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活性物质复配液与菌剂在防治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一种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AMCC 101084,已于2018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308,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活性物质复配液与菌剂在防治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活性物质复配液与菌剂在防治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目前已成为制约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根结线虫病损失高达1570亿美元。根结线虫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在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患病植物前期表现不明显,类似肥水不足的症状,一旦发现即是发病后期,呈爆发式发病,植株死亡或是绝产。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的化学农药称为杀线剂,分为熏蒸剂和非熏蒸剂两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化学杀线剂具有经济、速效的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对于绿色农业和健康农业的重视,化学杀线剂因其高残留、高毒性、高风险性等弊端,其应用正逐步受到限制,绝大多数应用广泛的高毒杀线剂例如苯线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灭多威、灭线磷、涕灭威、溴甲烷等已经被明文禁用。随着人们对根结线虫病的重视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化学防治的取代方法不断被发掘,生物防治作为其中之一,现已成为根结线虫防治的研究热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根结线虫的天敌生物或是它们的代谢产物杀伤或抑制根结线虫,以减轻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生物防治因其环境友好、作用效果明显、无残留、使用过程对人畜安全等特点得到了研究以及产业层面的关注。目前,超过700个种的食线虫真菌资源被发掘报道,细菌类如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巴氏杆菌属等多个属的菌种也被证实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新的杀虫化合物、杀虫基因也不断的被发掘报道。虽然对生防菌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已注册登记并实际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所占比例还很小,且菌种较为单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线虫生防菌的认识、研究、开发和利用尚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线虫病害生物防治的实际要求。在生防菌的应用上,研究成果仅停留在试验水平,加之,对以生防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高效发酵工艺和剂型研发相对滞后,导致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生防菌菌剂产品数量不多。尽管目前关于高地芽孢杆菌的杀虫活性已有少量报道,但是关于高地芽孢杆菌的研究不够深入,发酵及剂型模式单一,防治效率不高,且没有对高地芽孢杆菌杀虫活性物质进行相关研究。中国专利文献CN108865946A(申请号:201810799951.8)公开了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番茄根结线虫中的应用。该专利技术公开的高地芽孢杆菌CGMCCNo.15213的菌悬液在作用于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时,作用时间长,在12h以上;该菌的应用实验数据显示,每次每株番茄灌药液250mL,共灌根两次,所述药液为高地芽孢杆菌CGMCCNo.15213固体发酵培养物10倍液,所述固体发酵培养物的活菌数为70亿/g,所述每株番茄施用高地芽孢杆菌CGMCCNo.15213固体发酵培养物为50g,即每株番茄施用的活菌数为3500亿;所用番茄品种为“西粉3号”该番茄品种的常规栽培每亩4500株左右;即使按每亩2000株栽培,按上述实验数值,每亩高地芽孢杆菌CGMCCNo.15213固体发酵培养物的用量为100kg,活菌数达7×106亿/亩。该专利技术公开的高地芽孢杆菌CGMCCNo.15213用于防治线虫的应用,每亩用量过大,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活性物质复配液与菌剂,可应用于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altitudinis)AMCC101084,已于2018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6308。所述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altitudinis)AMCC101084,简称AMCC101084,同时也编号为AMCC1040,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所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的培养方法I,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活化培养,制得活化菌株;(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菌株接种于种子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液,制得种子液;(3)将步骤(2)制得的种子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初级发酵液;(4)将步骤(3)制得的初级发酵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发酵液。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固体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活化条件为37℃活化培养24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种子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18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按体积百分比5-10%的接种量接种,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10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4)中,按体积百分比5-10%的接种量接种,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24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或(4)中,所述发酵液体培养基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为:玉米粉1.5%,豆饼粉2.0%,麸皮2.1%,KH2PO40.03%,K2HPO40.01%,CaCl20.01%,余量水,pH7.0-7.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4)中,制得发酵液的菌体浓度为(0.2~1.0)×109CFU/mL。所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的培养方法Ⅱ,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活化培养,制得活化菌株;b将步骤a制得的活化菌株接种于BPY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液,制得种子液;c将步骤b制得的种子液接种于BPY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发酵液。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a中,活化条件为37℃活化培养12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b中,培养条件为37℃、200rpm培养12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c中,接种量为1%,培养条件为37℃、200rpm培养48h。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b或步骤c中,所述BPY液体培养基每升组分如下:蛋白胨10.0g,酵母膏5.0g,牛肉膏5.0g,葡萄糖10.0g,氯化钠5.0g,余量水,pH7.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c中,制得发酵液的菌体浓度为(0.3~1.1)×108CFU/mL。上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用于防治根结线虫。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用于防治番茄和/或生姜的根结线虫。上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的培养方法Ⅰ或培养方法Ⅱ制备的发酵液用于防治根结线虫。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发酵液用于防治番茄和/或生姜的根结线虫。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发酵液除去菌体后液体用于防治根结线虫。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发酵液施用时,稀释1000倍应用。进一步优选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AMCC 101084,已于2018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3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altitudinis)AMCC101084,已于2018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6308。
2.权利要求1所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的培养方法I,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活化培养,制得活化菌株;
(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菌株接种于种子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液,制得种子液;
(3)将步骤(2)制得的种子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初级发酵液;
(4)将步骤(3)制得的初级发酵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发酵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Ⅰ,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体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活化条件为37℃活化培养24h;
优选的,步骤(2)中,种子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18h;
优选的,步骤(3)中,按体积百分比5-10%的接种量接种,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10h;
优选的,步骤(4)中,按体积百分比5-10%的接种量接种,培养条件为37℃、180rpm培养24h;
优选的,步骤(3)或(4)中,所述发酵液体培养基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为:玉米粉1.5%,豆饼粉2.0%,麸皮2.1%,KH2PO40.03%,K2HPO40.01%,CaCl20.01%,余量水,pH7.0-7.2;
优选的,步骤(4)中,制得发酵液的菌体浓度为(0.2~1.0)×109CFU/mL。
4.权利要求1所述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的培养方法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高地芽孢杆菌AMCC101084在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活化培养,制得活化菌株;
b将步骤a制得的活化菌株接种于BPY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液,制得种子液;
c将步骤b制得的种子液接种于BPY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得发酵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方法Ⅱ,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活化条件为37℃活化培养12h;
优选的,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王建宇,赵鹏,于丰源,王辉,郭兴强,付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滋百农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