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42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包括轮毂上的制动内筒,制动内筒的围合范围内包括行星轮,行星轮的外轮面为摩擦面,摩擦面上设置有环槽,环槽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有传动齿体;还包括能沿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环槽内的传动齿体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行星轮的周转和自转实现行星轮与制动内筒内壁之间的滚动配合与相互分离,其传动机构最终将轮毂的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从而实现发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领域。
技术介绍
车辆的被动轮在制动过程中被动轮的轮毂不会被瞬间抱死,而是一个转速逐渐变小到停止的过程,由于轮毂转速逐渐减弱的过程中轮毂仍然是旋转的,蕴含有旋转动能,这部分能量可以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利用制动过程中的旋转动能的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与工作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包括轮毂上的制动内筒,制动内筒的围合范围内包括行星轮,行星轮的外轮面为摩擦面,摩擦面上设置有环槽,环槽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有传动齿体;还包括能沿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与环槽内的传动齿体啮合;行星轮的两侧还包括一对条形的行星轮架,行星轮架的一端与输出轴转动配合,行星轮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通过第一滚珠轴承转动设置有行星轮轴,行星轮的轴心处的轴孔通过第二滚珠轴承与所穿过的行星轮轴转动配合;行星轮能在行星轮架的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包括轮毂(17)上的制动内筒(18),制动内筒(18)的围合范围内包括行星轮(16),行星轮(16)的外轮面为摩擦面(35),摩擦面(35)上设置有环槽(34),环槽(34)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有传动齿体(90);/n还包括能沿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出轴(37),所述输出轴(37)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36),中心齿轮(36)与环槽(34)内的传动齿体(90)啮合;行星轮(16)的两侧还包括一对条形的行星轮架(12),行星轮架(12)的一端与输出轴(37)转动配合,行星轮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4),轴承座(14)内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0)转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包括轮毂(17)上的制动内筒(18),制动内筒(18)的围合范围内包括行星轮(16),行星轮(16)的外轮面为摩擦面(35),摩擦面(35)上设置有环槽(34),环槽(34)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有传动齿体(90);
还包括能沿自身轴线旋转的输出轴(37),所述输出轴(37)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中心齿轮(36),中心齿轮(36)与环槽(34)内的传动齿体(90)啮合;行星轮(16)的两侧还包括一对条形的行星轮架(12),行星轮架(12)的一端与输出轴(37)转动配合,行星轮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4),轴承座(14)内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0)转动设置有行星轮轴(15),行星轮(16)的轴心处的轴孔通过第二滚珠轴承(3)与所穿过的行星轮轴(15)转动配合;行星轮(16)能在行星轮架(12)的约束下沿中心齿轮(36)的轴线逆时针周转至与制动内筒(18)的左侧内壁滚动配合,从而使制动内筒(18)带动行星轮(16)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器能量回收单元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的发电机(11),输出轴(37)与发电机(11)内部的机芯转子同步连接;输出轴(37)的旋转能带动发电机(11)内部的机芯转子旋转。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伟璐周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