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垃圾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快速套袋、撑袋和收袋功能的垃圾袋,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置于上方的开口端和置于下方的封底端,所述垃圾袋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靠近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导孔组,所述导孔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所述导孔组的上方设置有束口组件,所述垃圾袋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设置有粘连区,所述粘连区位于导孔组中间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以实现对垃圾袋在机械式的垃圾桶中使用时,实现快速套袋、撑袋和收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
技术介绍
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家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以便放置厨余。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个。有些游乐场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现在的垃圾桶收垃圾都需要人工手动将垃圾袋扎结在一起再抽出,不卫生,市场过去对自动垃圾桶的关注点集中在投放垃圾时,桶盖的自动开合,后在电控装置的辅助下经专用垃圾袋的辅助,新增了垃圾袋自动套袋、自动撑袋、自动收袋。如申请号CN201822266907.9公开了一种垃圾桶盖自动开合机构及智能垃圾桶,属于环卫设备领域,一种垃圾桶盖自动开合机构,该垃圾桶盖的一侧与垃圾桶的上边沿铰接;垃圾桶盖自动开合机构至少包括:检测垃圾桶附近是否有人存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驱动垃圾桶盖开合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垃圾桶盖开合的连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垃圾桶壁;连杆与垃圾桶壁平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杆的另一端与垃圾桶盖固定连接;控制驱动电机运转的控制机构;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该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垃圾桶使用手扶或脚踏才能打开桶盖投掷或清理垃圾的不便,更加清洁卫生、智能、使用便捷。电控条件下垃圾袋已经具备一键全自动使用目的,但正因为电控的介入,衍生出两个问题:1、电控需要插电或安装电池,使用场景受限,且环保性难以如人意;2、电控设备可靠性不如机械装置,使用寿命受品控影响较大。而针对机械式垃圾桶的特制垃圾袋亟待研发,以实现对垃圾袋的快速套袋、撑袋和收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装,采用在垃圾袋的开口端设置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并在开口端设置束口组件,以实现对垃圾袋在机械式的垃圾桶中使用时,实现快速套袋、撑袋和收袋功能。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垃圾袋包括置于上方的开口端和置于下方的封底端,所述垃圾袋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靠近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导孔组,所述导孔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所述导孔组的上方设置有束口组件,所述垃圾袋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设置有粘连区,所述粘连区位于导孔组中间点位置。优选地,上下相邻的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限位杆导孔在前端面两侧和后端面两侧依次设置有2个,2个所述限位杆导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前端面的限位杆导孔和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前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大于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限位头直径大于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所述支撑杆导孔在前端面两侧和后端面两侧依次设置有2个,2个所述支撑杆导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优选地,所述束口组件包括设置在垃圾袋开口端下方的束口线管孔,所述束口线管孔沿垃圾袋开口端的水平截面上设置,所述束口线管孔内部设置有束口线,束口线为环状闭合线,长度等于垃圾袋开口端周长,束口线置于束口线管孔内部,所述垃圾袋前端面中间位置的束口线外露于垃圾袋开口端。优选地,所述封底端通过热塑加工形成密封封底。优选地,所述粘连区置于后端面的中部,所述粘连区设置有不干胶,所述粘连区将相邻的两个垃圾袋进行粘连。优选地,所述垃圾袋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所述可降解材料为生物聚酯、生物纤维素、多糖类和聚氨基酸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均沿垃圾袋中心轴对称设置,并设置在垃圾袋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中,通过在垃圾袋上方的开口端设置导孔组,并在导孔组上方设置有束口组件,导孔组实现垃圾袋在垃圾桶中的撑袋组件的作用下的撑袋操作,束口组件实现对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后的收袋操作,在垃圾袋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设置有粘连区,实现相互叠放的垃圾袋的易分离式的粘接,由此可以实现前序垃圾袋收袋的同时牵动后序垃圾袋的套袋,实现套袋、撑袋和收袋功能的连续性的实现。2、本技术中,通过在垃圾袋的上方设置限位杆导孔,并使得前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大于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限位头直径大于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直径,使得前端面的限位杆导孔能够穿过限位头而后端面的限位杆导孔被限位头挡住,由此可以实现对垃圾袋有效的撑开功能。3、本技术中,通过在垃圾袋开口端下方设置束口线管孔,所述束口线管孔内部设置有束口线,束口线为环状闭合线,长度等于垃圾袋开口端周长,束口线置于束口线管孔内部,所述垃圾袋前端面中间位置的束口线外露于垃圾袋开口端,由此,对外露于垃圾袋开口端的束口线进行拉动时,使得满载垃圾袋在自重作用下使得开口端处于收口状态,由此实现对垃圾袋的收袋功能。4、本技术中,通过将上下相邻的限位杆导孔和支撑杆导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垃圾袋在支撑杆和限位杆上滑动时,能够实现水平的平稳滑动,同时,将限位杆导孔置于支撑杆导孔的上方,使得对垃圾袋施力时,垃圾袋的后端面上的限位杆导孔与限位杆导上设置的限位头进行分离时,作用力产生的分力更小,更容易实现对口袋整体在第一限位杆导和第一支撑杆上的分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垃圾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垃圾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垃圾桶前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垃圾桶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垃圾桶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垃圾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垃圾袋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箱体,2-收纳区,3-后备区,4-第一活动门,5-第二活动门,6-撑袋组件,7-垃圾袋叠放组,8-活动抽屉,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第一后限位杆,12-第二后限位杆,13-前限位装置,14-后限位头,15-限位件,16-分离杆组件,17-分离杆,18-门框架,19-第一转动门,20-第二转动门,21-封底端,22-前端面,23-后端面,24-导孔组,25-限位杆导孔,26-支撑杆导孔,27-束口组件,28-粘连区,29-束口线,30-开口端,31-束口线管孔,32-后端板,33-垃圾袋分离区,34-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垃圾袋包括置于上方的开口端(30)和置于下方的封底端(21),所述垃圾袋包括前端面(22)和后端面(23),前端面(22)和后端面(23)靠近开口端(30)的位置设置有导孔组(24),所述导孔组(2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杆导孔(25)和支撑杆导孔(26),所述导孔组(24)的上方设置有束口组件(27),所述垃圾袋的前端面(22)或后端面(23)设置有粘连区(28),所述粘连区(28)位于导孔组(24)中间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垃圾袋包括置于上方的开口端(30)和置于下方的封底端(21),所述垃圾袋包括前端面(22)和后端面(23),前端面(22)和后端面(23)靠近开口端(30)的位置设置有导孔组(24),所述导孔组(2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限位杆导孔(25)和支撑杆导孔(26),所述导孔组(24)的上方设置有束口组件(27),所述垃圾袋的前端面(22)或后端面(23)设置有粘连区(28),所述粘连区(28)位于导孔组(24)中间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限位杆导孔(25)和支撑杆导孔(26)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垃圾桶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导孔(25)在前端面(22)两侧和后端面(23)两侧依次设置有2个,2个所述限位杆导孔(2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前端面(22)的限位杆导孔和后端面(23)的限位杆导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前端面(22)的限位杆导孔(25)直径大于垃圾桶后壁限位头直径,限位头直径大于后端面(23)的限位杆导孔(25)直径,所述支撑杆导孔(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涵,
申请(专利权)人:刘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