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45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包括:布设有第一板载电路的第一基板,布设有第二板载电路的第二基板,导电连接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导电连接件实现第一板载电路与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且经导电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中,第一基板为铝基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板载电路和第二板载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线路板的散热性能,并且,可以减少制造工序,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提升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还可以使铝基板充分发挥其散热性能,提升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
本申请涉及电机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在电机的控制中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电机(例如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也具有不同的电机控制方案,但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也是电机控制器设计时需要考虑较多的问题。目前的电机控制方案,通常是使用FR-4(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所表示的意思是树脂材料经过燃烧状态必须能够自行熄灭的一种材料规格)电路板表贴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者使用分立器件和铝片散热,其电路板的散热效果差,不适合大电流的电机控制设计,而且产品的可制造性及可维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以在大电流的电机控制设计中,兼顾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包括:布设有第一板载电路的第一基板,布设有第二板载电路的第二基板,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且经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铝基板,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板载电路和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铝基板作为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第一基板(布设有第一板载电路),可以保证线路板的散热性能,而通过导电连接件实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布设有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的同时,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起固定作用,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的连接稳固,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连接件(此处的固定连接件是指不用于导电的,专用于固定的连接件),一方面可以减少制造工序,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提升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另一方面,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以使铝基板充分发挥其散热性能,提升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效果。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柱,所述铜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铜柱位于所述第一板载电路的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对位区域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对位区域的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部位;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铜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在该实现方式中,将铜柱作为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铜柱作为第一板载电路中的电机输出端(通常为大电流),可以使得电机控制电路的大电流部分通过铜柱导通,而铜柱设置在第一基板(铝基板)上,可以充分利用铝基板的散热性能,从而保证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效果。并且,铜柱可以穿过第二基板上的通孔,在第二基板上仍有可连接的部分,从而便于电机输出端与其他线路的连接(例如电机控制电路的电机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线的连接),这样能够提升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机为三相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包括U相线端、V相线端和W相线端,所述铜柱包括铜柱u、铜柱v和铜柱w,所述通孔包括通孔u`、通孔v`和通孔w`,所述铜柱u位于所述U相线端,所述铜柱v位于所述V相线端,所述铜柱w位于所述W相线端,所述铜柱u、所述铜柱v和所述铜柱w之间互不连接;对应的,所述通孔u`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U相线端连接的部位,所述通孔v`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V相线端连接的部位,所述通孔w`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W相线端连接的部位;所述铜柱u穿过所述通孔u`,所述铜柱v穿过所述通孔v`,所述铜柱w穿过所述通孔w`。在该实现方式中,电机为三相电机,电机输出端包括U相线端、V相线端和W相线端,铜柱包括铜柱u、铜柱v和铜柱w,通孔包括通孔u`、通孔v`和通孔w`,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连接,可以保证线路的可靠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柱,所述铜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铜柱位于所述第一板载电路的电极端,所述电极端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的铜柱为正极铜柱,设置于所述电源负极的铜柱为负极铜柱;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对位区域开设有接口,且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多个电容,所述第二对位区域的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与所述电极端连接的部位,所述接口包括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所述正极接口用于与所述正极铜柱对接,所述负极接口用于与所述负极铜柱对接;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正极铜柱抵持于所述正极接口与一个电容连接,通过所述负极铜柱抵持于所述负极接口与另一个电容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性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在该实现方式中,将铜柱作为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且铜柱连接第一板载电路的电极端(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电机控制电路的电极端同样为大电流部分,通过铜柱导通,且铜柱设置在第一基板(铝基板)上,可以充分利用铝基板的散热性能,从而保证电机控制器线路板的散热效果。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均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导电连接件还包括螺钉,所述正极铜柱和所述负极铜柱的顶端均具有深孔,所述深孔内具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所述螺钉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通过所述中心通孔拧入所述深孔。在该实现方式中,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均具有中心通孔,正极铜柱和负极铜柱的顶端均具有深孔,导电连接件的螺钉通过中心通孔拧入深孔,实现第二基板与正极铜柱(和负极铜柱)的导电连接,也能够保证连接后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稳定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为三相电机,所述正极铜柱、所述负极铜柱、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三区域还设有汇流铜柱,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汇集电流的电源端,所述电源端包括电源正极端和电源负极端,所述电源正极端设有正极汇流铜柱,所述电源负极端设有负极汇流铜柱,所述电源正极端与三个所述正极铜柱电性连接,用于汇集三个所述正极铜柱所在电路的电流,所述电源负极端与三个所述负极铜柱电性连接,用于汇集三个负极铜柱所在电路的电流。在该实现方式中,电机为三相电机,正极铜柱、负极铜柱、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二基板的第三区域(第二板载电路中汇集电流的电源端)还设有汇流铜柱(正极汇流铜柱和负极汇流铜柱),用于汇集三个铜柱所在电路的电流。通过铜柱汇流,可以使得线路板的进出电流(即输入输出)合理优化,电流闭环路径小,且能够加强流通能力。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有第一板载电路的第一基板,布设有第二板载电路的第二基板,导电连接件,/n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且经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铝基板,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板载电路和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有第一板载电路的第一基板,布设有第二板载电路的第二基板,导电连接件,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且经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铝基板,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板载电路和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柱,
所述铜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铜柱位于所述第一板载电路的电机输出端;
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一对位区域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对位区域的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部位;
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铜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其特征在于,电机为三相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包括U相线端、V相线端和W相线端,所述铜柱包括铜柱u、铜柱v和铜柱w,所述通孔包括通孔u`、通孔v`和通孔w`,
所述铜柱u位于所述U相线端,所述铜柱v位于所述V相线端,所述铜柱w位于所述W相线端,所述铜柱u、所述铜柱v和所述铜柱w之间互不连接;
对应的,所述通孔u`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U相线端连接的部位,所述通孔v`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V相线端连接的部位,所述通孔w`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中与所述W相线端连接的部位;
所述铜柱u穿过所述通孔u`,所述铜柱v穿过所述通孔v`,所述铜柱w穿过所述通孔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柱,
所述铜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铜柱位于所述第一板载电路的电极端,所述电极端包括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的铜柱为正极铜柱,设置于所述电源负极的铜柱为负极铜柱;
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对位区域开设有接口,且所述第二基板上设有多个电容,所述第二对位区域的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与所述电极端连接的部位,所述接口包括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所述正极接口用于与所述正极铜柱对接,所述负极接口用于与所述负极铜柱对接;
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正极铜柱抵持于所述正极接口与一个电容连接,通过所述负极铜柱抵持于所述负极接口与另一个电容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二基板电性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板载电路与所述第二板载电路的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