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其操作较为便捷,降低产品成型时间并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可防止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收集容易发生烫伤;包括左夹板、右夹板、两组动力杆、底座、水箱、输水管、冷却箱、降温器、进气管、连通管、动力机构、第一软管、第二连接管、导流管、第二连接管、第二软管、三通管和回收管,左夹板和右夹板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水箱、冷却箱和动力机构均安装在底座的顶端,输水管与水箱和冷却箱连通,进气管的输入端位于降温室内并与动力机构连通,连通管与动力机构和左夹板连通,导流管位于左夹板内并与连通管和三通管连通,回收管和第二软管均与三通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精密机械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是一种用于对进行成型加工后的注塑模具进行冷却降温,以使其冷却凝固,从而使加工的注塑模具形成满足生产及加工使用需求的装置,其在精密机械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使用时,一般是将低温的冷空输入至一个适宜的密闭容器中并使低温液体与加工后的注塑模具接触,从而使注塑模具冷却并凝固即可;现有的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使用中发现,装置的操作较为不便,导致产品成型时间长并且效率较低,而且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收集容易发生烫伤,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较为便捷,降低产品成型时间并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可防止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收集容易发生烫伤,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左夹板、右夹板、两组动力杆、底座、水箱、输水管、冷却箱、降温器、进气管、连通管、动力机构、第一软管、第二连接管、导流管、第二连接管、第二软管、三通管和回收管,左夹板和右夹板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别安装在两组动力杆上,右夹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第二成型槽相通,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架,多组所述支撑架均与左夹板连接,水箱、冷却箱和动力机构均安装在底座的顶端,输水管与水箱和冷却箱连通,冷却箱内设置有降温室,所述降温器固定安装在降温室内,进气管的输入端位于降温室内并与动力机构连通,连通管与动力机构和左夹板连通,所述第一软管与连通管和第一连接管连通,导流管位于左夹板内并与连通管和三通管连通,回收管和第二软管均与三通管连通,回收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设置有放置腔。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支撑板、水泵和驱动电机,支撑板安装在底座的顶端,水泵和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水泵位于所述传动轴的输出端,进气管和连通管均与水泵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过滤架和过滤网,过滤架上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过滤槽内,所述输水管与过滤架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液位计,液位计与水箱连通,所述液位计上设置有多组刻度线。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筛网,所述筛网固定安装在放置腔的侧壁。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水箱上设置有排水管和进水管,并在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盖板,冷却箱上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所述降温室相通,盖板安装在冷却箱的顶端。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防护架,防护架底端设置有防护槽,动力机构位于所述防护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需要进行冷却的物料放置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支架,打开动力机构可对空气进行压缩并使空气经输水管进入至降温室内并经过降温器的降温作用对输入至降温室内的空气进行见闻,动力机构产生的作用力可将低温液体由连通管输入至导流管内以将左夹板的内部以及表面温度,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可将低温液体传递至右夹板内以降低右夹板的表面温度,利用左夹板可将其操作较为便捷,降低产品成型时间并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可防止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收集容易发生烫伤,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板上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流管和左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左夹板;2、右夹板;3、动力杆;4、进料口;5、底座;6、支撑架;7、水箱;8、输水管;9、冷却箱;10、降温器;11、进气管;12、连通管;13、第一软管;14、第一连接管;15、导流管;16、第二连接管;17、第二软管;18、三通管;19、回收管;20、支撑板;21、水泵;22、传动轴;23、驱动电机;24、过滤架;25、过滤网;26、液位计;27、筛网;28、排水管;29、进水管;30、盖板;31、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左夹板1、右夹板2、两组动力杆3、底座5、水箱7、输水管8、冷却箱9、降温器10、进气管11、连通管12、动力机构、第一软管13、第一连接管14、导流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二软管17、三通管18和回收管19,左夹板1和右夹板2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左夹板1和右夹板2分别安装在两组动力杆3上,右夹板2上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与第二成型槽相通,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架6,多组支撑架6均与左夹板1连接,水箱7、冷却箱9和动力机构均安装在底座5的顶端,输水管8与水箱7和冷却箱9连通,冷却箱9内设置有降温室,降温器10固定安装在降温室内,进气管11的输入端位于降温室内并与动力机构连通,连通管12与动力机构和左夹板1连通,第一软管13与连通管12和第一连接管14连通,导流管15位于左夹板1内并与连通管12和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和第二软管17均与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与水箱7连通,水箱7内设置有放置腔;将需要进行冷却的物料放置在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支架,打开动力机构可对空气进行压缩并使空气经输水管8进入至降温室内并经过降温器10的降温作用对输入至降温室内的空气进行见闻,动力机构产生的作用力可将低温液体由连通管12输入至导流管15内以将左夹板1的内部以及表面温度,第一软管13和第二软管17可将低温液体传递至右夹板2内以降低右夹板2的表面温度,利用左夹板1可将其操作较为便捷,降低产品成型时间并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可防止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收集容易发生烫伤,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动力机构包括支撑板20、水泵21和驱动电机23,支撑板20安装在底座5的顶端,水泵21和驱动电机23安装在支撑板20的顶端,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22,水泵21位于传动轴22的输出端,进气管11和连通管12均与水泵21连通;驱动电机23工作可通过传动轴22驱动水泵21进行工作以对空气进行挤压,以保证低温液体的输出流畅性。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过滤架24和过滤网25,过滤架24上设置有过滤槽,过滤网25固定安装在过滤槽内,输水管8与过滤架24连通;动力机构工作产生的作用力可将空气输入至输水管8内,空气进入输水管8之前可经过过滤网25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和筛分。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还包括液位计26,液位计26与水箱7连通,液位计26上设置有多组刻度线;液位计26可对放置腔内的制冷液的体积进行测量,以方便使用者对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板(1)、右夹板(2)、两组动力杆(3)、底座(5)、水箱(7)、输水管(8)、冷却箱(9)、降温器(10)、进气管(11)、连通管(12)、动力机构、第一软管(13)、第一连接管(14)、导流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二软管(17)、三通管(18)和回收管(19),左夹板(1)和右夹板(2)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左夹板(1)和右夹板(2)分别安装在两组动力杆(3)上,右夹板(2)上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与第二成型槽相通,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架(6),多组所述支撑架(6)均与左夹板(1)连接,水箱(7)、冷却箱(9)和动力机构均安装在底座(5)的顶端,输水管(8)与水箱(7)和冷却箱(9)连通,冷却箱(9)内设置有降温室,所述降温器(10)固定安装在降温室内,进气管(11)的输入端位于降温室内并与动力机构连通,连通管(12)与动力机构和左夹板(1)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3)与连通管(12)和第一连接管(14)连通,导流管(15)位于左夹板(1)内并与连通管(12)和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和第二软管(17)均与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与水箱(7)连通,水箱(7)内设置有放置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板(1)、右夹板(2)、两组动力杆(3)、底座(5)、水箱(7)、输水管(8)、冷却箱(9)、降温器(10)、进气管(11)、连通管(12)、动力机构、第一软管(13)、第一连接管(14)、导流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二软管(17)、三通管(18)和回收管(19),左夹板(1)和右夹板(2)上设置有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左夹板(1)和右夹板(2)分别安装在两组动力杆(3)上,右夹板(2)上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与第二成型槽相通,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架(6),多组所述支撑架(6)均与左夹板(1)连接,水箱(7)、冷却箱(9)和动力机构均安装在底座(5)的顶端,输水管(8)与水箱(7)和冷却箱(9)连通,冷却箱(9)内设置有降温室,所述降温器(10)固定安装在降温室内,进气管(11)的输入端位于降温室内并与动力机构连通,连通管(12)与动力机构和左夹板(1)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3)与连通管(12)和第一连接管(14)连通,导流管(15)位于左夹板(1)内并与连通管(12)和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和第二软管(17)均与三通管(18)连通,回收管(19)与水箱(7)连通,水箱(7)内设置有放置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支撑板(20)、水泵(21)和驱动电机(23),支撑板(20)安装在底座(5)的顶端,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湘,周友方,吴海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卡瓦特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