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19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2
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上腔体内设有位于进料口下侧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侧均布有多个雾化喷嘴,下腔体内与上腔体连通,下腔体内设有竖直的第一转动轴,第一动转轴上端设有旋转盘,下腔体内还设有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能够实现连续加料、连续造粒,提高产能,造粒效率高,通过调整液压缸来改变旋转盘的倾角使旋转盘内成形的粒子通过导料板导出,可以调整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使生产的颗粒含水率可控,控制精度高,占地面积少,成本低,使用方便,能耗低、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微波介质陶瓷(MWDC)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主要是UHF、SHF频段,300MHz~300GHz)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或多种功能的陶瓷,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基础。微波设备实现小型化、高稳定及廉价的方式是微波电路的集成化。由于金属谐振腔和金属波导体积和重量过大限制了微波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微波介质陶瓷制作的谐振器与微波管、微带线等构成的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可使器件尺寸达到毫米量级,这就使微波陶瓷成为实现微波控制功能的基础和关键材料。微波介质陶瓷已被广泛应用于介质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基片、介质波导回路、微波电容、双工器、天线等微波元器件。在当前的微波介质陶瓷行业中,通常采用球磨-喷雾湿法造粒制粉技术,而湿法造粒制粉技术存在能耗高、成本贵、污染大等问题,已经严重背离国家提倡的节能减耗政策;另外现有的圆盘造粒机属于间歇造粒,生产上也有少量应用,但是间歇造粒存在工艺控制难度高,间断生产不能大幅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包括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上腔体(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4),上腔体(2)内设有位于进料口(4)下侧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侧均布有多个雾化喷嘴(7),下腔体(3)内与上腔体(2)连通,下腔体(3)内设有竖直的第一转动轴(5),第一转动轴(5)上端设有旋转盘(6),下腔体(3)内还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上腔体(2)内的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包括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上腔体(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4),上腔体(2)内设有位于进料口(4)下侧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下侧均布有多个雾化喷嘴(7),下腔体(3)内与上腔体(2)连通,下腔体(3)内设有竖直的第一转动轴(5),第一转动轴(5)上端设有旋转盘(6),下腔体(3)内还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上腔体(2)内的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上均设置有多个搅拌杆,第一转轴(8)和第三转轴(10)同时前后移动且第二转轴(9)和第四转轴(11)同时后前移动;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下腔体(3)右端的出料口,出料口的左端设有斜置的导料板(26),导料板(26)的左端通过滚球与旋转盘(6)接触,下箱体(1)内还设有竖直的液压缸(27),液压缸(27)位于旋转盘(6)左侧,液压缸(27)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滚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三转轴(10)和第四转轴(11)的右端均伸入设置在上腔体(2)左端的控制腔(12)内,控制腔(12)内设置有第一轨道(13)和第二轨道(14),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的端部滑动安装在第一轨道(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耿铭
申请(专利权)人:淮阳县卓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