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汗带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88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包括带料导送架,所述带料导送架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接料架,所述接料架用于实施对吸汗带的展平以及实施对吸汗带一端的对齐,所述接料架上设置在弯曲机构上,所述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装配单元上,所述装配单元将弯曲的吸汗带导送至组装模具上的帽体内,吸汗带通过带料导送架的出口导出至接料架上,而后利用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利用装配单元将吸汗带竖直移动,以将吸汗带竖直导送至帽体内,从而使得吸汗带能够可靠的沿着内衬周向方向布置,以实施对吸汗带的装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汗带供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帽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帽在实际作业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骑行或者建筑作业中,因此安全帽需求量很大。结合图1至图4所示,安全帽的帽体A材料多为高分子塑料注射成型,在帽体A内设置有帽衬B,帽衬B与帽体A之间间隙布置,通过间隙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也是安全帽起到安全缓冲作用的关键部件,在帽衬B上设置有下颚带D,通过下颚带D可实现对佩戴者下颚的固定,避免安全帽从佩戴者头部随意的掉落下来,为提高佩戴舒适度,在帽衬的周围设置有吸汗带,利用吸汗带可有效提高佩戴的舒适度。针对于上述结构的安全帽,吸汗带C与帽衬B之间也多为卡扣或者销钉的连接方式,由于安全帽结构较为特殊,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针对与安全帽吸汗带与帽衬进行自动化装配的设备,多采用人工方式对各个部件进行装配,因此导致安全帽生产的效率低下,而且装配品质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包括带料导送架,所述带料导送架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接料架,所述接料架用于实施对吸汗带的展平以及实施对吸汗带一端的对齐,所述接料架上设置在弯曲机构上,所述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装配单元上,所述装配单元将弯曲的吸汗带导送至组装模具上的帽体内。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接料架上还设置有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用于使得吸汗带与组装模具内的帽衬内壁贴合。所述带料导送架包括多组单元导料杆构成,所述单元导料杆的前方设置有挡料杆,所述挡料杆竖直布置且实施对吸汗带一侧的抵靠,所述接料架包括接料辊,所述接料辊的辊身上设置有毛毡,所述接料架设置在接料驱动单元上,所述接料驱动单元驱动接料辊与带料导送架出口位置的吸汗带一侧的抵靠。所述接料辊辊芯竖直布置,所述接料辊的上端转动式设置在接料桁架上,所述接料桁架上设置有对齐挡板,所述接料辊转动且连动吸汗带转动,使得吸汗带一端与对齐挡板抵靠。所述挡料杆的一端转动式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挡料杆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分离杆,所述分离杆与铰接轴构成单向的转动配合,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分离杆处在竖直状态,所述接料桁架上设置有分离滚轮,所述分离滚轮轮芯水平,所述接料辊与单元导料杆的出口靠近后,所述分离滚轮与分离杆抵靠且连动挡料杆翻转以实施对单元导料杆出口的避让。所述弯曲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辊旁侧的弯曲杆,所述弯曲杆与接料辊平行布置,所述弯曲杆沿着接料辊周向方向旋转布置且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操作。所述接料辊的上端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弯曲杆的上端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中心杆连接,所述中心杆的杆端设置有弯曲齿轮,所述接料辊的杆身上设置有对齐齿轮,所述对齐齿轮与弯曲齿轮之间设置有两组过渡齿轮,所述中心杆转动式设置在接料桁架上。所述接料桁架设置在装配轨道上,所述接料桁架竖直滑动设置在装配轨道上,所述装配轨道的上端设置有装配气缸,所述装配气缸竖直布置且驱动接料桁架竖直布置。所述接料桁架上设置有避让弹簧,所述避让弹簧竖直上端与装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装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贴合块,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贴合块上设置的贴合滚轮,所述贴合滚轮的轮架通过铰接轴与贴合块铰接,所述贴合滚轮的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贴合滚轮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铰接轴及轮架连接。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吸汗带通过带料导送架的出口导出至接料架上,而后利用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利用装配单元将吸汗带竖直移动,以将吸汗带竖直导送至帽体内,从而使得吸汗带能够可靠的沿着内衬周向方向布置,以实施对吸汗带的装配操作。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安全帽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全帽的吸汗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组装模具位于转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组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吸汗带供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吸汗带供料装置中的部分结构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10和图11是安装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2和图13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14是安装装置的主视图;图15和图16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17是安装装置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安全帽自动生产系统的具体特征:结合图1至图17所示,一种安全帽自动生产系统,包括组装模具200,所述组装模具200的旁侧设置有吸汗带供料装置500,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用于将吸汗巾导出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组装;在实施对安全帽自动化组装时,帽体供料装置将帽体导送至组装模具200内进行定位,而后吸汗带供料装置500将下颚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的帽衬内,并且对吸汗带与帽衬进行固定即可,上述系统可自动实施对帽衬与吸汗带等多个部件的自动化组装,该安全帽自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帽的生产效率,确保安全帽的品质;具体地,为实现对吸汗带与帽衬的自动化组装,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的出口旁侧设置有安装装置700,所述安装装置70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安装操作;当上述的帽衬、下颚带与帽体完成自动化组装后,安装装置700实施对吸汗带与帽衬的有效安装,确保整个安全帽各个部件安装的自动化。具体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盘810,所述组装模具200位于转盘810上等角度分布多个,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位于转盘810旁侧布置。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吸汗带是如何与帽衬的安装的,所述吸汗带供料装置500包括带料导送架510,所述带料导送架5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接料架520,所述接料架52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的展平以及实施对吸汗带一端的对齐,所述接料架520上设置在弯曲机构上,所述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装配单元上,所述装配单元将弯曲的吸汗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上的帽体内;吸汗带通过带料导送架510的出口导出至接料架520上,而后利用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利用装配单元将吸汗带竖直移动,以将吸汗带竖直导送至帽体内,从而使得吸汗带能够可靠的沿着内衬周向方向布置,以实施对吸汗带的装配操作;更为具体地,为确保吸汗带与内衬稳定可靠的贴合,所述接料架520上还设置有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用于使得吸汗带与组装模具200内的帽衬内壁贴合。优选地,所述带料导送架510包括多组单元导料杆511构成,所述单元导料杆511的前方设置有挡料杆5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料导送架(510),所述带料导送架(5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接料架(520),所述接料架(52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的展平以及实施对吸汗带一端的对齐,所述接料架(520)上设置在弯曲机构上,所述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装配单元上,所述装配单元将弯曲的吸汗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上的帽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料导送架(510),所述带料导送架(5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接料架(520),所述接料架(520)用于实施对吸汗带的展平以及实施对吸汗带一端的对齐,所述接料架(520)上设置在弯曲机构上,所述弯曲机构实施对吸汗带的弯曲,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装配单元上,所述装配单元将弯曲的吸汗带导送至组装模具(200)上的帽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架(520)上还设置有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用于使得吸汗带与组装模具(200)内的帽衬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料导送架(510)包括多组单元导料杆(511)构成,所述单元导料杆(511)的前方设置有挡料杆(512),所述挡料杆(512)竖直布置且实施对吸汗带一侧的抵靠,所述接料架(520)包括接料辊(521),所述接料辊(521)的辊身上设置有毛毡(5210),所述接料架(520)设置在接料驱动单元上,所述接料驱动单元驱动接料辊(521)与带料导送架(510)出口位置的吸汗带一侧的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辊(521)辊芯竖直布置,所述接料辊(521)的上端转动式设置在接料桁架(522)上,所述接料桁架(522)上设置有对齐挡板(5221),所述接料辊(521)转动且连动吸汗带转动,使得吸汗带一端与对齐挡板(5221)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汗带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杆(512)的一端转动式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挡料杆(512)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分离杆(513),所述分离杆(513)与铰接轴构成单向的转动配合,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分离杆(513)处在竖直状态,所述接料桁架(522)上设置有分离滚轮(5222),所述分离滚轮(5222)轮芯水平,所述接料辊(521)与单元导料杆(511)的出口靠近后,所述分离滚轮(5222)与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金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