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玮专利>正文

一种防呆机构、位控系统以及烹饪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75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自动炒菜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呆机构、位控系统以及烹饪设备,所述防呆机构具体包括: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同一圆弧设置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匹配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安装方向,实现圆周方向的限位,从而保证安装角度不会出现问题,以实现定位准确,并防止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匹配件之间的转动,预防产生机械故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呆机构、位控系统以及烹饪设备
本技术属于自动炒菜机
,尤其涉及一种防呆机构、位控系统以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加工产品的装置趋向多功能,装配也更加精准,因此如何使自动化机器安装及使用的过程更加精准,就成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自动炒菜机的使用过程中,锅具是否正常旋转是通过红外信号的位置判定的,在锅具进行倒菜或者倾斜锅口以实现投菜时,当驱动装置驱动锅具转动,如果定位构件出现装反或圆周可转动,那么定位过孔位置与预设位置差距极大,当所述过孔位置中发射的信号形成对射式,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命令驱动机构驱动锅具转动,此时锅具就可能发生过度转动,或者锅口朝下,造成烹饪失误。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呆机构、位控系统以及烹饪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机构机构安装不准确,容易造成失误等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呆机构,其中,包括: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同一圆弧设置且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匹配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配合的第二定位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壁的周向设置;所述匹配件中部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表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外表面的第一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通孔内壁并与所述第一平面结构贴合设置的第二平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匹配件均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均设于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匹配件的同一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位控系统,其中,包括:控制器;第一发射PCB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以发射第一光束信号;第二发射PCB板,用以发射第二光束信号并与所述第一光束信号对射形成导通信号;以及前述的防呆机构,所述第一发射PCB板和所述第二发射PCB板分别可转动地设于第一支撑件的相对两侧;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所述匹配件具有遮挡光束信号能力,所述匹配件设有供所述光束信号穿过的过孔,当所述第一光束信号和所述第二光束信号经过所述过孔完成对射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所述的位控系统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且位于所述匹配件一侧的固定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发射PCB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且位于所述匹配件的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一侧的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射PCB板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件。进一步地,所述位控系统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与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固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其中,包括:机体;锅具,设于所述机体内,所述锅具设有旋转轴;以及前述的位控系统,所述旋转轴与支撑件连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支撑件上设置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且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同一圆弧设置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因此能够与匹配件配合的唯一确定一个安装方向,实现圆周方向的限位,从而保证安装角度不会出现问题,以实现定位准确,并防止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匹配件之间的转动,预防产生机械故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呆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呆机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位控系统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位控系统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位控系统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呆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防呆机构具体包括:第一支撑件100,设有第一定位部110,所述第一定位部110为三个,且三个定位部110位于同一圆弧设置,所述三个第一定位部110同一圆弧设置且所述三个第一定位部110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即三个第一定位不110是不均匀地设置在同一圆弧上。例如,三个第一定位部110的中心到圆心的连线将360度分为90度、120度以及150度,这样就更为方便安装人员观察三个第一定位部110的位置,以提高安装人员观察和安装的速率。本实施例中的防呆机构还包括匹配件200,所述匹配件200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10一一配合的第二定位部210,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210的大小不等,因此,能够以单一方向适配所述第一定位部110,安装完成后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支撑件100与匹配件200之间的转动,实现圆周方向的限位。当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100与所述匹配件200时,只能通过预设的方向和位置进行安装,且安装角度就已经唯一确定,更改正反方向或者旋转一定角度后都不能将第一支撑件100和匹配件组装,因此能够防止安装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角度偏差。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具体的,第一支撑件100为柱状结构,第一定位部110沿第一支撑件100的外壁的周向设置,匹配件200中部设有套设于第一支撑件100的通孔220,第二定位部210位于通孔220的内壁。在安装时,通孔220套设于第一支撑件100的外部,同时将第二定位部210和第一定位部110配合,即可实现第一支撑件100和匹配件200的防呆组装。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110可以是所述第一支撑件100的外表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端部。所说的端部可以是指匹配件200装入所述第一支撑件100方向一端的端部,这样便于第二定位部210能够与第一定位部110配合上。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20可以是突出于通孔220内壁的凸起,当第一支撑件100和配合件200配合时,凸起可以卡入通槽内实现配合。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除了使用上述实施例三的方案外,第一定位部110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00的侧壁开设的通槽,通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同一圆弧设置且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n匹配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配合的第二定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同一圆弧设置且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到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相等;
匹配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壁的周向设置;
所述匹配件中部设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通孔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表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槽壁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外表面的第一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通孔内壁并与所述第一平面结构贴合设置的第二平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匹配件均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均设于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匹配件的同一侧。


7.一种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
第一发射PCB板,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