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蒜器,包括上把手与下把手,所述上把手的一端内部焊接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固定有弧形结构的上压片,所述下把手的一端内侧放置有下滤网,所述上压片的底端面与下滤网的底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滤网的横截面呈“Z”型结构,所述下滤网的顶部拐角处表面形成有弧形凸起,所述上压片的端部通过旋转与弧形凸起贴合连接;通过设计的弧形凸起,可以在后期上把手的打开中,直接将下滤网从下把手的内侧旋转带出,从而增大了对下滤网的操作面积,便于后期对下滤网的清洗,同时设计的卡槽和凸起,可以在加工中,将上把手与下把手进行限位卡紧,使得压蒜器在任何角度旋转,上下两把手都不会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蒜器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压蒜器。
技术介绍
压蒜器,又称捣蒜器、蒜泥器、捻蒜器、蒜蓉器、蒜泥器。把蒜放到里面,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把蒜压成细碎的蒜泥。压蒜器一般用不锈钢制成。有多种款式。现有的压蒜器在使用时,一般通过底部的滤网将蒜均匀压成颗粒状的结构排出,但现有的滤网一般为固定式的安装,无法进行简单有效的拆卸,而在工作结束后,蒜泥会粘附在滤网上,同时由于蒜头的入口往往较小,导致后期的清理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蒜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压蒜器在使用时,一般通过底部的滤网将蒜均匀压成颗粒状的结构排出,但现有的滤网一般为固定式的安装,无法进行简单有效的拆卸,而在工作结束后,蒜泥会粘附在滤网上,由于蒜头的入口往往较小,导致后期的清理难度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蒜器,包括上把手与下把手,所述上把手的一端内部焊接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固定有弧形结构的上压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蒜器,包括上把手(1)与下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1)的一端内部焊接固定有压杆(4),所述压杆(4)的底端固定有弧形结构的上压片(3),所述下把手(2)的一端内侧放置有下滤网(7),所述上压片(3)的底端面与下滤网(7)的底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滤网(7)的横截面呈“Z”型结构,所述下滤网(7)的顶部拐角处表面形成有弧形凸起(6),所述上压片(3)的端部通过旋转与弧形凸起(6)贴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蒜器,包括上把手(1)与下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1)的一端内部焊接固定有压杆(4),所述压杆(4)的底端固定有弧形结构的上压片(3),所述下把手(2)的一端内侧放置有下滤网(7),所述上压片(3)的底端面与下滤网(7)的底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滤网(7)的横截面呈“Z”型结构,所述下滤网(7)的顶部拐角处表面形成有弧形凸起(6),所述上压片(3)的端部通过旋转与弧形凸起(6)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1)套设在下把手(2)的外部,所述下滤网(7)的底端与上把手(1)以及下把手(2)的顶端处贯穿有销钉(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把手(1)的底部内侧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厚冠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阳东区恒顺塑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