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65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力的初级机构和次级机构;所述次级机构具有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长轴和与所述长轴垂直设置的短轴,所述初级机构包括并列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初级单元和第二初级单元,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具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具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角度。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直线电机因初级倾斜而导致电机的动子和定子之间产生弯矩,进而影响电机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直线电机作为一种零传动的驱动机构,不需要中间传动机构,并且具有高精度、高动态响应和高刚性等优势。此外,由于没有传动的磨损,机械损耗极小,直线电机的维护需求低,寿命长。因此,直线电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多采用高性能稀土磁钢作为次级,带齿槽钢片铁芯作为初级,以提高单位体积电机的出力,即推力密度。正是由于齿槽的存在,造成电机气隙不均匀,引起推力波动,即齿槽力。该齿槽力除影响运动的平滑性及精密运动系统的低速性能外,也容易引发高速运动系统的噪音。现有的斜槽型直线电机,其初级一般按照一定角度往同一个方向倾斜,初级倾斜后,会在电机动子和定子之间产生弯矩,影响电机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直线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线电机因初级倾斜而导致电机的动子和定子之间产生弯矩,进而影响电机性能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滑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力的初级机构和次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基座和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滑座,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或,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次级机构具有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长轴和与所述长轴垂直设置的短轴,所述初级机构包括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初级单元和第二初级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长轴和所述短轴,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具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具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角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相等。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齿槽的第一铁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芯上的第一绕组,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二齿槽的第二铁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铁芯上的第二绕组;所述次级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次级单元和第二次级单元,所述第一次级单元包括具有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第一磁轭和多个沿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磁轭上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二次级单元包括具有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第二磁轭和多个沿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磁轭上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磁钢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相同。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基座包括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在在所述底壁上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自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件;所述滑座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滑座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两端之间的顶壁和自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底壁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件以及自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顶壁一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延伸的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底壁之间的固定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铁芯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磁轭相对所述第一铁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二磁轭相对所述第二铁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磁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二磁轭固定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磁轭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磁轭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铁芯相对所述第一磁轭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二铁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磁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初级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并夹设在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第二铁芯之间的连接件。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直线电机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栅尺和相对所述栅尺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栅尺读数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导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次级机构具有沿滑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长轴和与长轴垂直设置的短轴,第一初级单元上的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短轴的延伸方向朝向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一角度,使得第一初级单元与次级机构之间产生第一弯矩;第二初级单元上的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短轴的延伸方向背离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角度,使得第二初级单元与次级机构之间产生第二弯矩;由于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相反,即第一齿槽的倾斜方向与第二齿槽的倾斜方向相反,就直线电机整体而言,第一弯矩和第二弯矩可以相互抵消。本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倾斜减小了第一初级单元与次级机构之间的推力波动,通过设置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倾斜减小了第二初级单元与次级机构之间的推力波动,可以提升直线电机的整体推力;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的倾斜方向与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解决了直线电机因初级机构倾斜,而导致电机的动子和定子之间产生弯矩进而影响电机性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线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线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直线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主视图。图中:10、直线电机;11、初级机构;111、第一初级单元;1111、第一铁芯;1111a、第一齿槽;1112、第一绕组;112、第二初级单元;1121、第二铁芯;1121a、第二齿槽;1122、第二绕组;113、连接件;12、次级机构;121、第一次级单元;1211、第一磁钢;1212、第一磁轭;122、第二次级单元;1221、第二磁钢;1222、第二磁轭;13、滑动机构;131、基座;131a、第一导向槽;1311、底壁;1312、第一侧壁;1313、第二侧壁;1314、第一固定件;132、滑座;132a、第二导向槽;1321、顶壁;1322、第二固定件;1323、固定部;133、导轨;141、栅尺;142、栅尺读数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力的初级机构和次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基座和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滑座,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或,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n所述次级机构具有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长轴和与所述长轴垂直设置的短轴,所述初级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初级单元和第二初级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长轴和所述短轴,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具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具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并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力的初级机构和次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基座和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滑座,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或,所述初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次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
所述次级机构具有沿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长轴和与所述长轴垂直设置的短轴,所述初级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初级单元和第二初级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长轴和所述短轴,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具有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具有第二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的槽口长度延伸方向自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倾斜第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级单元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齿槽的第一铁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铁芯上的第一绕组,所述第二初级单元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二齿槽的第二铁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铁芯上的第二绕组;
所述次级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次级单元和第二次级单元,所述第一次级单元包括具有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第一磁轭和多个沿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磁轭上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二次级单元包括具有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第二磁轭和多个沿所述长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磁轭上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磁钢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壁、相对且间隔设置在在所述底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卫领郭顺丁洪福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