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排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屋面楼板和预埋在屋面楼板内的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管段竖直方向设置,防水管段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在屋面楼板中间位置;所述防水管段的顶端设有雨水斗,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管段的外壁上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采用本方案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具有简化设计结构、简化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简化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排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于2009年发布了屋面雨水斗的设置要求和施工工艺,国家标准图集《雨水斗选用及安装》09S302;该图集详细规定了在不同屋面形式及排水方式时,雨水斗的选型和具体做法如图1,但是在实际施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雨水斗与压盘之间的连接麻烦,易漏水。2、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过多。3、二次封堵时,防水材料及细石混凝土不宜填实,尤其是楼板下方缝隙施工困难,易漏水。4、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易开裂,漏水。5、一旦漏水,解决难度大,后期维护管理复杂。6、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替代传统防水套管结构、简化设计结构、简化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简化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本方案中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屋面楼板,还包括预埋在屋面楼板内的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管段竖直方向设置,防水管段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在屋面楼板中间位置;所述防水管段的顶端设有雨水斗,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管段的外壁上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进一步,所述雨水斗外罩有过滤罩。进一步,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承插式,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过滤罩包括钢筋笼和外覆在钢筋笼的滤网。进一步,所述防水管段底部设有与外接雨水管管道相连接的接头。进一步,所述接头为法兰连接接头或承插连接接头。进一步,所述防水管段的为铸铁管或钢制管。进一步,所述雨水管管道为PVC管或铸铁管或钢管。进一步,止水翼环的材质与防水管段的材质相同,止水翼环设在防水管段本体中部位置,所述止水翼环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预埋的防水管段,代替传统套管留洞做法,减少漏水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工作;2、雨水斗外设过滤罩,初步过滤屋面杂物、保护罩内雨水斗;3、雨水斗采用可拆卸形式,承插接入预埋防水管段,安装简单、便于后期取出清掏;4、预埋防水管段外依次设防腐层、防水层、河沙抹面,聚氨酯防水层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聚氨酯防水层还可以将河沙更好的固定结合作用,管壁最外层的河沙抹面层是增加管壁表面粗糙度,增强防水管段管壁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粘结力,防止混凝土墙体初凝阶段由于收缩、与管壁之间出现的裂隙,增加防水管段与结构墙板粘合力,预防结合处开裂,提高了施工质量;5、预埋防水管段下部自带管接头,接头形式和与之相连的雨水管道匹配,适应性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屋面内排水内排式雨水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中防水管段管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中密封圈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根据图2、3、4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屋面楼板100和预埋在屋面楼板内的防水管段1,防水管段的选材为铸铁管或钢制管,屋面楼板100上面上铺设找平层101,找平层101上为楼板防水层102,楼板防水层102为聚氨酯层。防水管段1竖直方向设置,防水管段1上设有止水翼环3,止水翼环3在屋面楼板100中间位置,雨水斗2设在防水管段1的顶端,雨水斗2与防水管段1顶部承插式连接,雨水斗2与防水管段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密封圈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雨水斗2采用承插式接入防水管段1,安装简单、便于后期取出清掏;防水管段1底端设有与外接雨水管管道7连接的接头6,接头形式和与之相连的雨水管道匹配,适应性更广,本实施例中的雨水管管道7的选材为PVC管或铸铁管或钢管,进一步优选为PVC管。本实施例中接头6为法兰连接接头或承插连接接头,进一步优选为法兰连接接头。雨水斗2外罩有过滤罩5,过滤罩5包括钢筋笼和外覆在钢筋笼的滤网,滤网通过钢筋笼支撑,过滤罩5底部四周边缘处通过防水密封膏103封边,过滤罩5初步过滤屋面杂物、保护罩内雨水斗2。其中,防水管段1管壁11的外壁上从内至外依次、管道防腐层12、聚氨酯防水层13和河沙抹面层14,管道防腐层12采用国家标准防腐处理;然后刷聚氨酯形成聚氨酯防水层13,本实施例中,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厚度为1mm;晾干后在装有河沙的槽内均匀涂抹干净河沙,形成河沙抹面层14。止水翼环的材质与防水管段的材质相同,止水翼环设在防水管段中部位置,止水翼环表面从内到外依次也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防水管段1管壁11的内壁上也设有与外壁相同的防腐层(图中未示出)。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屋面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在屋面楼板内的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管段竖直方向设置,防水管段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在屋面楼板中间位置;所述防水管段的顶端设有雨水斗,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管段的外壁上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屋面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在屋面楼板内的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管段竖直方向设置,防水管段上设有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在屋面楼板中间位置;所述防水管段的顶端设有雨水斗,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防水管段的外壁上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外罩有过滤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与防水管段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承插式,雨水斗与防水管段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包括钢筋笼和外覆在钢筋笼的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内排水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管段底部设有与外接雨水管管道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詹莉娜许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