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36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变性淀粉制备、主料淀粉制浆、下料成型、蒸煮熟化、老化定型和烘干切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变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对混合淀粉进行杂质筛除和铁粉吸除,从而使制备出的变性淀粉品质更高,杂质更少,通过将变性淀粉加入主料淀粉并制浆,起到增黏和保型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制备出的粉条发生断条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劲度、耐煮度和弹性,通过对淀粉片进行常温老化和低温老化,从而使制备出的粉条老化更均匀彻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条制备方法不仅工艺流程简单,且没有添加明矾,避免了传统粉条中的铝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制备出的粉条在色泽、韧性以及口感上都较高,让粉条更劲道和Q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条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烹饪过后的粉条口感爽滑极富弹性,配合蔬菜,猪肉,鸡肉等可以做成可口的美食,所以深受广大人群喜爱;传统的粉条制备过程中有“无明矾做不成粉条”的说法,而明矾中含有铝,导致长期食用含明矾的粉条会造成人体摄入的铝量过多,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制备出不含明矾的粉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目前不含明矾的粉条在色泽、韧性以及口感上都远远比不上含明矾的粉条,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对粉条口味及劲道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该生产方法通过在变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对混合淀粉进行杂质筛除和铁粉吸除,从而使制备出的变性淀粉品质更高,杂质更少,通过将变性淀粉加入主料淀粉并制浆,起到增黏和保型的作用,让制备出的粉条更劲道和Q弹。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变性淀粉制备先将定量的磷酸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后混合上料到振动筛上,再启动振动筛将混合淀粉中多余的杂质振动筛除,接着将筛除杂质后的混合淀粉经过真空分高压上料到混合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磁铁对混合淀粉中的铁粉进行吸除,待搅拌混合完毕后得到变性淀粉,之后将变性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上料到周转料仓中备用;步骤二:主料淀粉制浆根据步骤一,先选取优质的新鲜马铃薯和红薯并加工成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再将定量的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倒入搅拌罐中并加入定量清水进行混合搅拌,待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搅拌均匀后从周转料仓中取出定量变性淀粉并加入搅拌罐继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罐中上层浆水排出并将剩余的淀粉浆液抽到淀粉浆罐中备用;步骤三:下料成型根据步骤二,先将纯净水加入热水锅炉中并加热,接着将淀粉浆罐中的淀粉浆导入带片型筛眼的下料装置上并将下料装置放置到热水锅炉上方,再在下料装置上的淀粉浆上缓缓施压,使淀粉浆呈片状从下料装置的筛眼中落入热水锅炉里,在下料的同时对热水锅炉中的热水和片状淀粉浆进行搅拌,避免片状淀粉浆与热水锅炉粘粘;步骤四:蒸煮熟化根据步骤三,在淀粉浆全部下落到热水锅炉时对热水锅炉进行加温,加温到97℃时进行保温并对片状淀粉浆进行蒸煮,待片状淀粉浆在热水锅炉中蒸煮至将要浮起时将其取出,得到熟化的淀粉片;步骤五:老化定型根据步骤四,先将熟化的淀粉片放置到阴凉通风处进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12小时使淀粉片与空气充分接触并氧化淀粉片,待常温老化完毕后再将淀粉片放置到冷库中进行低温老化8小时,冷库温度设置为1℃;步骤六:烘干切丝根据步骤五,先根据客户需求将低温老化后的淀粉片切割成适当宽度的粉条,再将切割完的粉条烘干,接着根据客户需求将烘干的粉条裁剪成适当长度,最后将粉条包装,以备销售。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振动筛的目数为12目,周转料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仪,在混合淀粉上料到周转料仓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探测仪探测出混合淀粉中的金属杂质并将杂质去除。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淀粉中磷酸脂淀粉的含量为60%,马铃薯淀粉的含量为20%,红薯淀粉的含量为5%,木薯淀粉的含量5%,豌豆淀粉的含量为5%,玉米淀粉的含量为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先将马铃薯和红薯洗净切块并磨成粉浆,再将粉浆加清水边搅拌边过滤,待沉淀12小时后将上层的浆水倒出,接着加入清水充分搅拌,并用筛网进行过滤除杂,待沉淀2小时后除去上层清水,再装入布袋滴干水分,最后取出湿淀粉并晾晒成干淀粉。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搅拌罐中的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清水的组分比为1:1:0.5,所述变性淀粉和红薯淀粉以及马铃薯淀粉的组分比为0.05: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下料过程中下料装置距离热水锅炉水面的高度为60cm,下料时热水锅炉中的水温保持在90℃至95℃之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通过热风机对切割后的粉条进行烘干并设置烘干温度为180℃至200℃之间,粉条的包装为真空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在变性淀粉的制备过程中对混合淀粉进行杂质筛除和铁粉吸除,从而使制备出的变性淀粉品质更高,杂质更少,再通过将变性淀粉加入主料淀粉并制浆,起到增黏和保型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制备出的粉条发生断条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劲度、耐煮度和弹性,煮的时候既不断条也不混汤,然后通过对淀粉片进行常温老化和低温老化,从而使制备出的粉条老化更均匀彻底,提高了粉条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粉条制备方法不仅工艺流程简单,且没有添加明矾,避免了传统粉条中的铝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制备出的粉条在色泽、韧性以及口感上都较高,让粉条更劲道和Q弹,满足了人们对粉条口味及劲道的要求,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变性淀粉制备先将定量的磷酸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后混合上料到振动筛上,混合淀粉中磷酸脂淀粉的含量为60%,马铃薯淀粉的含量为20%,红薯淀粉的含量为5%,木薯淀粉的含量5%,豌豆淀粉的含量为5%,玉米淀粉的含量为5%,振动筛的目数为12目,再启动振动筛将混合淀粉中多余的杂质振动筛除,接着将筛除杂质后的混合淀粉经过真空分高压上料到混合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磁铁对混合淀粉中的铁粉进行吸除,待搅拌混合完毕后得到变性淀粉,之后将变性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上料到周转料仓中备用,周转料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仪,在混合淀粉上料到周转料仓的过程中通过金属探测仪探测出混合淀粉中的金属杂质并将杂质去除;步骤二:主料淀粉制浆根据步骤一,先选取优质的新鲜马铃薯和红薯并加工成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加工时先将马铃薯和红薯洗净切块并磨成粉浆,再将粉浆加清水边搅拌边过滤,待沉淀12小时后将上层的浆水倒出,接着加入清水充分搅拌,并用筛网进行过滤除杂,待沉淀2小时后除去上层清水,再装入布袋滴干水分,最后取出湿淀粉并晾晒成干淀粉,再将定量的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倒入搅拌罐中并加入定量清水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罐中的红薯淀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变性淀粉制备/n先将定量的磷酸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后混合上料到振动筛上,再启动振动筛将混合淀粉中多余的杂质振动筛除,接着将筛除杂质后的混合淀粉经过真空分高压上料到混合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磁铁对混合淀粉中的铁粉进行吸除,待搅拌混合完毕后得到变性淀粉,之后将变性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上料到周转料仓中备用;/n步骤二:主料淀粉制浆/n根据步骤一,先选取优质的新鲜马铃薯和红薯并加工成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再将定量的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倒入搅拌罐中并加入定量清水进行混合搅拌,待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搅拌均匀后从周转料仓中取出定量变性淀粉并加入搅拌罐继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罐中上层浆水排出并将剩余的淀粉浆液抽到淀粉浆罐中备用;/n步骤三:下料成型/n根据步骤二,先将纯净水加入热水锅炉中并加热,接着将淀粉浆罐中的淀粉浆导入带片型筛眼的下料装置上并将下料装置放置到热水锅炉上方,再在下料装置上的淀粉浆上缓缓施压,使淀粉浆呈片状从下料装置的筛眼中落入热水锅炉里,在下料的同时对热水锅炉中的热水和片状淀粉浆进行搅拌,避免片状淀粉浆与热水锅炉粘粘;/n步骤四:蒸煮熟化/n根据步骤三,在淀粉浆全部下落到热水锅炉时对热水锅炉进行加温,加温到97℃时进行保温并对片状淀粉浆进行蒸煮,待片状淀粉浆在热水锅炉中蒸煮至将要浮起时将其取出,得到熟化的淀粉片;/n步骤五:老化定型/n根据步骤四,先将熟化的淀粉片放置到阴凉通风处进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12小时使淀粉片与空气充分接触并氧化淀粉片,待常温老化完毕后再将淀粉片放置到冷库中进行低温老化8小时,冷库温度设置为1℃;/n步骤六:烘干切丝/n根据步骤五,先根据客户需求将低温老化后的淀粉片切割成适当宽度的粉条,再将切割完的粉条烘干,接着根据客户需求将烘干的粉条裁剪成适当长度,最后将粉条包装,以备销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变性淀粉制备
先将定量的磷酸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后混合上料到振动筛上,再启动振动筛将混合淀粉中多余的杂质振动筛除,接着将筛除杂质后的混合淀粉经过真空分高压上料到混合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磁铁对混合淀粉中的铁粉进行吸除,待搅拌混合完毕后得到变性淀粉,之后将变性淀粉经过真空负高压上料到周转料仓中备用;
步骤二:主料淀粉制浆
根据步骤一,先选取优质的新鲜马铃薯和红薯并加工成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再将定量的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倒入搅拌罐中并加入定量清水进行混合搅拌,待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搅拌均匀后从周转料仓中取出定量变性淀粉并加入搅拌罐继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搅拌罐中上层浆水排出并将剩余的淀粉浆液抽到淀粉浆罐中备用;
步骤三:下料成型
根据步骤二,先将纯净水加入热水锅炉中并加热,接着将淀粉浆罐中的淀粉浆导入带片型筛眼的下料装置上并将下料装置放置到热水锅炉上方,再在下料装置上的淀粉浆上缓缓施压,使淀粉浆呈片状从下料装置的筛眼中落入热水锅炉里,在下料的同时对热水锅炉中的热水和片状淀粉浆进行搅拌,避免片状淀粉浆与热水锅炉粘粘;
步骤四:蒸煮熟化
根据步骤三,在淀粉浆全部下落到热水锅炉时对热水锅炉进行加温,加温到97℃时进行保温并对片状淀粉浆进行蒸煮,待片状淀粉浆在热水锅炉中蒸煮至将要浮起时将其取出,得到熟化的淀粉片;
步骤五:老化定型
根据步骤四,先将熟化的淀粉片放置到阴凉通风处进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12小时使淀粉片与空气充分接触并氧化淀粉片,待常温老化完毕后再将淀粉片放置到冷库中进行低温老化8小时,冷库温度设置为1℃;
步骤六:烘干切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