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4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沿振膜的振动方向分别盖设于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底座和后壳,底座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口;底座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板、由底座板的外周缘向后壳方向弯折延伸的底座延伸壁、由底座板的内周缘向后壳倾斜延伸并抵接固定于发声单体周侧的翻边;翻边呈环状并围成发声口,发声单体设有振膜的一侧朝向发声口设置,翻边以及发声单体共同围成点胶槽;后壳、底座以及发声单体共同围成后声腔。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声学效果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发声器件又名扬声器,广泛运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中,比如手机,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发声器件响度大,振幅度。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用于发声的发声单体、分别盖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底座和后壳,所述底座和所述后壳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底座和所述后壳注塑成型并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固定。然而,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所述底座和所述后壳若需要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需要更多空间,限制了所述发声器件内部腔体的空间大小。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效果更好的发声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分别盖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底座和后壳,所述底座设有贯穿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分别盖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底座和后壳,所述底座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口;/n所述底座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板、由所述底座板的外周缘向所述后壳方向弯折延伸的底座延伸壁、由所述底座板的内周缘向所述后壳倾斜延伸并抵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周侧的翻边;所述翻边呈环状并围成所述发声口,所述发声单体设有所述振膜的一侧朝向所述发声口设置,所述翻边以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围成点胶槽;/n所述后壳、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围成后声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分别盖设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底座和后壳,所述底座设有贯穿其上的发声口;
所述底座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板、由所述底座板的外周缘向所述后壳方向弯折延伸的底座延伸壁、由所述底座板的内周缘向所述后壳倾斜延伸并抵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周侧的翻边;所述翻边呈环状并围成所述发声口,所述发声单体设有所述振膜的一侧朝向所述发声口设置,所述翻边以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围成点胶槽;
所述后壳、所述底座以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围成后声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槽内设置密封圈以将所述底座与所述发声单体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位于所述发声单体远离所述底座一侧且与所述发声单体间隔的后壳板、由所述后壳板的周缘向所述底座方向弯折延伸的后壳延伸壁,所述后壳延伸壁抵接于所述底座延伸壁并与所述底座延伸壁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向所述点胶槽内填充胶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印兆宇魏威刘忠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