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属于船闸建造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基座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地钉a,基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立柱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框架a并与框架a内侧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a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利用地钉a对基座固定,利用支撑板上的限位槽配合框架a上的限位插块以及支撑杆插入到通道内部使得支撑板和框架a之间连接固定,且利用螺栓b对框架a和框架b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地钉b对防护板固定,使得支撑臂和防护板能够对基坑内部进行支撑防护,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组装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船闸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船闸,是指通航建筑物的一种,在天然河流由于调节流量、渠化通航以及在运河上因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必须具有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所以必须借助专门的通航建筑物使船舶直接通过落差。现代通航建筑物应用最多的是船闸,它是一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现有的船闸重建工程中对于基坑缺乏有效的支护结构,进而使得在建筑过程中基坑侧壁容易发生向基坑中心倒塌的现象,结构不稳定,降低基坑重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基座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地钉a,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框架a并与框架a内侧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a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a正面和背面开设的通道延伸至框架a前方和后方,所述框架a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架b,所述框架a和框架b均主要由两个横杆和连接柱组成,且两个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框架a上两个横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插柱,所述框架b上两个横杆正对框架b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柱的外表面与插槽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框架b上横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a,且螺纹孔a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b,所述螺栓b穿过螺纹孔a螺纹连接在螺纹孔b的内侧壁,所述螺纹孔b开设在插柱的上表面,所述框架b上两个横杆远离框架a的一端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焊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地钉b。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基座、立柱、支撑板、支撑杆、框架a、框架b和防护板,利用地钉a对基座固定,利用支撑板上的限位槽配合框架a上的限位插块以及支撑杆插入到通道内部使得支撑板和框架a之间连接固定,且利用螺栓b对框架a和框架b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地钉b对防护板固定,从而使得支撑臂和防护板能够对基坑内部进行支撑防护,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组装操作简单,通过设置插柱,框架a上的插柱插入到框架b上的插槽内部,并利用螺栓b穿过螺纹孔a拧入到不同位置处的螺纹孔b内部,从而能够对框架a和框架b之间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基坑使用,适用性广,且利用连接垫片的设置配合加强筋和加强板使用使得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延长使用寿命,完善功能多样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面以及左右两侧面均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立柱的一端焊接在基座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焊接有加强筋来对立柱进行加强支撑,使得立柱与基座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且不会发生倾斜,提升两者之间的固定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a内侧壁正面和背面正对支撑板的位置均安装有限位插块,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插块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侧壁贴合。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插块,在对框架a进行安装时限位插块能够插入到支撑板上的限位槽内部,便于操作安装,且利用限位插块和限位槽配合使用能够使得支撑板和框架之间连接稳定性好,提升支撑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b的正面和背面均焊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框架b的一端与支撑臂之间焊接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加强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框架b与支撑臂之间固定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支撑臂配合防护板对基坑内壁的支撑防护效果更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a上横杆和连接柱之间以及框架b上横杆和连接柱之间通过连接垫片焊接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连接垫片的设置能够加强横杆和连接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框架a和框架b的整体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柱上螺纹孔b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螺纹孔b呈水平阵列开设在插柱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多个螺纹孔b的设置使得螺栓b能够穿过螺纹孔a进入到不同位置处的螺纹孔b内,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基坑对框架a和框架b组装在一起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提升适用性,且操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通过设置基座、立柱、支撑板、支撑杆、框架a、框架b和防护板,利用地钉a对基座固定,利用支撑板上的限位槽配合框架a上的限位插块以及支撑杆插入到通道内部使得支撑板和框架a之间连接固定,且利用螺栓b对框架a和框架b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地钉b对防护板固定,从而使得支撑臂和防护板能够对基坑内部进行支撑防护,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组装操作简单;该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插柱,框架a上的插柱插入到框架b上的插槽内部,并利用螺栓b穿过螺纹孔a拧入到不同位置处的螺纹孔b内部,从而能够对框架a和框架b之间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基坑使用,适用性广,且利用连接垫片的设置配合加强筋和加强板使用使得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延长使用寿命,完善功能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板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框架a和框架b连接处主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地钉a;3、立柱;4、支撑板;5、框架a;6、螺栓a;7、支撑杆;8、框架b;9、插柱;10、螺栓b;11、支撑臂;12、防护板;13、地钉b;14、加强筋;15、限位插块;16、加强板;17、连接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数量为若干个,基座1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地钉a2,基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3,立柱3的前后两侧面以及左右两侧面均焊接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远离立柱3的一端焊接在基座1的上表面(见图1);通过焊接有加强筋14来对立柱3进行加强支撑,使得立柱3与基座1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且不会发生倾斜,提升两者之间的固定稳定性。立柱3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外部设置有框架a5并与框架a5内侧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框架a5内侧壁正面和背面正对支撑板4的位置均安装有限位插块15,支撑板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插块1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侧壁贴合(见图1和图2);通过设置限位插块15,在对框架a5进行安装时限位插块15能够插入到支撑板4上的限位槽内部,便于操作安装,且利用限位插块15和限位槽配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地钉a(2),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外部设置有框架a(5)并与框架a(5)内侧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a(6)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a(5)正面和背面开设的通道延伸至框架a(5)前方和后方,所述框架a(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架b(8),所述框架a(5)和框架b(8)均主要由两个横杆和连接柱组成,且两个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框架a(5)上两个横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插柱(9),所述框架b(8)上两个横杆正对框架b(8)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柱(9)的外表面与插槽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框架b(8)上横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a,且螺纹孔a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b(10),所述螺栓b(10)穿过螺纹孔a螺纹连接在螺纹孔b的内侧壁,所述螺纹孔b开设在插柱(9)的上表面,所述框架b(8)上两个横杆远离框架a(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臂(11),所述支撑臂(11)的上表面焊接有防护板(12),所述防护板(12)上设置有地钉b(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闸重建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地钉a(2),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外部设置有框架a(5)并与框架a(5)内侧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a(6)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a(5)正面和背面开设的通道延伸至框架a(5)前方和后方,所述框架a(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框架b(8),所述框架a(5)和框架b(8)均主要由两个横杆和连接柱组成,且两个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框架a(5)上两个横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插柱(9),所述框架b(8)上两个横杆正对框架b(8)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柱(9)的外表面与插槽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框架b(8)上横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a,且螺纹孔a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b(10),所述螺栓b(10)穿过螺纹孔a螺纹连接在螺纹孔b的内侧壁,所述螺纹孔b开设在插柱(9)的上表面,所述框架b(8)上两个横杆远离框架a(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臂(11),所述支撑臂(11)的上表面焊接有防护板(12),所述防护板(1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大心,崔超,韩政权,周宏,
申请(专利权)人:钱大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