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锂化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692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预锂化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1)将惰性锂粉、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以便得到锂粉浆料;(2)将所述锂粉浆料涂布到负极片表面的丝网印版上,并将所述丝网印版上多余的浆料去除;(3)对步骤(2)所得负极片进行干燥,去除所述丝网印版;(4)辊压步骤(3)所得负极片,以便得到预锂化负极片。该方法采用湿法对惰性锂粉进行分散,从而避免干法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同时利用丝网印刷将惰性锂粉形成一个个分散的“小岛”,不仅可以将惰性锂粉分散均匀,还可以避免采用连续涂布工艺造成的涂布量过大,容易造成析锂、成本过高及降低能量密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锂化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预锂化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消费市场中电子产品功能日趋齐全,且消费者对电子产品使用时长越来越长。在电动汽车领域,续航里程短仍然是限制电动车普及的一大痛点。这些市场需求都要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发展。如此趋势要求下一代电池要使用更高容量的电极材料。其中负极材料从石墨向硅基材料的转变可以明显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硅材料充放电循环过程的体积效应,导致目前产业界更倾向于使用硅氧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硅氧负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为氧化亚硅。但是相比于石墨类负极材料,这种材料的导电性较差。而且随着反复的充放电循环氧化亚硅颗粒发生粉化导致脱离导电体系,成为失效负极。而且氧化亚硅在第一次嵌锂后会形成Li2O、Li2CO3和锂硅酸盐等非可逆锂化物,降低了电池体系中活性锂的利用率。在首次嵌锂过程中负极表面都会形成一层由锂和电解液形成的SEI膜,又进一步增加了活性锂的消耗。如此便使得硅氧材料作为锂离子负极获得很低的首次效率。为了提高电池体系中电极材料的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锂化负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惰性锂粉、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以便得到锂粉浆料;/n(2)将所述锂粉浆料涂布到负极片表面的丝网印版上,并将所述丝网印版上多余的浆料去除;/n(3)对步骤(2)所得负极片进行干燥,去除所述丝网印版;/n(4)辊压步骤(3)所得负极片,以便得到预锂化负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锂化负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惰性锂粉、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以便得到锂粉浆料;
(2)将所述锂粉浆料涂布到负极片表面的丝网印版上,并将所述丝网印版上多余的浆料去除;
(3)对步骤(2)所得负极片进行干燥,去除所述丝网印版;
(4)辊压步骤(3)所得负极片,以便得到预锂化负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惰性锂粉的D50为5-50μm;
任选地,所述粘结剂为高分子材料;
任选地,所述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海藻酸钠、聚酰亚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之一;
任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芳香类溶剂、脂烷烃、卤代烃、脂类溶剂、醚类溶剂、羧酸类溶剂、醇类溶剂、甲酰胺类溶剂和酮类溶剂中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所述锂粉浆料中,所述惰性锂粉的含量为5~50重量份,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35~94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锂粉浆料中还包括导电剂;
任选地,所述导电剂选自碳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之一;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为碳材料;
任选地,所述碳材料选自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科琴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气相生长碳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昭政赵育松李文龙丁易梁世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