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及高速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管道交通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及高速列车。
技术介绍
对于高速运行的大众交通工具而言,无论飞机还是高铁,其运行的主要阻力都是空气阻力,空气阻力限制了速度的提升,也形成了巨大的能耗,为了提升运行速度人们早已提出了真空管道的概念,就是把车辆运行的线路轨道置于封闭的管道之内,并将管道抽真空。所谓真空管道,并不是完全的真空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密度的空气存在的,车辆在管道内运行仍然存在空气动力学作用,而且考虑到真空管道的建设成本,管道的断面积不可能比列车的断面积大的太多,这样列车在管道内高速运行时存在“阻塞”效应(业内将列车的断面积与管道的断面积之比称为阻塞比),在列车运行前方形成空气压缩波,在列车后方形成膨胀波,压缩波和膨胀波的存在使得列车即使在真空管道内运行时也会受到较为明显的气动阻力,并且压缩波会产生很高的温升,具体如图10所示。真空管道内运行的高速列车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停车和疏散乘客,在列车打开车门之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包括:/n多个单管双线管段(10),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包括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13),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内,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用于供列车双向通行;/n多个双管双线管段(20),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包括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第三轨道(23)和第四轨道(24),所述第三轨道(23)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内,所述第四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三真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包括:
多个单管双线管段(10),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包括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第一轨道(12)和第二轨道(13),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管道本体(11)内,所述第一轨道(12)和所述第二轨道(13)用于供列车双向通行;
多个双管双线管段(20),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包括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第三轨道(23)和第四轨道(24),所述第三轨道(23)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内,所述第四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内,所述第三轨道(23)和所述第四轨道(24)用于供列车双向通行;
其中,多个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与多个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的长度大于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的长度,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用于在列车发生故障时作为列车的停车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还包括多个闸板阀组(30),多个所述闸板阀组(30)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各个所述闸板阀组(30)均包括第一闸板阀和第二闸板阀,所述第一闸板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上,所述第二闸板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上;其中,当列车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与故障列车所在的真空管道本体对应的闸板阀关闭以实现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与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的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还包括联通阀(40),所述联通阀(40)分别与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和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连接,所述联通阀(40)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真空管道本体(21)和所述第三真空管道本体(22)之间的联通以降低列车在真空管道结构中运行的气动阻力和气动温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管双线管段(20)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201)、中间段(202)和第二过渡段(203)组成,所述中间段(202)的管道断面形状为双管双线断面形状,所述第一过渡段(201)和所述第二过渡段(203)的管道断面形状均沿朝向与其相邻的单管双线管段(10)的方向逐渐由双管双线断面形状过渡为单管双线断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管双线和双管双线间隔布置的真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双线管段(10)包括第一结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刘德刚,张艳清,李少伟,刘骁,赵明,查小菲,薄靖龙,任晓博,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