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40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集水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块,所述弧形导流块的中心处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密封轴承上连接有虹吸导水机构,所述虹吸导水机构的底部位于集水槽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虹吸管的底部设置在集水槽的内部,使虹吸管低于液面,防止漂浮在液面上的树叶进入虹吸管的内部,通过滤网的设置,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虹吸管,具有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排水管导致排水管堵塞的问题,增加了排水管排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厂房的屋面为了方便进行排水,大多会在屋面上挖设排水沟,排水沟的高度低于屋面,现有的厂房为了方便对屋面进行排水大多会在排水沟内安设虹吸式排水装置,将虹吸雨水斗安设在排水沟的内部,虹吸雨水斗的底部连接排水管将雨水经虹吸雨水斗导入排水管内进行虹吸排水,但是屋面的树叶较多,在进入排水管时未经过过滤易造成排水管的堵塞,会影响排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该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解决了屋面的水进入排水管时树叶会对排水管造成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集水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块,所述弧形导流块的中心处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密封轴承上连接有虹吸导水机构,所述虹吸导水机构的底部位于集水槽的内腔中。优选的,所述虹吸导水机构包括导水管、空心集水盒、虹吸管和滤网;所述导水管的底部与密封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通过密封轴承与排水管活动连通;所述导水管的顶部与空心集水盒底部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空心集水盒底部的侧面与虹吸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虹吸管的底部位于集水槽的内腔中,所述虹吸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流叶片,所述集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虹吸管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的顶部与滤网的底部贴合。优选的,所述虹吸管和支撑板的数量均为四个。优选的,所述空心集水盒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四个虹吸管等角度分布在空心集水盒底部的侧面。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导水管、空心集水盒和虹吸管的内腔相连通。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通过将虹吸管的底部设置在集水槽的内部,使虹吸管低于液面,防止漂浮在液面上的树叶进入虹吸管的内部,通过滤网的设置,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虹吸管,具有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排水管导致排水管堵塞的问题,增加了排水管排水的效率。(2)、该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通过弧形导流块和集水槽之间的高度差,在较大的水经过集水槽时,会在冲击的作用下向弧形导流块上快速流动,冲击涡流叶片进行轻微的转动,带动虹吸管转动,当虹吸管转动90°后滤网与刷毛摩擦,对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除,防止杂物进入虹吸管的内部造成虹吸管和排水管的堵塞。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空心集水盒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集水槽的俯视图。图中:1排水沟、2集水槽、3弧形导流块、4排水管、5密封轴承、6虹吸导水机构、601导水管、602涡流叶片、603空心集水盒、604虹吸管、605滤网、606支撑板、607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排水沟1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排水沟1位于集水槽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块3,弧形导流块3的中心处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5活动连接有排水管4,密封轴承5上连接有虹吸导水机构6,虹吸导水机构6的底部位于集水槽2的内腔中。虹吸导水机构6包括导水管601、空心集水盒603、虹吸管604和滤网605;导水管601的底部与密封轴承5的内环固定连接,导水管601通过密封轴承5与排水管4活动连通,方便了导水管601的转动,通过密封轴承5的设置,增加了排水管4和导水管601连通的密封性,且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导水管601的顶部与空心集水盒603底部的中部固定连通,空心集水盒603底部的侧面与虹吸管604的顶部固定连通,虹吸管604的底部位于集水槽2的内腔中,虹吸管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605,虹吸管604和支撑板606的数量均为四个,空心集水盒603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四个虹吸管604等角度分布在空心集水盒603底部的侧面。排水管4、导水管601、空心集水盒603和虹吸管604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将虹吸管604的底部设置在集水槽2的内部,使虹吸管604低于液面,防止漂浮在液面上的树叶进入虹吸管604的内部,通过滤网605的设置,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虹吸管604,具有防止树叶或杂物进入排水管4导致排水管4堵塞的问题,增加了排水管4排水的效率。导水管6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流叶片602,集水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6,支撑板606位于虹吸管604的下方,支撑板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刷毛607,刷毛607的顶部与滤网605的底部贴合。方便了对滤网605的表面进行刷洗,防止杂物造成滤网605的堵塞,影响虹吸的效率。通过弧形导流块3和集水槽2之间的高度差,在较大的水经过集水槽2时,会在冲击的作用下向弧形导流块3上快速流动,冲击涡流叶片602进行轻微的转动,带动虹吸管604转动,当虹吸管604转动90°后滤网605与刷毛607摩擦,对滤网605上的杂物进行清除,防止杂物进入虹吸管604的内部造成虹吸管604和排水管4的堵塞。在使用时,因虹吸导水机构6安设在排水沟1上,且排水沟1低于屋面,当屋面雨水较多时,液面会超过空心集水盒603,此时集水槽2内部的水经过虹吸管604进入空心集水盒603的内部,并经过导水管601将水导入排水管4,排水管4将屋面的雨水导出,达到虹吸排水的效果。水在进入虹吸管604时经过滤网605进行过滤,当较大的雨水经过集水槽2流动时,因集水槽2的高度较低水在向弧形导流块3流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效果,带动涡流叶片602进行轻微的转动,带动虹吸管604转动,当虹吸管604转动90°后滤网605与刷毛607摩擦,对滤网605上的杂物进行清除。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所述排水沟(1)位于集水槽(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块(3),所述弧形导流块(3)的中心处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5)活动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密封轴承(5)上连接有虹吸导水机构(6),所述虹吸导水机构(6)的底部位于集水槽(2)的内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的上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所述排水沟(1)位于集水槽(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块(3),所述弧形导流块(3)的中心处贯穿并通过密封轴承(5)活动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密封轴承(5)上连接有虹吸导水机构(6),所述虹吸导水机构(6)的底部位于集水槽(2)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导水机构(6)包括导水管(601)、空心集水盒(603)、虹吸管(604)和滤网(605);
所述导水管(601)的底部与密封轴承(5)的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601)通过密封轴承(5)与排水管(4)活动连通;
所述导水管(601)的顶部与空心集水盒(603)底部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空心集水盒(603)底部的侧面与虹吸管(604)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虹吸管(604)的底部位于集水槽(2)的内腔中,所述虹吸管(604)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刚朱岩龙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澄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