中间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单向阀所述内筒包括缸筒,所述缸筒一端连接有内筒安装块,所述缸筒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口,所述定向壁内壁和缸筒外壁为配合结构,所述密封口和活塞杆为配合结构,所述缸筒内壁和活塞块为配合结构,所述外筒安装块和内筒安装块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外筒安装块和内筒安装块用于将该液压减震结构安装到液压减震系统中,至当未受到振动时,支撑弹簧起到支撑外部结构的作用,受到振动时,外筒和内筒收缩,活塞杆推动活塞块向上运动,挤压缸筒内的液体,此时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均为闭合,减震单向阀为开启,缸筒上层液体穿过减震孔流到缸筒下方,在此过程中,液体和减震孔的摩擦起到了减震的作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缸筒上端设置有多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内分别安装有进液单向阀,所述进液孔顶部互相连通,所述内筒安装块一侧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向内延伸至进液孔顶部,液压减震结构压缩结束后,支撑弹簧推动外筒和内筒展开,此时减震单向阀为闭合,进液单向阀为开启,在活塞块向下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吸液口从外部往缸筒上层吸入液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缸筒下端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内分别安装有出液单向阀,所述出液孔底部互相连通,所述出液孔底部连接有输液管,所述定向壁一侧设置有输液管槽,所述输液管通过输液管槽伸出定向壁后向下弯曲,在活塞块向下运动时,减震单向阀为闭合,出液单向阀为开启,活塞块可以将缸筒下层的液体推出至输液管,使该液压减震结构在减震的同时可以进行液体的输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筒安装块一侧设置有输液孔,所述输液孔和输液管之间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上端与输液管相连,所述软管下端与输液孔相连,所述软管外侧连接有若干弹性圈,若直接从输液管进行液体的输送,水管需穿过支撑弹簧与输液管相连,液压减震结构压缩时,支撑弹簧会挤压损坏水管,因此,通过软管将液体输送至输液孔进行排出,可以避免水管被支撑弹簧夹坏。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管外套有伸缩管导向装置,所述伸缩管导向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输液管槽上方,所述连接块和外筒安装块之间安装有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安装有多个伸缩板,通过导向柱和伸缩板可以保证软管在液压减震结构收缩时也进行收缩,防止软管在液压减震结构收缩时弯曲,被支撑弹簧夹住。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板包括厚板,所述厚板中间连接有薄板,所述厚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柱槽,所述导向柱槽和导向柱为配合结构,所述薄板中间设置有软管孔,所述软管孔内侧设置有弹性圈槽,所述弹性圈槽和弹性圈为配合结构,通过导向柱槽和导向柱的配合,使伸缩板只能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弹性圈卡在弹性圈槽内,使伸缩板和伸缩管相连,伸缩管会和伸缩板一起运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厚板内侧设置有多个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分别安装有滚轮,所述上下两个厚板的滚轮之间交错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同一侧的两个连接杆旋转轴相连,液压减震结构伸长时,第一个伸缩板被拉动时,第一和第二个伸缩板间的滚轮会向滚动厚板中间滚动,使连接杆变为X形,上下两个伸缩板分开,同时带动内侧的伸缩管伸长,当滚轮滚到滚轮槽末端时,第二个伸缩板会被拉起,接下来的伸缩板重复上述过程达到拉伸伸缩管的效果,反之液压减震结构压缩时,连接杆会由X形便会原状,使伸缩管和伸缩板一起收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减震结构的外部设置有发动机液压减震系统,所述发动机液压减震系统包括支撑板,所述内筒安装块与支撑板底部相连,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外缠绕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一端通过水管与输液孔相连,所述吸热管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水管连接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下端通过水管与吸液口相连,发动机振动时,液压减震结构会使用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减震,同时将冷却液输送至吸热管吸收发动机的热量,之后顺着水管流向散热片将热量散发,最后回到冷却液箱,形成循环,达到在减震发动机的同时,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效果,并且发动机工作越剧烈,振动也越大,冷却液的输送速度也能随之增大,使冷却速度自动适应发动机工作状况。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减震结构的外部设置有悬架液压减震系统,所述悬架液压减震系统包括悬架,所述外筒安装块分别与悬架系统相连,所述悬架液压减震系统还包括变速箱,所述输液孔分别通过水管与变速箱上端相连,所述变速箱底端通过水管连接有润滑液箱,所述润滑液箱底端通过水管与吸液口相连,汽车在行驶时,悬架的震动被液压减震结构吸收,液压减震结构吸收润滑液箱中的润滑液进行减震,同时将润滑液输送至变速箱上方,润滑液从上方落到变速器上,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液则落到变速箱下端,然后流入润滑液箱内,达到在减震悬架的同时,对变速器进行润滑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1)通过设置有吸液口和输液孔,使该液压减震结构在减震的同时可以进行液体的输送;(2)通过设置有伸缩管导向装置,在液压减震结构收缩时对软管进行导向,防止软管在液压减震结构收缩时弯曲,被支撑弹簧夹住。(3)通过设置有发动机液压减震系统,在减震发动机的同时,为吸热管输送冷却液,为发动机降温;(4)通过设置有悬架液压减震系统,在减震悬架的同时,在变速箱上端输送润滑液,为变速器润滑。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液压减震系统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悬架液压减震系统示意图;图中:1、外筒;11、定向壁;12、外筒安装块;13、活塞杆;14、活塞块;15、减震孔;16、减震单向阀;17、输液管槽;18、输液孔;2、外筒;21、缸筒;22、内筒安装块;23、密封口;24、进液口;25、进液单向阀;26、吸液口;27、出液孔;28、出液单向阀;29、输液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1)和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包括定向壁(11),所述定向壁(11)一端连接有外筒安装块(12),所述外筒安装块(12)中间安装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顶端连接有活塞块(14),所述活塞块(14)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孔(15),所述减震孔(15)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单向阀(16)所述内筒(2)包括缸筒(21),所述缸筒(21)一端连接有内筒安装块(22),所述缸筒(21)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口(23),所述定向壁(11)内壁和缸筒(21)外壁为配合结构,所述密封口(23)和活塞杆(13)为配合结构,所述缸筒(21)内壁和活塞块(14)为配合结构,所述外筒安装块(12)和内筒安装块(22)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1)和内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包括定向壁(11),所述定向壁(11)一端连接有外筒安装块(12),所述外筒安装块(12)中间安装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顶端连接有活塞块(14),所述活塞块(14)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孔(15),所述减震孔(15)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单向阀(16)所述内筒(2)包括缸筒(21),所述缸筒(21)一端连接有内筒安装块(22),所述缸筒(21)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口(23),所述定向壁(11)内壁和缸筒(21)外壁为配合结构,所述密封口(23)和活塞杆(13)为配合结构,所述缸筒(21)内壁和活塞块(14)为配合结构,所述外筒安装块(12)和内筒安装块(22)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21)上端设置有多个进液孔(24),所述进液孔(24)内分别安装有进液单向阀(25),所述进液孔(24)顶部互相连通,所述内筒安装块(22)一侧设置有吸液口(26),所述吸液口(26)向内延伸至进液孔(24)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21)下端设置有多个出液孔(27),所述出液孔(27)内分别安装有出液单向阀(28),所述出液孔(27)底部互相连通,所述出液孔(27)底部连接有输液管(29),所述定向壁(11)一侧设置有输液管槽(17),所述输液管(29)通过输液管槽(17)伸出定向壁(11)后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安装块(12)一侧设置有输液孔(18),所述输液孔(18)和输液管(29)之间安装有伸缩管(4),所述伸缩管(4)包括软管(41),所述软管(41)上端与输液管(29)相连,所述软管(41)下端与输液孔(18)相连,所述软管(41)外侧连接有若干弹性圈(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4)外套有伸缩管导向装置(5),所述伸缩管导向装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新郑竹安高豪杰翟豪瑞石小龙邵俊施港伟赵峻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