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5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涉及水利闸门技术领域,包括墙板、堤顶和液压泵,墙板设置有两块,墙板之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档条,墙板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孔,墙板的内壁偏左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墙板的内壁偏右均开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闸门,闸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安装有档条,当闸门打开时,水源流通,水源流通时会带动沙石移动,通过档条的前端开口呈半圆状,水源带动沙石移动时,沙石会沉淀与档条接触,在水源流通提供沙石动力,通过档条将沙石通过导孔导出,便于沙石流通,使得闸门打开时,水源方便流通,防止沙石与闸门撞击接触,导致闸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闸门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闸用于泄水时,水源流通时会带动大量的沙石流通,随着沙石流通时产生力,沙石与闸门接触时,沙石撞击闸门,导致闸门容易损坏,且由于水源流通时带动大量的淤泥流通,淤泥流通时,会大量附着堆积在水闸上,导致水闸被堵塞,水闸不便于打开使用,水源流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包括墙板、堤顶和液压泵,所述墙板设置有两块,所述墙板之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档条,所述墙板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孔,所述墙板的内壁偏左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墙板的内壁偏右均开设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墙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堤顶,所述堤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内部嵌套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面中部嵌套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与墙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淤条,所述清淤条的后端偏上固定连接有上刮板,所述清淤条的后端偏下固定连接有下刮板。优选的,所述档条的前端开口呈半圆状。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与清淤条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挡板的宽度。优选的,所述闸门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刮板的长度与墙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刮板的顶端一侧向下倾斜60°设置。优选的,所述上刮板与下刮板之间的夹角为60°。优选的,所述液压泵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档条,当闸门打开时,水源流通,水源流通时会带动沙石移动,通过档条的前端开口呈半圆状,水源带动沙石移动时,沙石会沉淀与档条接触,在水源流通提供沙石动力,通过档条将沙石通过导孔导出,便于沙石流通,使得闸门打开时,水源方便流通,防止沙石与闸门撞击接触,导致闸门容易损坏。2、其次,通过安装有刮板和清淤条,闸门开关时,刮板将闸门的进行清淤,通过刮板的顶端一侧向下倾斜60°设置,将淤泥沿倾斜面导出,防止淤泥堆积在刮板上,液压泵控制清淤条将闸门进行清淤时,清淤条在第一滑槽内部移动,通过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挡板的宽度,清淤条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接触,将清淤条限位,清淤条移动时,上刮板、下刮板与闸门接触,将闸门上的淤泥刮掉,防止淤泥堆积在闸门上,导致闸门堵塞,不便于开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正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B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墙板;101、档条;102、导孔;103、第一滑槽;104、第二滑槽;105、闸门;106、连接杆;2、堤顶;3、液压泵;301、支杆;302、挡板;303、刮板;304、清淤条;305、上刮板;306、下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包括墙板1、堤顶2和液压泵3,墙板1设置有两块,墙板1之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档条101,墙板1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孔102,墙板1的内壁偏左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3,墙板1的内壁偏右均开设第二滑槽104,第二滑槽104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闸门105,闸门1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6,墙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堤顶2,堤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泵3;液压泵3的内部嵌套设置有支杆301,支杆301的外侧面中部嵌套设置挡板302,挡板302的左右两侧与墙板1固定连接,挡板30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03,支杆3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淤条304,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上固定连接有上刮板305,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下固定连接有下刮板306。进一步的,档条101的前端开口呈半圆状,当闸门105打开时,水源流通,水源流通时会带动沙石移动,通过档条101的前端开口呈半圆状,水源带动沙石移动时,沙石会沉淀与档条101接触,在水源流通提供沙石动力,通过档条101将沙石通过导孔102导出,防止沙石与闸门105撞击接触,导致闸门105容易损坏。进一步的,第一滑槽103的宽度与清淤条304的宽度相同,第一滑槽103的宽度小于挡板302的宽度,当液压泵3控制清淤条304将闸门105进行清淤时,清淤条304在第一滑槽103内部移动,通过第一滑槽103的宽度小于挡板302的宽度,清淤条304的顶端与挡板302的底端接触,将清淤条304限位,使得清淤条304便于移动清淤。进一步的,闸门105的顶端与挡板30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闸门105开关时,通过闸门105的顶端与挡板30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便于刮板303将闸门105的进行清淤,防止淤泥堆积在闸门105上。进一步的,刮板303的长度与墙板1之间的距离相同,刮板303的顶端一侧向下倾斜60°设置,闸门105开关时,刮板303将闸门105的进行清淤,通过刮板303的顶端一侧向下倾斜60°设置,将淤泥沿倾斜面导出,防止淤泥堆积在刮板303上,导致闸门105开关不便。进一步的,上刮板305与下刮板306之间的夹角为60°,液压泵3控制清淤条304移动时,上刮板305、下刮板306与闸门105接触,将闸门105上的淤泥刮掉,防止淤泥堆积在闸门105上,导致闸门105堵塞,不便于开关。进一步的,液压泵3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由配设控制控制开关控制。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闸门105打开,闸门105的顶端与挡板30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刮板303将闸门105移动时进行清淤,刮板303将淤泥沿倾斜面导出,防止淤泥堆积在刮板303上,其次,液压泵3控制清淤条304上下移动,清淤条304在第一滑槽103内部移动,清淤条304的顶端与挡板302的底端接触,将清淤条304限位,上刮板305、下刮板306与闸门105接触,将闸门105上的淤泥刮掉,最后,水源流通时会带动沙石移动,沙石会沉淀与档条101接触,在水源流通提供沙石动力,通过档条101将沙石通过导孔102导出,使得向墙板1的两侧流通,使得闸门105打开时,便于水源流通,其中,闸门105开启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记载。本实用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包括墙板(1)、堤顶(2)和液压泵(3)所述墙板(1)设置有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之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档条(101),所述墙板(1)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孔(102),所述墙板(1)的内壁偏左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3),所述墙板(1)的内壁偏右均开设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二滑槽(104)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闸门(105),所述闸门(1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6),所述墙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堤顶(2),所述堤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泵(3);/n所述液压泵(3)的内部嵌套设置有支杆(301),所述支杆(301)的外侧面中部嵌套设置挡板(302),所述挡板(302)的左右两侧与墙板(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0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03),所述支杆(3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淤条(304),所述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上固定连接有上刮板(305),所述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下固定连接有下刮板(3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的清淤结构,包括墙板(1)、堤顶(2)和液压泵(3)所述墙板(1)设置有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之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档条(101),所述墙板(1)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孔(102),所述墙板(1)的内壁偏左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3),所述墙板(1)的内壁偏右均开设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二滑槽(104)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闸门(105),所述闸门(1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6),所述墙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堤顶(2),所述堤顶(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泵(3);
所述液压泵(3)的内部嵌套设置有支杆(301),所述支杆(301)的外侧面中部嵌套设置挡板(302),所述挡板(302)的左右两侧与墙板(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0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刮板(303),所述支杆(3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淤条(304),所述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上固定连接有上刮板(305),所述清淤条(304)的后端偏下固定连接有下刮板(30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逸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瀚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