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24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内设置有弯头本体,工作台位于弯头本体的前后端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孔和滑孔,导孔内滑动套接有导杆,导杆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块,承托块的内凹槽面承托套接有长管本体,滑孔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可以稳定的将弯头本体放置并挤压定位在工作台上,实现了将两根长管本体与弯头本体的两个连接管口稳定的定位对接,方便后期的对管接口进行焊接,整体提高了将弯头本体与长管本体的管接口焊接前的定位稳定性,而且提高了人工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长半径九十度弯头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化工、热力、制药、航天、电力、造纸等行业,其中,常用的长半径九十度弯头的公称通径为DN50mm。长半径九十度弯头是指弯头的曲率半径为管子直径的1.5倍,一般水流量压力高或者流速快的水流转弯的地方会采用长半径的。可是,现有的用于长半径九十度弯头与长管彼此管接口焊接时,需要将两者的管接口对齐,对齐后,才能进行焊接,在将管接口对齐时,需要两人同时配合配合操作,其中一个人一直手握住弯头本体,另一只手握住长管本体,并保证两者的管接口对齐,然后另一个人进行焊接,造成人工利用率的降低,而且,通过人工手扶的方式,不稳定,容易造成弯头本体和长管本体之间出现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以解决将弯头本体与长管本体的管接口焊接前的定位稳定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整体采用淬火钢板制成,强度高、不易磨损,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内设置有弯头本体,弯头本体为常用的长半径九十度不锈钢水管弯头,其公称通径为DN50mm,所述工作台位于弯头本体的前后端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孔和滑孔,导孔内滑动套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块,承托块的内凹槽面承托套接有长管本体,所述滑孔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优选的,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销卡接,所述工作台的外侧端与定位销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导杆的俯视截面为方形状结构,并与导孔的俯视方形状内孔相匹配套接,在保证导杆上下滑动的同时,不会再导孔内产生自转晃动现象,提高了导杆竖向导向移动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放置凹槽的截面为弧状结构并与弯头本体的截面弧状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承托块的侧向截面内凹槽为半弧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孔和滑孔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工作台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挤压螺栓朝向弯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挤压垫,挤压垫为弹性EVA橡胶垫制成,具有高回弹性和挤压摩擦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的放置凹槽以及挤压螺栓,可以稳定的将弯头本体放置并挤压定位在工作台上,然后再通过两端对称设置的导向卡接定位式承托块结构,实现了将两根长管本体与弯头本体的两个连接管口稳定的定位对接,方便后期的对管接口进行焊接,整体提高了将弯头本体与长管本体的管接口焊接前的定位稳定性,而且这种操作仅需要一个人操作即可,提高了人工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位于放置凹槽内的弯头本体以及其两侧的挤压螺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承托块的弧状结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支撑架、2工作台、21放置凹槽、22螺孔、23导孔、24滑孔、3弯头本体、4长管本体、5导杆、51承托块、52定位槽、6挤压螺栓、61挤压垫、7定位销、7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为四根,保证稳定支撑,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工作台2,工作台2整体采用淬火钢板制成,强度高、不易磨损,工作台2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1,放置凹槽21内设置有弯头本体3,弯头本体3为常用的长半径九十度不锈钢水管弯头,其公称通径为DN50mm,放置凹槽21的截面为弧状结构并与弯头本体3的截面弧状结构相匹配,工作台2上设置有导孔23和滑孔24,导孔23和滑孔24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工作台2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5,导杆5的上端焊接有承托块51,承托块51整体采用45号钢制成,承托块51的内凹槽面承托套接有长管本体4,长管本体4为不锈钢长直水管,其是与公称通径为DN50mm的长管。请参阅图1和图4,导杆5的俯视截面为方形状结构,并与导孔23的俯视方形状内孔相匹配套接,在保证导杆5上下滑动的同时,不会在导孔23内产生自转晃动现象,提高了导杆5竖向导向移动的稳定性。请参阅图3,承托块51的侧向截面内凹槽为半弧状结构,保证与长管本体4的稳定卡套住。请参阅图1、图2、图4,工作台2位于弯头本体3的前后端设置有螺孔22,螺孔22内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6,挤压螺栓6的外侧端螺栓头上设置有蝴蝶头柄,可以直接手拧并实现挤压螺栓6的转动锁紧,操作方便。请参阅图2,挤压螺栓6朝向弯头本体3的一端粘接有挤压垫61,挤压垫61为弹性EVA橡胶垫制成,具有高回弹性和挤压摩擦性,当通过挤压螺栓6与造成挤压垫61与弯头本体3的外壁面紧密压紧贴合时,挤压垫61受到挤压会产生强力的阻尼摩擦力,起到对设于放置凹槽21内的弯头本体3的稳定定位。请参阅图1,滑孔24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7,导杆5上设置有定位槽52,定位槽52与定位销7卡接,工作台2的外侧端与定位销7之间设置有弹簧71,在不使用承托块51时,以左侧为例,可以先向左拉动定位销7并退出定位槽52,再向下移动导杆5,带动导杆5以及承托块51向下移动复位即可,同理右侧的承托块51也同样向下移动复位操作,这样的话,整体结构就不会太高,不会占用存放设备的空间。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焊接前,先拿取一个弯头本体3并放入放置凹槽21内,放置的状态可以参考本专利附图1和附图2所示,接着,参阅图2,同时顺时针转动两侧的挤压螺栓6,通过螺孔22的螺纹传动带动两侧挤压螺栓6相向移动靠近,待两侧挤压螺栓6内侧端上的挤压垫61与放入的的弯头本体3的两端面紧密挤压贴合后为止,即可稳定的将弯头本体3放置并挤压定位在工作台2上;然后,以左侧为例,先向左拉动定位销7,待定位销7退入到滑孔24内为止,此时弹簧71拉伸形变,接着,向上移动导杆5,导杆5以及承托块51沿着导孔23向上移动,待定位销7与定位槽52对准时,停止移动导杆5,松开定位销7,弹簧71复位回拉,带动左侧定位销7向右移动并卡入定位槽52,即可将导杆5定位,然后,将一个长管本体4卡接放置在左侧的承托块51的弧形凹槽内,并保证该长管本体4的右下端管接口与弯头本体3的左上端的管接口稳定对齐即可,同理,右侧的另一个长管本体4也可以与弯头本体3的右上端的管接口稳定对齐,实现了将两根长管本体4与弯头本体3的两个连接管口稳定的定位对接,方便后期的对管接口进行焊接,整体提高了将弯头本体3与长管本体4的管接口焊接前的定位稳定性,而且这种操作仅需要一个人操作即可,提高了人工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1),放置凹槽(21)内设置有弯头本体(3),所述工作台(2)位于弯头本体(3)的前后端设置有螺孔(22),螺孔(22)内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6),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导孔(23)和滑孔(24),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5),所述导杆(5)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块(51),承托块(51)的内凹槽面承托套接有长管本体(4),所述滑孔(24)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放置凹槽(21),放置凹槽(21)内设置有弯头本体(3),所述工作台(2)位于弯头本体(3)的前后端设置有螺孔(22),螺孔(22)内螺纹连接有挤压螺栓(6),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导孔(23)和滑孔(24),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5),所述导杆(5)的上端设置有承托块(51),承托块(51)的内凹槽面承托套接有长管本体(4),所述滑孔(24)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加工的管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上设置有定位槽(52),定位槽(52)与定位销(7)卡接,所述工作台(2)的外侧端与定位销(7)之间设置有弹簧(71)。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洪升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傲森迪克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