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30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4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属于道路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路基、设置在路基上的透水基层、位于透水基层上方的吸水面层以及设置在路基两侧的集水井,所述吸水面层上间隔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均匀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透水基层连通;所述透水基层上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集水槽上端的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下方的吸水海绵,所述盖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水海绵的底面与所述集水槽的槽底抵接。本申请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吸水能力,还使得道路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
本申请涉及道路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快道路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刚性路面主要是混凝土路面,柔性路面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主要包括构成路面的各种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底基层,其中面层不仅要承受车轮载荷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相关技术为授权公告号为CN2087920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路防滑层,所述机动车道路防滑层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透水沥青层,所述透水沥青层与所述机动车道路防滑层下端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下端设置有级配碎石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下方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下端设置有砾石层,所述透水沥青层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透水沥青层远离机动车道路防滑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另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水沥青层,所述防水沥青层下端固定设置有水泥干拌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路面的雨水仅仅通过防滑层两侧的透水沥青层向下渗入,然后再进入到导水管中,当雨水较大时,雨水容易积聚在道路表面,给过往的行人或车辆带来不便,因此存在有道路结构吸水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道路结构的吸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包括路基、设置在路基上的透水基层、位于透水基层上方的吸水面层以及设置在路基两侧的集水井,所述吸水面层上间隔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均匀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透水基层连通;所述透水基层上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所述集水井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一方面经过吸水面层渗透至透水基层,另一方面吸水面层上的雨水进入到集水槽中,然后再由进水通道流至透水基层,再沿着透水基层上开设的引水槽进入到集水井中,开设集水槽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吸水能力,还使得道路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集水槽上端的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下方的吸水海绵,所述盖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水海绵的底面与所述集水槽的槽底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经过通孔流至集水槽,然后经过吸水海绵再进入到进水通道中,通孔起到初步过滤作用,吸水海绵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复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压过盖板,盖板挤压吸水海绵,吸水海绵被挤压后,吸水海绵中吸收的雨水会进入到进水通道,从而提高道路结构的吸水效果。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盖板底面的导柱、固定在吸水海绵上端面的导向筒以及设置在导向筒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柱的底面固定,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筒的内底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压过盖板后,盖板向下滑动,盖板将重力传递至导柱,导柱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指向导柱,当车辆经过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盖板向上滑动至初始高度。优选的,所述透水基层的上端面的高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引水槽倾斜设置,所述引水槽的低端与所述集水井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基层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吸水面层吸收的雨水沿着透水基层表面向两侧的集水井流淌;另一方面降低雨水向下渗透的速度,降低路基变形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集水井上设置有井盖,所述集水井的上端侧壁上固定有凸台,所述井盖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井盖上开设有腰孔,所述井盖上穿过有锚杆,所述锚杆下端穿过所述凸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较大时,道路上的雨水,能够经过井盖上的腰孔流至集水井内,减缓道路积水的情况发生;设置凸台,方便井盖的安装,井盖上穿过锚杆,用于提高井盖和集水井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集水井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集水井滑动连接,所述滤网的上端面上固定有钩环,所述井盖的底面固定有钢绳,所述钢绳远离所述井盖的一端固定有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井盖落入到集水井中,在集水井中设置的滤网,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当需要清洗滤网或者取出滤网再利用集水井中的雨水时,挂钩钩住钩环,拉动钢绳,即可取出滤网。优选的,所述吸水面层下方设置有粗砂石过滤层,所述粗砂石过滤层下方设置有细砂石过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粗砂石过滤层和细砂石过滤层,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结构的强度,还可以对雨水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优选的,所述路基上方设置有防水沥青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透水基层中的水渗入到路基中,路基泥土变软导致路基强度降低,经过过往车辆的碾压后,容易使路基变形,在路基上设置防水沥青层,可以降低雨水渗入到路基中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下雨时,雨水一方面经过吸水面层渗透至透水基层,另一方面吸水面层上的雨水进入到集水槽中,然后再由进水通道流至透水基层,开设集水槽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吸水能力,还使得道路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2.路面上的雨水经过通孔流至集水槽,然后经过吸水海绵再进入到进水通道中,通孔起到初步过滤作用,吸水海绵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3.车辆压过盖板后,盖板向下滑动,盖板将重力传递至导柱,导柱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指向导柱,当车辆经过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盖板向上滑动至初始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视图。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2、透水基层;21、引水槽;3、吸水面层;31、集水槽;311、滑槽;32、进水通道;4、集水井;41、凸台;411、第二销孔;42、井盖;421、腰孔;422、第一销孔;43、锚杆;431、限位块;44、滤网;441、钩环;45、钢绳;451、拉钩;5、过滤组件;51、盖板;511、通孔;512、滑块;52、吸水海绵;6、防水沥青层;7、细砂石过滤层;8、粗砂石过滤层;9、复位组件;91、导柱;92、导向筒;93、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参照图1,图2,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包括路基1、透水基层2、吸水面层3、集水井4以及过滤组件5。路基1设置在道路结构的最下方起到支撑作用,路基1上方铺设有防水沥青层6,防水沥青层6的底面与路基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防水沥青层6,能够避免雨水渗透至路基1,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设置在路基(1)上的透水基层(2)、位于透水基层(2)上方的吸水面层(3)以及设置在路基(1)两侧的集水井(4),所述吸水面层(3)上间隔开设有集水槽(31),所述集水槽(31)的槽底均匀开设有进水通道(32),所述进水通道(32)与所述透水基层(2)连通;所述透水基层(2)上开设有引水槽(21),所述引水槽(21)与所述集水井(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设置在路基(1)上的透水基层(2)、位于透水基层(2)上方的吸水面层(3)以及设置在路基(1)两侧的集水井(4),所述吸水面层(3)上间隔开设有集水槽(31),所述集水槽(31)的槽底均匀开设有进水通道(32),所述进水通道(32)与所述透水基层(2)连通;所述透水基层(2)上开设有引水槽(21),所述引水槽(21)与所述集水井(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5),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设置在集水槽(31)上端的盖板(51)以及设置在盖板(51)下方的吸水海绵(52),所述盖板(5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511),所述吸水海绵(52)的底面与所述集水槽(31)的槽底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11),所述盖板(51)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311)滑动配合的滑块(512),所述盖板(51)的底面设置有复位组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吸水能力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9)包括固定在盖板(51)底面的导柱(91)、固定在吸水海绵(52)上端面的导向筒(92)以及设置在导向筒(92)内的复位弹簧(93),所述复位弹簧(93)的上端与所述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科唐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瀚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