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31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帽体供料装置,所述帽体供料装置的出口设置有组装模具,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设置有帽衬供料装置,所述帽衬供料装置的出口设置在组装模具的上方位置,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还设置有下颚带供料装置,所述下颚带供料装置用于将下颚带导出至组装模具内进行组装,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还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内进行组装,上述系统可自动实时对帽体、帽衬、下颚带及吸汗带等多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该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帽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安全帽在实际作业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骑行或者建筑作业中,因此安全帽需求量很大。结合图1至图4所示,安全帽的帽体A材料多为高分子塑料注射成型,在帽体A内设置有帽衬B,帽衬B与帽体A之间间隙布置,通过间隙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也是安全帽起到安全缓冲作用的关键部件,在帽衬B上设置有下颚带D,通过下颚带D可实现对佩戴者下颚的固定,避免安全帽从佩戴者头部随意的掉落下来,为提高佩戴舒适度,在帽衬的周围设置有吸汗带,利用吸汗带可有效提高佩戴的舒适度。针对于上述结构的安全帽,帽体A与帽衬B之间通过卡扣或者销钉连接为一体,帽衬B与下颚带D之间也多为卡扣式或者销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吸汗带C与帽衬B之间也多为卡扣或者销钉的连接方式,由于安全帽结构较为特殊,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与安全帽各个部件进行自动化装配的设备,多采用人工方式对各个部件进行装配,因此导致安全帽生产的效率低下,而且装配品质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帽体供料装置,所述帽体供料装置的出口设置有组装模具,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设置有帽衬供料装置,所述帽衬供料装置的出口设置在组装模具的上方位置,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还设置有下颚带供料装置,所述下颚带供料装置用于将下颚带导出至组装模具内进行组装,所述组装模具的旁侧还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内进行组装。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在实施对安全帽自动化组装时,帽体供料装置将帽体导送至组装模具内进行定位,而后帽衬供料装置将帽衬导送至组装模具内的帽体内,下颚带供料装置将下颚带导送至组装模具内对下颚带进行组装,吸汗带供料装置将下颚带导送至组装模具的帽衬内,并且对下颚带与帽衬进行固定即可,上述系统可自动实时对帽体、帽衬、下颚带及吸汗带等多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该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安全帽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全帽的吸汗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颚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组装模具位于转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组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帽体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帽体供料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帽体供料装置的前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帽衬供料装置、组装装置的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是帽衬供料装置、组装装置的主视图;图12是接料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装配凸模及其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是装配凸模及其附件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是装配凸模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下颚带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下颚带供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0是下颚带供料装置中的接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下颚带供料装置中接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吸汗带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吸汗带供料装置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4是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6是安装装置的主视图;图27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8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具体特征:结合图1至图28所示,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帽体供料装置100,所述帽体供料装置100的出口设置有组装模具200,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帽衬供料装置300,所述帽衬供料装置300的出口设置在组装模具200的上方位置,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下颚带供料装置400,所述下颚带供料装置400用于将下颚带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500,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在实施对安全帽自动化组装时,帽体供料装置100将帽体导送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定位,而后帽衬供料装置300将帽衬导送至组装模具200内的帽体内,下颚带供料装置400将下颚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内对下颚带进行组装,吸汗带供料装置500将下颚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的帽衬内,并且对下颚带与帽衬进行固定即可,上述系统可自动实时对帽体、帽衬、下颚带及吸汗带等多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该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上述的组装模具200可以设置在转盘上,通过启动转盘呈现间断式转动的状态,帽体供料装置100、帽衬供料装置300、下颚带供料装置400及吸汗带供料装置500分置在转盘的周向方向布置,进而实现对上述各个部件的供料,上述的组装模具200也可以设置在水平的流水线上,上述的帽体供料装置100、帽衬供料装置300、下颚带供料装置400及吸汗带供料装置500沿着流水线长度方向布置,进而实现对各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从而实现安全帽的自动化组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实施对帽衬及吸汗带自动化安装时,所述组装模具200设置在转运机构上,所述转运机构驱动组装模具200转动且位于帽衬供料装置300的出口及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的出口之间移动;转运机构可以是转盘机构,利用转盘可实施对组装模具200的驱动,使得组装模具200位于各个装置的出口下方转运,进而可有效实施对帽体、帽衬及吸汗带的转运操作,进而实现对各个部件的组装。更为具体地,为实施对帽衬及下颚带与帽体的自动化组装,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组装装置600,所述组装装置600用于实施对帽衬及下颚带与帽体的组装操作;当帽体供料装置100将帽体导送至组装模具200上并且进行定位,帽衬供料装置300将帽衬导送至帽体内,下颚带供料装置400将下颚带导送至帽衬内,利用组装装置600可有效实现对帽衬与下颚带与帽体的自动化组装。具体地,为实现对吸汗带与帽衬的自动化组装,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的出口旁侧设置有安装装置700,所述安装装置70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安装操作;当上述的帽衬、下颚带与帽体完成自动化组装后,安装装置700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有效安装,确保整个安全帽各个部件安装的自动化。具体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盘810,所述组装模具200位于转盘810上等角度分布多个,所述帽体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供料装置(100),所述帽体供料装置(100)的出口设置有组装模具(200),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帽衬供料装置(300),所述帽衬供料装置(300)的出口设置在组装模具(200)的上方位置,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下颚带供料装置(400),所述下颚带供料装置(400)用于将下颚带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500),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n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组装装置(600),所述组装装置(600)用于实施对帽衬及下颚带与帽体的组装操作;/n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的出口旁侧设置有安装装置(700),所述安装装置(70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安装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供料装置(100),所述帽体供料装置(100)的出口设置有组装模具(200),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帽衬供料装置(300),所述帽衬供料装置(300)的出口设置在组装模具(200)的上方位置,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下颚带供料装置(400),所述下颚带供料装置(400)用于将下颚带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还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500),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
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组装装置(600),所述组装装置(600)用于实施对帽衬及下颚带与帽体的组装操作;
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的出口旁侧设置有安装装置(700),所述安装装置(70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安装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供料装置(100)包括供料输送带(110),所述供料输送带(110)的出口设置有导料管(120),所述导料管(120)的下端出口设置有接料凸模(130),所述接料凸模(130)设置在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接料凸模(130)上的帽体导出至组装模具(200)上;所述供料输送带(1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两组滑槽架(111),所述滑槽架(111)上设置有定位板(112),所述定位板(112)的一侧与滑槽架(111)铰接连接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接料凸模(130)竖直升降且伸入导料管(120)内以实施对滑槽架(111)上的帽体进行接料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衬供料装置(300)包括帽衬供料带(310),所述帽衬供料带(310)上等间距设置有用于支撑帽衬的凸块(311),所述帽衬供料带(310)的出口上方位置设置有接料凹模(320),所述接料凹模(320)用于实施对凸块(311)上的帽衬的承接操作,所述接料凹模(320)的旁侧设置有装配凸模(330),所述装配凸模(330)用于承接接料凹槽(320)的帽衬并且转运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操作;所述装配凸模(330)设置在装配升降机构上,所述装配升降机构驱动装配凸模(330)位于接料凹模(320)及组装模具(200)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装配升降机构设置在装配横移机构上,所述装配横移机构驱动装配凸模(330)水平移动且实施对帽衬的水平转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凸模(330)上还设置有定位管(332),所述定位管(332)管长方向水平且设置的数量与帽衬的装配孔位置吻合,所述定位管(332)的管口指向方向与帽衬的装配孔孔口平行且同心布置,所述定位管(332)与装配凸模(330)构成滑动配合,所述装配升降机构驱动装配凸模(330)伸入组装模具(200)内时,所述定位管(332)的管口与帽衬的装配孔外延伸的装配翻边抵靠,所述定位管(332)的管口与帽衬的装配孔外延伸的装配翻边抵靠时,所述帽衬的装配孔外延伸的装配翻边与帽体内壁抵靠;所述装配凸模(330)上还设置有限位杆(333),所述限位杆(333)与装配凸模(330)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333)的杆端设置有限位滚珠(3331),所述限位杆(333)穿过帽衬顶上的孔且与帽体的顶部内壁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膨胀销供料装置(900),所述膨胀销供料装置(900)的出口设置有出料轨道(910),所述组装装置(600)包括设置在出料轨道(910)的出口旁侧的膨胀销顶管(610),所述膨胀销顶管(610)水平且与组装模具(200)上的帽体外壁抵靠或分离,所述膨胀销顶管(610)内设置有推料头(620),所述推料头(620)沿着膨胀销顶管(610)滑动且将膨胀钉与帽体外壁的安装孔构成插接配合;所述膨胀销顶管(610)沿组装模具(200)的周向方向设置多个,所述膨胀销顶管(610)设置的数量及位置与装配凸模(330)上的定位管(332)数量及位置对应,所述定位管(332)的管腔内设置有膨胀头(334),所述推料头(620)与膨胀头(334)靠近或远离;所述膨胀头(334)一端大、一端小布置,所述膨胀头(334)的大尺寸端外径大于膨胀销的内径尺寸,所述膨胀头(334)通过滑杆滑动设置在定位管(332)的管腔内,所述定位管(332)的内壁设置有翻边,所述定位管(332)内设置有顶簧(3341),所述膨胀头(334)位于定位管(332)内的一端与翻边构成限位配合,所述定位管(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