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2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包括机床主体和加工机构,所述机床主体包括底座、机加工室和刀具室,所述刀具室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的一侧,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刀具系统和机床系统,所述刀具系统包括行刀桁架,旋转刀盘、车刀刀头和铣刀刀头,所述铣床和所述车床布置在旋转加工床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所述铣床包括夹板、夹头和调节槽,所述夹头可沿调节槽前后滑动调节松紧,所述车床包括主轴箱、夹盘、进给槽、限位器、弹簧、滚珠和进给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行刀桁架,旋转刀盘、车刀刀头和铣刀刀头构成的刀具系统能够根据加工需要实现车刀和铣刀的无缝互换,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床只能够实现一种加工模式,如车削作业或者铣削作业,所以在加工车间有多种加工需求时就需要采购多种类型的加工机床,不但耗费资金,而且需要较多的占地面积,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加工模式的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具备多种加工模式的优点,解决了单一机床只能进行单一加工模式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和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位于机床主体内部;所述机床主体包括底座、机加工室和刀具室,所述刀具室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的一侧,刀具室机加工室联通,刀具室和机加工室均布置在底座之上,所述底座包括电源模块和支脚,所述机加工室包括移动导轨、移门、观察窗,所述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顶部,所述移门顶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移动导轨内部,所述观察窗布置在移门中部位置,所述刀具室外部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刀具室侧面设置有维修窗;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刀具系统和机床系统,所述刀具系统包括行刀桁架,旋转刀盘、车刀刀头和铣刀刀头,所述旋转刀盘通过滑轮结构安装在所述行刀桁架下部,旋转刀盘可沿行刀桁架前后移动,所述车刀刀头和所述铣刀刀头均布置在旋转刀盘下部,所述机床系统包括加工座、旋转加工床、铣床、车床、机床转轴和支架,所述旋转加工床为四棱柱,所述铣床和所述车床布置在旋转加工床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旋转加工床两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机床转轴,机床转轴可绕所述支架进行旋转,所述铣床包括夹板、夹头和调节槽,所述夹头可沿调节槽前后滑动调节松紧,所述车床包括主轴箱、夹盘、紧固爪、尾架、顶尖、进给槽、限位器、弹簧、滚珠和进给轮。进一步的,所述支脚数量为四个,分别布置在所述底座地面四角处,且每个支脚均可以调节高低。进一步的,所述数控面板用于选择加工模式以及加工参数。进一步的,所述数控面板上设置有键盘,可用于行刀路线的编程和各项参数的设置,数控面板上还设置有外接口,可用于导入已编程完毕的行刀路线。进一步的,所述行刀桁架为双轨桁架,行刀桁架布置在所述机加工室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刀盘根据数控面板设置的加工模式旋转刀盘,选择相应的刀头进行加工操作。进一步的,机床转轴可绕所述支架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至目标位置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行刀桁架,旋转刀盘、车刀刀头和铣刀刀头构成的刀具系统能够根据加工需要实现车刀和铣刀的无缝互换,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2、本技术通过加工座、旋转加工床、铣床、车床、机床转轴和支架构成的机床系统,能够在一个机加工床上实现两种加工模式的加工作业,提高整个作业车间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刀具系统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刀具系统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机床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铣床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车床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主轴箱正视图。图中:1-机床主体,2-加工机构,101-底座,102-机加工室,103-刀具室,1011-电源模块,1012-支脚,1021-移动导轨,1022-移门,1023-观察窗,1031-数控面板,1032-维修窗,201-刀具系统,202-机床系统,2011-行刀桁架,2012-旋转刀盘,2013-车刀刀头,2014-铣刀刀头,2021-加工座,2022-旋转加工床,2023-铣床,2024-车床,2025-机床转轴,2026-支架,20231-夹板,20232-夹头,20233-调节槽,20241-主轴箱,20242-夹盘,20243-紧固爪,20244-尾架,20245-顶尖,20246-进给槽,20247-限位器,20248-弹簧,20249-滚珠,20250-进给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1和加工机构2,加工机构2位于机床主体1内部;机床主体1包括底座101、机加工室102和刀具室103,刀具室103设置在机加工室102的一侧,刀具室103机加工室102联通,刀具室103和机加工室102均布置在底座101之上,底座101包括电源模块1011和支脚1012,机加工室102包括移动导轨1021、移门1022、观察窗1023,移动导轨1021设置在机加工室102顶部,移门1022顶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移动导轨1021内部,观察窗1023布置在移门1022中部位置,刀具室103外部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1031,刀具室103侧面设置有维修窗1032;加工机构2包括刀具系统201和机床系统202,刀具系统201包括行刀桁架2011,旋转刀盘2012、车刀刀头2013和铣刀刀头2014,旋转刀盘2012通过滑轮结构安装在行刀桁架2011下部,旋转刀盘2012可沿行刀桁架2011前后移动,车刀刀头2013和铣刀刀头2014均布置在旋转刀盘2012下部,机床系统202包括加工座2021、旋转加工床2022、铣床2023、车床2024、机床转轴2025和支架2026,旋转加工床2022为四棱柱,铣床2023和车床2024布置在旋转加工床202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旋转加工床2022两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机床转轴2025,机床转轴2025可绕支架2026进行旋转,铣床2023包括夹板20231、夹头20232和调节槽20233,夹头20232可沿调节槽20233前后滑动调节松紧,车床2024包括主轴箱20241、夹盘20242、紧固爪20243、尾架20244、顶尖20245、进给槽20246、限位器20247、弹簧20248、滚珠20249和进给轮20250。支脚1012数量为四个,分别布置在底座101地面四角处,且每个支脚1012均可以调节高低。数控面板1031用于选择加工模式以及加工参数。数控面板1031上设置有键盘,可用于行刀路线的编程和各项参数的设置,数控面板1031上还设置有外接口,可用于导入已编程完毕的行刀路线。行刀桁架2011为双轨桁架,行刀桁架2011布置在机加工室102的顶部。旋转刀盘2012根据数控面板1031设置的加工模式旋转刀盘2012,选择相应的刀头进行加工操作。机床转轴2025可绕支架2026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至目标位置时进行固定。通过行刀桁架2011,旋转刀盘2012、车刀刀头2013和铣刀刀头2014构成的刀具系统201能够根据加工需要实现车刀和铣刀的无缝互换,节约换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加工座2021、旋转加工床2022、铣床2023、车床2024、机床转轴2025和支架2026构成的机床系统202,能够在一个机加工床上实现两种加工模式的加工作业,提高整个作业车间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中机床为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1)和加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2)位于机床主体(1)内部;所述机床主体(1)包括底座(101)、机加工室(102)和刀具室(103),所述刀具室(103)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102)的一侧,刀具室(103)机加工室(102)联通,刀具室(103)和机加工室(102)均布置在底座(101)之上,所述底座(101)包括电源模块(1011)和支脚(1012),所述机加工室(102)包括移动导轨(1021)、移门(1022)、观察窗(1023),所述移动导轨(1021)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102)顶部,所述移门(1022)顶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移动导轨(1021)内部,所述观察窗(1023)布置在移门(1022)中部位置,所述刀具室(103)外部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1031),刀具室(103)侧面设置有维修窗(1032);所述加工机构(2)包括刀具系统(201)和机床系统(202),所述刀具系统(201)包括行刀桁架(2011),旋转刀盘(2012)、车刀刀头(2013)和铣刀刀头(2014),所述旋转刀盘(2012)通过滑轮结构安装在所述行刀桁架(2011)下部,旋转刀盘(2012)可沿行刀桁架(2011)前后移动,所述车刀刀头(2013)和所述铣刀刀头(2014)均布置在旋转刀盘(2012)下部,所述机床系统(202)包括加工座(2021)、旋转加工床(2022)、铣床(2023)、车床(2024)、机床转轴(2025)和支架(2026),所述旋转加工床(2022)为四棱柱,所述铣床(2023)和所述车床(2024)布置在旋转加工床(202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旋转加工床(2022)两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机床转轴(2025),机床转轴(2025)可绕所述支架(2026)进行旋转,所述铣床(2023)包括夹板(20231)、夹头(20232)和调节槽(20233),所述夹头(20232)可沿调节槽(20233)前后滑动调节松紧,所述车床(2024)包括主轴箱(20241)、夹盘(20242)、紧固爪(20243)、尾架(20244)、顶尖(20245)、进给槽(20246)、限位器(20247)、弹簧(20248)、滚珠(20249)和进给轮(202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主体(1)和加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2)位于机床主体(1)内部;所述机床主体(1)包括底座(101)、机加工室(102)和刀具室(103),所述刀具室(103)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102)的一侧,刀具室(103)机加工室(102)联通,刀具室(103)和机加工室(102)均布置在底座(101)之上,所述底座(101)包括电源模块(1011)和支脚(1012),所述机加工室(102)包括移动导轨(1021)、移门(1022)、观察窗(1023),所述移动导轨(1021)设置在所述机加工室(102)顶部,所述移门(1022)顶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移动导轨(1021)内部,所述观察窗(1023)布置在移门(1022)中部位置,所述刀具室(103)外部正面设置有数控面板(1031),刀具室(103)侧面设置有维修窗(1032);所述加工机构(2)包括刀具系统(201)和机床系统(202),所述刀具系统(201)包括行刀桁架(2011),旋转刀盘(2012)、车刀刀头(2013)和铣刀刀头(2014),所述旋转刀盘(2012)通过滑轮结构安装在所述行刀桁架(2011)下部,旋转刀盘(2012)可沿行刀桁架(2011)前后移动,所述车刀刀头(2013)和所述铣刀刀头(2014)均布置在旋转刀盘(2012)下部,所述机床系统(202)包括加工座(2021)、旋转加工床(2022)、铣床(2023)、车床(2024)、机床转轴(2025)和支架(2026),所述旋转加工床(2022)为四棱柱,所述铣床(2023)和所述车床(2024)布置在旋转加工床(202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旋转加工床(2022)两个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机床转轴(2025),机床转轴(2025)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