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运输时,需要对运输物质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对环境进行污染,因此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在现有的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中,常用的运输车常规密封一般为帆布、橡胶板等易磨损件与罐体之间采用接触式密封,使用寿命短,密封效果差,并且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次上、下车进行操作,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较低,在铝生产过程中,在阳极车间完成电解质破碎料及氧化铝粉的添加后,加料及运输过程中进行物料混合搅拌,经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行驶至电解车间进行卸料,将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电磁振动给料机经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电解槽高位料仓,该过程中会出现扬尘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现在还没有一种用于电解质的碎料和氧化铝粉混合运输车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因此提高了物料运输的安全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出料斗总成(6)和罐体(4)并且在出料斗总成(6)中设置有具有密封排料管道的密封盖部(65)的搅拌车本体、设置在罐体(4)的进料端口部上的进料斗总成(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出料斗总成(6)和罐体(4)并且在出料斗总成(6)中设置有具有密封排料管道的密封盖部(65)的搅拌车本体、设置在罐体(4)的进料端口部上的进料斗总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物料进行密封状态运输的方式把进料斗总成(7)和搅拌车本体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搅拌车本体设置为包含有机动底盘(1)、前支架(2)、后支架(3)和驱动装置(5),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回转密封总成(8),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罐内卸压管(9),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爬梯(91),
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防磁护罩,
或,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监控系统,
或,还包含有第六附件装置并且第六附件装置设置在搅拌车本体上,第六附件装置设置为杆系操纵和软轴操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动底盘(1)上分别设置有前支架(2)和后支架(3),在后支架(3)上设置有爬梯(91)并且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之间设置有罐体(4),在罐体(4)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5)、回转密封总成(8)、和监控系统摄像头(92)并且在罐体(4)与后支架(3)之间设置有出料斗总成(6)和进料斗总成(7),在出料斗总成(6)和进料斗总成(7)之间设置有罐内卸压管(9),
或,防磁护罩设置在液压马达(51)、减速机(52)和液压泵(53)上,防磁护罩设置为铝合金防磁护罩,
或,监控系统设置为包含有监控系统摄像头(92),监控系统的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机动底盘(1)的前后端,
或,杆系操纵和软轴操纵分别设置为与驱动装置(5)、出料斗总成(6)、进料斗总成(7)和回转密封总成(8)联接,杆系操纵设置在后支架(3)上并且软轴操纵设置在机动底盘(1)的驾驶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密封状态的车辆装置,其特征是:机动底盘(1)设置为具有副车架的6×4底盘并且机动底盘(1)的副车架的上端端面前端部设置为与前支架(2)联接,机动底盘(1)的副车架的上端端面后端部设置为与后支架(3)联接并且机动底盘(1)的副车架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出料斗总成(6)联接,
或,前支架(2)设置为梯形座状体并且前支架(2)设置为与驱动装置(5)联接,前支架(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1)联接,
或,后支架(3)设置为L字形框状体并且后支架(3)的竖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1)联接,后支架(3)的竖部设置为通过托辊与罐体(4)联接并且后支架(3)的竖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爬梯(91)联接,后支架(3)的横部分别设置为与出料斗总成(6)和进料斗总成(7)联接,
或,罐体(4)设置为包含有前段部(41)、后段部(42)、中间段部(43)、叶片部(44)、导轨部(45)和封头部(46)并且在中间段部(43)上设置有人孔体(47),在人孔体(47)上设置有盖板并且后段部(42)的侧面部设置为与导轨部(45)联接,前段部(4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封头部(46)联接并且前段部(41)的内壁、后段部(42)的内壁和中间段部(43)的内壁设置为与叶片部(44)联接,中间段部(43)的前端口部设置为与前段部(41)联接并且中间段部(43)的后端口部设置为与后段部(42)联接,封头部(46)设置为与驱动装置(5)的输出动力轴联接并且后段部(42)的后端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出料斗总成(6)、进料斗总成(7)、回转密封总成(8)联接,后段部(42)的后端端部设置为与罐内卸压管(9)联接并且导轨部(45)设置为通过托辊与后支架(3)联接,前段部(41)和后段部(42)分别设置为锥形筒状体并且中间段部(43)设置为圆柱筒状体,叶片部(44)设置为螺旋叶片并且导轨部(45)设置为圆形环状体,封头部(46)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人孔体(47)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或,前段部(41)的长度与后段部(42)的长度比例设置为1:1.32-1.44,
或,驱动装置(5)设置为包含有液压马达(51)、减速机(52)、液压泵(53)、油箱(54)、散热器(55)、过滤器(56)和阀门(57)并且液压马达(51)的端轴设置为与减速机(52)的输入端轴联接,液压马达(51)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液压泵(53)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并且液压泵(5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过滤器(56)和阀门(57)与油箱(54)联接,液压泵(53)的其中另一个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散热器(55)与油箱(54)联接并且减速机(52)的输出端轴设置为与罐体(4)联接,液压马达(51)和减速机(52)分别设置为与前支架(2)联接,
或,出料斗总成(6)设置为包含有出料仓部(61)、回转部(62)、主溜槽部(63)、加长溜槽部(64)、密封盖部(65)、摆动杆部(66)、转动轴部(67)和阀门装置(68)并且出料仓部(61)的下端口部设置为通过回转部(62)与主溜槽部(63)的上端端口部联接,主溜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方,胡彬,梁培晓,李新亮,刘洪鹏,陈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