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40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上端,所述排水槽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建筑物本体外的一侧,所述排水槽的左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右侧侧壁与排水槽的左侧侧壁上卡接有同一个过滤网板,所述建筑物本体和排水管上设有同一个驱动机构,所述排水槽和支撑板上设有同一个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防堵机构、防潮机构的设置,避免了排水管道的堵塞,还能利用下落的雨水作为驱动源,实现对建筑物内的实时风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排水是指人为控制水的流向,人工排水,排除与处理多余水量的措施,建筑物需要处理的排水有生活污水和雨水两种,在雨量加大时,需要将建筑顶部的积水及时排出,否则会造成建筑物的屋顶渗水,损害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现有建筑的排水系统大多采用管道进行直接排放,当雨水量充足时,大量的雨水从屋顶流入至管道内排出,而附着屋顶的灰尘杂质过多的话,极易堵塞排水管道,影响排水效果,溢出雨水的同时使得建筑物内的顶面阴潮,通常采用的是增加水泵进行协助抽水,不仅消耗电能,而且雨天安装水泵存在着漏电的安全隐患,堵塞的排水管道也会造成对水泵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和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上端,所述排水槽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建筑物本体外的一侧,所述排水槽的左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1)和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排水槽(2)的左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排水槽(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5),所述引流板(5)的右侧侧壁与排水槽(2)的左侧侧壁上卡接有同一个过滤网板(6),所述建筑物本体(1)和排水管(3)上设有同一个驱动机构,所述排水槽(2)和支撑板(4)上设有同一个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包括建筑物本体(1)和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设置于建筑物本体(1)外的一侧,所述排水槽(2)的左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排水槽(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5),所述引流板(5)的右侧侧壁与排水槽(2)的左侧侧壁上卡接有同一个过滤网板(6),所述建筑物本体(1)和排水管(3)上设有同一个驱动机构,所述排水槽(2)和支撑板(4)上设有同一个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防潮机构,所述防潮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排水管(3)左侧内侧壁上的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贯穿排水管(3)右侧侧壁和建筑物本体(1)左侧侧壁设置并延伸至建筑物本体(1)内,所述转动杆(7)位于排水管(3)内的部分同轴固定连接有叶轮(8),所述转动杆(7)与防堵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与防潮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与转动杆(7)连接的部分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安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