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32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将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适量的油供应到齿轮对,能够提高齿轮对的润滑性能。在驱动装置(8)中,收集罐(35)具备油储存部(36),油储存部(36)具有底壁(36A)、前壁(36B)、以及相对于前壁(36B)位于后侧且上端(36n)比前壁(36B)的上端(36m)低的后壁(36C)。底壁(36A)具备将储存于油储存部(36)的油供应到减速机构(12)的油输送孔(36a)、(36b)、(36c),输出齿轮(16)设置在有从油储存部(36)的后壁(36C)溢出的油溅落下来的油溅落路径上,并且设置成在车辆(1)前进时的旋转方向与油溅落时的落下方向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车辆用变速器中,已知如下车辆用变速器:具备润滑油蓄积部,被末级齿轮撩起的润滑油储存于润滑油蓄积部,将储存于润滑油蓄积部的油供应到设置于润滑油蓄积部的下方的被润滑部(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4-240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现有的车辆用变速器中,在末级齿轮的旋转速度快的加速行驶时或高速行驶时等,被末级驱动齿轮撩起的润滑油量增加,因此有时油会从润滑油蓄积部溢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恰当地处理从润滑油蓄积部溢出的油,则会对构成被润滑部的齿轮供应所需要的量以上的润滑油。因此,可能会使齿轮的搅拌阻力增大,电动机的功耗增大。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将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适量的油供应到齿轮对,能够提高齿轮对的润滑性能。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驱动壳体,其底部储存油;减速机构,其收纳于上述驱动壳体,具有多个旋转轴和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对,对上述驱动源传来的动力进行减速后输出,多个上述旋转轴至少包含接受驱动源传来的动力的输入轴、以及输出轴,上述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对设置在多个上述旋转轴之间并且连结多个上述旋转轴;差动装置,其具有通过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将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分配到左右的驱动轮;以及收集罐,其设置在上述减速机构的上方并且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前侧,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收集罐具备油储存部,上述油储存部具有:底壁;前壁,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以及后壁,其相对于上述前壁位于后侧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且上端比上述前壁的上端低,上述油储存部用于暂时储存由上述旋转体的旋转撩起的油,上述底壁具备将储存于上述油储存部的油供应到上述减速机构的油输送孔,构成上述齿轮对的齿轮中的1个润滑齿轮设置在有从上述油储存部的后壁溢出的油溅落下来的油溅落路径上,并且设置成在车辆前进时的旋转方向与油溅落时的落下方向相同。也可以是,上述差动装置具有:差动壳体,其外周部设置有上述旋转体;以及差动齿轮机构,其收纳于上述差动壳体,上述差动壳体设置在上述润滑齿轮的后方并且设置在比上述润滑齿轮低的位置,上述差动壳体具有开口部,上述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与上述润滑齿轮的径向的方向相同。也可以是,上述齿轮对具有:输入齿轮,其设置于上述输入轴;以及输出齿轮,其设置于上述输出轴,与上述输入齿轮啮合,上述输出轴具有末级驱动齿轮,上述旋转体包括与上述末级驱动齿轮啮合的末级从动齿轮,上述润滑齿轮包括上述输出齿轮。也可以是,上述油储存部具有连结上述前壁的一端部与上述后壁的一端部的侧壁,上述驱动壳体具有侧壁部,上述侧壁部具有:输入轴承保持部,其通过输入轴承支撑上述输入轴的一端部且使上述输入轴的一端部旋转自如;输出轴承保持部,其相对于上述输入轴承保持部位于上述差动装置侧,通过输出轴承支撑上述输出轴的一端部且使上述输出轴的一端部旋转自如;凹部,其包围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侧壁以收纳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侧壁,具有与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底壁相对的底面,该底面与上述底壁之间在上下方向上隔有间隙;第1油路,其将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输入轴承保持部的内部连通;以及第2油路,其将上述凹部的底面与上述输出轴承保持部的内部连通,上述油输送孔具有:第1油输送孔,其设置在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底壁并位于上述第1油路的上方,通过上述第1油路将油输送到上述输入轴承保持部的内部;以及第2油输送孔,其设置在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底壁并相对于上述第1油输送孔位于后侧,且位于上述第2油路的上方,通过上述第2油路将油输送到上述输出轴承保持部的内部,上述驱动壳体的上述侧壁部具有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向上方突出并支撑上述油储存部的上述底壁的突起部,上述突起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上述第1油路与上述第2油路之间。也可以是,上述突起部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连结上述第1油路的上述凹部侧的上端部与上述第2油路的上述凹部侧的上端部的假想直线的中央部相比更靠近上述第2油路的上述凹部侧的上端部的位置。技术效果这样,根据本技术,能够将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应的适量的油供应到齿轮对,能够提高齿轮对的润滑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右壳体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右壳体的左视图,示出拆下了减速机构和差动装置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减速机构和差动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减速机构、差动装置以及收集罐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右壳体的立体图,是从斜下方观看收集罐的图。图8是图1的VIII-VIII方向向视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7...电动机(驱动源),8...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9...驱动壳体,10...左壳体(驱动壳体),11...右壳体,11E...侧壁部,11H...轴承保持部(输入轴承保持部),11h...供油槽(第1油路),11G...轴承保持部(输出轴承保持部),11g...供油槽(第2油路),11I...凹部,11i...底面(凹部的底面),11K...突起部,12...减速机构,13...差动装置,14...输入轴,14b...右端部(输入轴的一端部),15...输入齿轮(齿轮对),16...输出齿轮(齿轮对、润滑齿轮),17...输出轴,17b...右端部(输出轴的一端部),18...末级驱动齿轮,19...末级从动齿轮(旋转体),20...差速器壳体(差动壳体),20A、20B...开口部,21...差动齿轮机构,22L、22R...驱动轮,28D...轴承(输入轴承),28F...轴承(输出轴承),35...收集罐,36...油储存部,36A...底壁,36a...油输送孔(第2油输送孔),36B...前壁,36b...油输送孔(第1油输送孔),36C...后壁,36c...油输送孔,36E...右侧壁(侧壁),36m...上端(前壁的上端),36n...上端(后壁的上端),36s...右端部(前壁的一端部),36t...右端部(后壁的一端部),37a...油输送孔,C1...中央部(在前后方向上将第1油路的凹部侧的上端部与第2油路的凹部侧的上端部相连的假想直线的中央部),L2...假想直线(在前后方向上将第1油路的凹部侧的上端部与第2油路的凹部侧的上端部相连的假想直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驱动壳体,其底部储存油;减速机构,其收纳于驱动壳体,具有多个旋转轴和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对,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具备:/n驱动壳体,其底部储存油;/n减速机构,其收纳于上述驱动壳体,具有多个旋转轴和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对,对驱动源传来的动力进行减速后输出,多个上述旋转轴至少包含接受上述驱动源传来的动力的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至少1个以上的上述齿轮对设置在多个上述旋转轴之间并且连结多个上述旋转轴;/n差动装置,其具有通过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将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分配到左右的驱动轮;以及/n收集罐,其设置在上述减速机构的上方并且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前侧,/n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n上述收集罐具备油储存部,上述油储存部具有:底壁;前壁,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以及后壁,其相对于上述前壁位于后侧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且上端比上述前壁的上端低,上述油储存部用于暂时储存由上述旋转体的旋转撩起的油,/n上述底壁具备将储存于上述油储存部的油供应到上述减速机构的油输送孔,/n构成上述齿轮对的齿轮中的1个润滑齿轮设置在有从上述油储存部的后壁溢出的油溅落下来的油溅落路径上,并且设置成在车辆前进时的旋转方向与油溅落时的落下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4 JP 2019-091038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具备:
驱动壳体,其底部储存油;
减速机构,其收纳于上述驱动壳体,具有多个旋转轴和至少1个以上的齿轮对,对驱动源传来的动力进行减速后输出,多个上述旋转轴至少包含接受上述驱动源传来的动力的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至少1个以上的上述齿轮对设置在多个上述旋转轴之间并且连结多个上述旋转轴;
差动装置,其具有通过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将上述减速机构的动力分配到左右的驱动轮;以及
收集罐,其设置在上述减速机构的上方并且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前侧,
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收集罐具备油储存部,上述油储存部具有:底壁;前壁,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以及后壁,其相对于上述前壁位于后侧并从上述底壁向上方延伸且上端比上述前壁的上端低,上述油储存部用于暂时储存由上述旋转体的旋转撩起的油,
上述底壁具备将储存于上述油储存部的油供应到上述减速机构的油输送孔,
构成上述齿轮对的齿轮中的1个润滑齿轮设置在有从上述油储存部的后壁溢出的油溅落下来的油溅落路径上,并且设置成在车辆前进时的旋转方向与油溅落时的落下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差动装置具有:差动壳体,其外周部设置有上述旋转体;以及差动齿轮机构,其收纳于上述差动壳体,
上述差动壳体设置在上述润滑齿轮的后方并且设置在比上述润滑齿轮低的位置,
上述差动壳体具有开口部,上述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与上述润滑齿轮的径向的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齿轮对具有:输入齿轮,其设置于上述输入轴;以及输出齿轮,其设置于上述输出轴,与上述输入齿轮啮合,
上述输出轴具有末级驱动齿轮,
上述旋转体包括与上述末级驱动齿轮啮合的末级从动齿轮,
上述润滑齿轮包括上述输出齿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原龙也伊藤考人菅野知筒井麻有子近藤里志铃木秀辅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