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218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碳化硼喷雾造粒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料预磨的步骤,其中,所述粉料包括碳化硼粉体和增韧相;所述增韧相选自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碳化硼凭借其高硬度、低密度、耐酸碱等优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单兵防护以及装甲装备之中,同时各种中间增韧相的加入也使碳化硼的加工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使碳化硼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军工行业。然而,碳化硼粉体的流动性较差,给后续工序带来很大挑战;比如在布料过程中存在分布不匀的情况会使得压塑时应力分布出现偏差,进而产生纵贯裂纹、边缘成型较差等较难逆转的缺陷。如此,喷雾造粒这一工序成为了陶瓷材料(尤其是异型防护陶瓷)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喷雾造粒后所得粉体主体与添加相的混合程度更好,流动性则更佳,从而为后续制得高品质的陶瓷材料提供了先决条件。现有技术中,碳化硼喷雾造粒粉的固含量较低、灰分较高、实心球率较低,而上述三个指标是影响后续烧结工艺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关系到陶瓷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如何制得超高固含量、低灰分、高实心球率的碳化硼粉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专
技术实现思路
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料预磨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包括碳化硼粉体和增韧相;所述增韧相选自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硼喷雾造粒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料预磨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包括碳化硼粉体和增韧相;所述增韧相选自Al2O3、Y2O3、氧化铈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碳化硼粉体和所述增韧相的质量比为90~95: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碳化硼粉体92~95%
Al2O3或Y2O31~4%
氧化铈2~4%;
所述碳化硼粉体和所述增韧相的D50均为0.1~1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备初始浆料的步骤:向预磨后的粉料中加入纯水,得到初始浆料;
所述初始浆料的固含量为65~70%,粘稠度<6500cp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浆的步骤:向所述初始浆料中依次加入减水剂、粘结剂和润滑剂,得到浆料;
其中,所述减水剂为聚乙烯羧酸;所述粘结剂为聚丙烯酸水溶液树脂和/或PVA;所述润滑剂为甘油和/或TAF;
以所述初始浆料的固含量为基准,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0.01~0.03%,所述粘结剂的添加量为0.03~0.08%,所述润滑剂的添加量为0.01~0.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A为水系PVA和蜡系PVA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水系PVA与所述蜡系PVA的质量比为0.5:1~1.4;
优选地,所述浆料的涂-4杯示数为20~40s。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造粒的步骤;所述喷雾造粒在喷雾造粒塔中进行;
所述喷雾造粒塔的参数为:入口温度240~300℃,蠕动泵进料率为30~90g/min,出口温度80~120℃,雾化器速度3000~5000r/min,且塔内保持负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孙宏伟郭方慧孟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