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防撞梁铸件及重型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12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铸件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铸件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铸件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铸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在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上设置有多种安装孔,车架、防撞梁、冷却水箱和上车踏步连接在一个铸件上,减少部件数量,安装简单方便,合理利用驾驶室前端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优化,布局合理连接牢固稳定性高,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工人免受意外伤害,减少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铸件的重型卡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防撞梁铸件及重型卡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铸件的重型卡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车辆产品质量和整车性能的稳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整车质量、载货能力、舒适性和轻量化的需求。目前大多车辆为满足重载的需求,在不超过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拉货物,需要尽可能的减轻整车重量,在保障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整车的载货能力、舒适性以及整车稳定性能。现有的重型卡车中,防撞梁需要通过整车防撞梁支座连接在车架上,而整车防撞梁支座一般为多个零件焊接而成,不仅体积大而且笨重,运输搬运和安装都不方便,安装尺寸也不稳定,对整车的整车质量、舒适性和轻量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多个零部件在同一个狭小的空间布局困难,安装时往往需要两三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的车辆防撞梁铸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在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上设置有多种安装孔,一个铸件即可实现多个部件的连接,安装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铸件的重型卡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所述铸件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所述铸件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所述铸件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所述铸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铸件本体呈竖直的板状,所述铸件本体的上端边缘一体式设置有上梁,所述铸件本体的前端边缘的下方一体式设置有前梁,所述铸件本体的后端边缘的上方一体式设置有后梁,所述上梁、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的端面垂直于所述铸件本体的板面,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上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前梁,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后梁,所述有上车踏步安装孔设置于所述铸件本体侧面的后端的下方,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所述防撞梁安装孔和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铸件本体的侧面,所述上车踏步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铸件本体的侧面。优选地,所述铸件本体的前端边缘的上方一体式设置有斜梁,所述斜梁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梁的前端,所述斜梁的下端连接所述前梁的上端。优选地,所述铸件本体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倾斜且中部弯折的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上端连接所述后梁的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下端连接所述斜梁的下端,所述第二加强梁的上端连接所述后梁的下端,所述第二加强梁的下端连接所述前梁的下端,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梁的中部交汇。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侧面设置有肋板。优选地,所述上梁的上端面设置有矩形凸台,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矩形凸台,所述前梁的前端面设置有前圆形凸台,所述防撞梁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前圆形凸台,所述后梁的后端面设置有后圆形凸台,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后圆形凸台,所述铸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侧圆形凸台,所述上车踏步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侧圆形凸台。优选地,包括前后布置的两个所述矩形凸台,每个所述矩形凸台上前后布置有两个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包括呈矩形布置于四角的四个所述前圆形凸台,每个所述前圆形凸台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防撞梁安装孔,包括上下布置的两个所述后圆形凸台,每个所述后圆形凸台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包括呈矩形布置于四角的四个所述侧圆形凸台,每个所述侧圆形凸台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上车踏步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铸件本体上设置有镂空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三角形镂空孔,所述第二加强梁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圆形镂空孔,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第二加强梁的前夹缝处设置有第二圆形镂空孔,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第二加强梁的后夹缝处设置有第二三角形镂空孔。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卡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所述车架下方的车辆防撞梁铸件,所述车辆防撞梁铸件前方安装有防撞梁,所述车辆防撞梁铸件的后方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车辆防撞梁铸件的侧面安装有上车踏步,所述车辆防撞梁铸件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梁铸件。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铸件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铸件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铸件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铸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在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上设置有多种安装孔,车架、防撞梁、冷却水箱和上车踏步连接在一个铸件上,实现多功能集合于一体,减少部件数量,安装简单方便,合理利用驾驶室前端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优化,布局合理连接牢固稳定性高,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工人免受意外伤害,减少劳动强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铸件的重型卡车,由于上述铸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重型卡车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防撞梁铸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防撞梁铸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在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上设置有多种安装孔,一个铸件即可实现多个部件的连接,安装简单方便,节约成本。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铸件的重型卡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防撞梁铸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防撞梁铸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可以应用于多种车辆,优选地,可以应用于重型卡车,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1,铸件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铸件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3,铸件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4,铸件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5。铸件本体1的上方通过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连接车架16,铸件本体1的前方通过防撞梁安装孔3安装有防撞梁17,铸件本体1的后方通过冷却水箱固定孔4安装有冷却水箱18,铸件本体1的外部侧面通过上车踏步安装孔5安装有上车踏步19,可以对称设置两个铸件本体1,分别位于车架16下翼的两端,保证连接稳定性。在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1上设置有多种安装孔,车架16、防撞梁、冷却水箱和上车踏步螺栓连接在一个铸件上,实现多功能集合于一体,减少部件数量,安装简单方便,合理利用驾驶室前端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优化,布局合理连接牢固稳定性高,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工人免受意外伤害,减少劳动强度。在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防撞梁铸件中,为了简化结构,铸件本体1呈竖直的板状,在铸件本体1的上端边缘一体式设置有上梁6,铸件本体1的前端边缘的下方一体式设置有前梁7,铸件本体1的后端边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1),所述铸件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所述铸件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3),所述铸件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4),所述铸件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撞梁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铸造的铸件本体(1),所述铸件本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所述铸件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孔(3),所述铸件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冷却水箱固定孔(4),所述铸件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上车踏步安装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本体(1)呈竖直的板状,所述铸件本体(1)的上端边缘一体式设置有上梁(6),所述铸件本体(1)的前端边缘的下方一体式设置有前梁(7),所述铸件本体(1)的后端边缘的上方一体式设置有后梁(8),所述上梁(6)、所述前梁(7)和所述后梁(8)的端面垂直于所述铸件本体(1)的板面;
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设置于所述上梁(6),所述防撞梁安装孔(3)设置于所述前梁(7),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4)设置于所述后梁(8),所述有上车踏步安装孔(5)设置于所述铸件本体(1)侧面的后端的下方,所述车架下翼面安装孔(2)、所述防撞梁安装孔(3)和所述冷却水箱固定孔(4)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铸件本体(1)的侧面,所述上车踏步安装孔(5)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铸件本体(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撞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本体(1)的前端边缘的上方一体式设置有斜梁(9),所述斜梁(9)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梁(6)的前端,所述斜梁(9)的下端连接所述前梁(7)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本体(1)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倾斜且中部弯折的第一加强梁(10)和第二加强梁(11),所述第一加强梁(10)的上端连接所述后梁(8)的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梁(10)的下端连接所述斜梁(9)的下端,所述第二加强梁(11)的上端连接所述后梁(8)的下端,所述第二加强梁(11)的下端连接所述前梁(7)的下端,所述第一加强梁(10)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梁(11)的中部交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唐明李子昂洪恺黄鑫周亚莲薛梦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