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和发动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22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和发动机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模型补偿模式,该模型补偿模式通过控制器:确认从发动机系统获取的发动机信息;分别通过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模型排气拉姆达值的组合的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和通过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排气侧测量拉姆达值的组合的间接进气氧质量比来计算进气氧浓度;并且通过使用模型进气氧质量比作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应用相对于间接进气氧质量比的补偿误差,将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和发动机系统
本公开涉及废气再循环(EGR)流速控制,更具体地,涉及在不将氧传感器(或氧气传感器)应用于进气系统的情况下,使用排气侧氧气传感器测量值执行基于氧浓度的EGR流速补偿控制的发动机系统,由此改善NOx减少效果(reductioneffect)。
技术介绍
通常,基于废气再循环(EGR)的氧浓度控制等是用于减少应用于车辆的污染管制材料以便减少NOx/CO/HC的技术的实例。具体地,基于EGR的氧浓度控制是使用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方法,安装了涡轮增压器、EGR阀和EGR冷却器的EGR管线连接到进气歧管,从而与通过将发动机的废气中的一些废气与进入空气混合的相同燃烧相比,通过EGR气体以低的氧含量降低燃烧最高温度,同时降低升温速率。因此,通过基于EGR的氧浓度控制的NOx还原效果可以允许汽油车辆和柴油车辆满足废气和环境法规。此外,柴油车辆尤其将基于催化剂的还原控制和基于拉姆达(λ)的全燃烧控制与基于EGR的氧浓度控制结合或者并行地执行它们,从而进一步改善CO/HC以及NOx减少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包括:/n由控制器执行模型补偿模式,包括:/n确认从发动机系统获取的发动机信息;/n分别通过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模型排气拉姆达值的组合计算的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和通过所述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排气侧测量拉姆达值的组合计算的间接进气氧质量比来计算进气氧浓度;以及/n通过使用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作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应用相对于所述间接进气氧质量比的补偿误差,将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值。/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5 KR 10-2019-00755981.一种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包括:
由控制器执行模型补偿模式,包括:
确认从发动机系统获取的发动机信息;
分别通过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模型排气拉姆达值的组合计算的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和通过所述进气氧质量比模型值和排气侧测量拉姆达值的组合计算的间接进气氧质量比来计算进气氧浓度;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作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应用相对于所述间接进气氧质量比的补偿误差,将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为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发动机信息中的新鲜空气量、新鲜空气温度、进入空气压力、发动机转速和填充效率应用于进气氧浓度模型来计算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模型补偿模式通过如下方式执行:计算所述进气氧浓度,分别计算所述间接进气氧质量比和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检验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通过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的检验误差来计算所述补偿误差;并且补偿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将所述补偿误差应用于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以产生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计算所述进气氧浓度、检验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以及补偿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是通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进气氧浓度模型单元执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检验误差是通过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相对于所述间接进气氧质量比的瞬时误差率来计算的,并且所述补偿误差是通过所述瞬时误差率来计算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瞬时误差率是通过所述间接进气氧质量比与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之间的差值的时间微分来计算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补偿误差是通过将误差学习调整速度因子应用于对所述瞬时误差率进行时间积分的瞬时误差率积分值来计算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将所述误差学习调整速度因子乘以所述瞬时误差率积分值。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补偿值是通过将所述补偿误差与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当前值求和来计算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浓度的废气再循环流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模型进气氧质量比是根据应用了进气流速氧质量比、废气再循环率、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范植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